美麗都 – 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

較之英文翻譯,原來中文譯名確然更爲優美,“瘋狂約會美麗都”,久仰電影盛名,終於隔了多年之後才得以一睹,所曾期待和遐想,原來都不過是一廂情願。

料想不到的是,這不是三位老太在花都的勇武故事,卻是一個臃腫老太爲了救她被綁架的孤僻孫兒而夥拍美麗都三姐妹對抗黑幫的爛漫故事。容許觀衆用“爛漫”這詞來形容,因爲整部電影實在太燦爛而散漫慵懶了,一如由Benoît Charest所撰寫的原聲音樂,爵士的輕快在荒誕之中又見緊張。而在故事中的主角們,似乎都是那麽的疲累,對周遭的事情幾乎都是那麽的不在乎似的,直到反派黑幫手下的出場,這種疲憊才被抓起來鼓舞,老太太才知道要拯救自己的孫子,黑幫們都積極地要執行自己的計劃:他們要綁架這些環法單車手們來製造人力發電機器。越洋跨海的老太在他鄉邂逅三位落魄歌星,這三個挑剔的老太雖然麻煩多多卻心腸熱衷,既是讓來自他鄉的老太留宿也幫助她救回失蹤的孫兒,頌唱了好一曲的花都歌韻。

其實已經被日式動畫寵慣了的觀衆,對於歐洲動畫的誇張多少是覺得新鮮而又不適。新鮮于作畫的大膽用色陳舊,不適於肢體的比例不調為劇情服務的透視與分鏡浮誇。於是這麽一個關於親情的故事看著是那麽的荒誕又離奇,且疑惑,甚而覺得關於環法單車手的描繪有著一種法國諷刺漫畫的浮誇。

自由 – 安娜貝爾

Annabel

生命的遠去,換來生命的開始。父女出海遇害的開場,如預言般的告知韋恩/安娜貝爾的到來。雖然其實兩件事情並無關聯,起碼客觀上是不應該有的。卻因為托馬辛娜而有了主觀上的關聯,一個擁有女兒身的男孩降生,猶如死去的女兒借這男孩而得到了重生,起碼讀者是這麼以為這母親是有這想法的。

於是,故事是一個承載了不同人的期望而出現在這世界上的,一個父親以為繼承人的誕生而期望,一個死去女兒的母親以為逝去生命的重生而期望,只有男孩/女孩的親生母親,在糾結於期盼中接受新生命的到來。新生命有着男孩的生殖器,也有女孩的生殖器,在那麼一個充斥男性荷爾蒙威嚴的極地,這真相是不可接受的,但這卻是自己所孕育來的小生命。

男孩/女孩的真相一直被隱瞞,直到有一天孩子的身體出現了各種的異狀,譬如她總覺得肚子脹脹的,後來才知道,那是經血,那是自己體內的精子與卵子所發生的“意外”。而這異狀的出現,也敲醒了孩子父親對這真相一直以來的逃避。

男孩/女孩長大了,起碼長大到能夠有信心和能力自己離開熟悉的家鄉遠去的時候。他/她獲得自由之後,卻也失去了自由,他/她被幾個男人強暴了。因為他/她的好奇,和想以一個他/她一直不敢呈現的自己的形象出現,一個女孩的模樣,而遭致了毒手。

雙性人。變性人。不同的事情,卻都有着一種貌似相同的事情,都曾經歷男性女性的過程。兒時,讀者以為自己在某個年歲,會從體內蛻變出對立性別出來,猶如破繭蝴蝶般。讀者也曾經幻想過一個故事,一對天上的兄妹,因為一次過錯,而遭到天父的懲罰,被迫交換了身體心靈。

故事中的安娜貝爾/韋恩,又何不是感受到彼此的一種關係,我是存在你體內的另一個身份,不為別人(哪怕自己)所察覺的存在,卻原來一直影響着自己的鉅細大小。他的身體中,也存在着兩種勇敢,一種是父親那能夠挑戰大自然的勇敢,另一種是死去女兒的母親那敢於衝破困難與未知的勇敢。父親的勇敢,其實固步自封於他的世界與認知當中,而韋恩也被迫承受着他的“勇敢”,而被壓抑內心安娜貝爾的存在,被欺騙着她的“存在”。卻是托馬辛娜一直苦苦拉扯着安娜貝爾不被遺忘在父權當中。

雖然這是雙性人的主題故事,但又何不看到一個女性意識縈繞其中呢!

悲劇 – Incendies

Incendies

電影有著太強烈明顯的希臘悲劇故事基調,在仇恨與倫理之間徘徊終於引往滅亡。哪怕結局是早已被告知,但仍然會被悲劇的過程而震撼,也為電影所表達對戰爭的控訴而受感染。

以一個孩子被剃髮時怒目對鏡頭而開始,告訴觀眾故事所發生的地點,中東,那片年年戰火紛飛被神所遺棄的大地。之後私奔男女被捉到而女孩誕下遺腹子,一對子女在母親死後接到母親死前的囑咐開始兩人各自的尋夫尋兄之旅,在一路尋覓的過程中,是重新認識自己母親的過程,也在最後之時,通過母親在泳池重覓失散兒子的閃回記憶來揭露故事的悲劇真相。

原罪的惡,自無緣由的仇恨與敵對,戰火毀滅的是家園,也有人性,這人性會蒙蔽了內心的善,與對母愛的思念,而沒有母性感染的童年,導致了對女性的敵對。皇帝都以為自己統治自己的領地,肆意對領地裡的女性進行虐待,無論是性抑或是肉體的。以為施虐可以打壓歌聲的反抗,哪怕將自己的骨肉加之於女性的體內,讓她懷下惡魔的兒子。但唱歌的女性猶如神般,因為天真的反戰衝動來以暴制暴的行為將自己拉進惡魔的領地,而她這衝動,不過是一次返鄉尋子的無助遭遇所致。惡魔不知道自己所凌虐的如神般歌唱的女性,竟是自己失散的母親,而遭遇一切悲劇的唱歌女性,不知道將自己一次又一次強暴凌虐的惡魔,竟然是自己苦苦尋找的兒子。

當一個不知道一切的觀眾跟隨着那對子女尋找自己父親和兄長的過程時,會期待什麼?會期待母親這囑咐的目的?會期待過程穿插母親年輕時的遭遇和結局?當子女將自己各自的接到的信給予那個男人的時候,釋然的表情不是因為被告知的父親和兄長,而是母親得以安葬。以電影的蒙太奇手法,顛覆了俄狄浦斯的古希臘悲劇架構,講述一個同樣的悲劇結局。

守護天使 – Un ange à la mer

Un-ange-à-la-mer

當父親告訴自己他要自殺時,那種惶恐讓自己無措,要如何拯救這個不知什麼時候要離開自己的最親愛的人。這將是父子之間的秘密,不能夠為其他人道,哪怕是媽媽。但其實,父親的一切,都無需隱瞞地表現在大家眼前,讓人為之受盡不愉快。他拋棄所有人,對所有人都失去信任,將自己圍困在書房之中,僅靠一扇緊閉的窗,和外面樹上的兒子談話。有時候可能他會因為兒子的小遊戲而莫名的衝出自己的世界和兒子一起遊戲,但轉眼之後,他又會莫名地將自己帶回去自己的世界。

雖然父親一直都在,雖然自己一直都在守護着父親,但是,父親的愛已經不再了,守護,只是為了可以重新等到父親的歸來。但母親已經放棄了父親,要守護父親,已經無法僅靠傷害自己來做藉口了,或者,化為天上的天使吧……

故事在大提琴的哀傷中緩慢推進,壓抑瀰漫不散,讓人窒息。其實這故事平淡乏味,沒有過分的戲劇衝突,但卻在無聲啞然當中散發封閉世界的冷暴力。而在這當中,孩子成為了情感的犧牲品。其中父子二人的一場在花園裡的戲水,與Oliver Gourmet在《HOME》當中是如此的相似,這偶意的遊戲成為了悲劇之前的最後歡歌。

出櫃 – Stay

Stay

其實到底,這只是一個出櫃與否的問題。當兩個人相愛的男人為着是否可以共度一夜而不是單純激情過後的時候,所面對的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是否可以讓自己面對自己,讓家人知道自己的時候。又或者,是否願意為所愛的人付出的時候。

從赤裸的兩男子知道,他們是激情過後,而當看見時鐘,就如灰姑娘到了12點要離開般的衝忙要離開,一通母親打來的電話更是讓男子惶恐不已,更生怕一點聲響會讓母親有所懷疑。然後就是兩人的爭辯,是否愛,是否願意留下,是否只是為了性的氣話。

然後,這不過是一個男同性戀者的生活片段而已,或許能夠衝出自我牢籠,或許繼續呆在自己的束縛中,或者繼續相愛,或者被“親人”所愛。就是這樣的一個是否選擇狀態。

畫家 – Nightwatching

Nightwatching

孤獨,是否只有用另一具孤獨的身軀才能撫慰。悲傷,是否只有用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才能掩飾。恕觀者庸俗,實在無法迴避情慾裸露在電影中的位置。

看罷才曉得這是Peter Greenaway的作品,超現實、舞台性的場景調度與燈光運用,幾乎完全的平面化鏡頭,極力在製造一種繪畫的二維平面感,以使影片始終像在一幅畫當中進行。其實這也是Peter這拍攝計劃的目的,以舞台化、戲劇化的手法來拍攝這部傳記題材。很多橋段都看到一種似幻如真的錯覺,馬莫名其妙的在室內場景入鏡,帶有輪子可移動的大床,排滿木桶的房間,赤裸肥胖臃腫的倫勃朗……可以看到的是,諸多內容都是如此的帶有荒誕的色彩。

這種荒誕,其實也是在表現當時社會的混亂,人心的虛偽。女人成為隨意交易的貨物,人倫完全罔顧,父親強姦女兒生下殘廢的兒子,未成年少年與女僕私通。所看到的是現實的醜陋,然在當時的繪畫作品中卻多以擺畫來做虛偽修飾太平美好。當倫勃朗為民兵隊集體畫《夜巡》一出,大眾為之如演員表演般的人物神情動作而膽戰心驚,其是如此帶有敵意與諷刺。

依舊延續了Peter Greenaway的人物性格特徵,荒誕虛偽,是時代不曾進步,抑或人心從來罪惡!

集體迫害 – STOIC

STOIC

一场赌博,十根香烟,四个囚犯,一支牙膏,就如此招惹出一场残忍的迫害,人性的黑暗暴力就于此了。

人总是抱着那种高高在上的自以为是审视一切,抱着卫道士般的自省来审判当事者。不是说别人,正是说观众的你。在Mitch遭受三人迫害的时候,有所预料地期盼他遭受如何的虐待,从而深深有力地揭出那三人丑陋凶残的兽性,然后再如上帝般地对三人进行一番批判痛恨关怀体谅分析。

人性之恶,天生为之。假若賭博輸的不是Mitch又將如何?真如Peter所言,僅因Mitch是處在在牢房生物鏈的末端,注定要遭受欺凌嗎?影片在結尾亦給予此推斷證據,四人當中就Mitch的刑期最短,在迫害當中都因此而加之予妒忌的情緒。

在三個罪犯中,可看到有心慌心虛的一個Peter,可看到冷漠殘暴的一個Jack,可看到天真地堅持謊言的一個Harry,誰更可惡?當看到誠信要認罪的一人時,卻不知最後殘忍凶狠一踢將Mitch腳下鐵桶踢翻的是他。那Mitch真的殘忍嗎?他不過是處於食物鏈的第三層,Mitch死去他就成為受迫害的一個。殘忍是被迫的嗎?當看到Harry假惺惺地慌亂嘶喊假裝失措時,他才是血案帶頭者卻只是被加之十五年的刑期。

影片主旨很莫名其妙,結局很玄乎,但莫名為其赤裸裸地迫害與殘暴所鍾情。其實你我內心皆存一惡魔,殘忍冷漠,亟待形象的表現以換取內心以為的善念作自欺。

地裂海呼 – 2012

2012

何其壯美震撼的景致,摩天大廈倒塌奔潰,大地傾斜陷落地心,無限深的裂縫不斷擴張,加州地裂山崩大爆發,瞬間為熔巖吞噬,火山灰覆蓋,太平洋海覆沒。地球大陸板塊移動,南北極交換,喜馬拉雅山不再是世界屋脊,非洲大陸上升,好望角成了尚存的伊甸。

依舊是好萊塢災難片,地球再次經受蹂躪,經歷過地區性火山爆發&地域性海嘯災害&地震之后,這回來得徹底點,全球性災難(雖然具體災難場景還是集中在美國表現,导致误会中国在地球毁灭之时竟可安然无恙)。美國依舊那么英雄,其他國家依舊是英雄背后的支持參與者,只是此番中國在此次被托了一下大腳(其實那句“如此龐大的工程只有中國能辦到”有點小人之心的懷疑是否有所歧義)。但西藏人民在其中反而較之有更鮮明的形象,俄羅斯暴發戶承擔了又愛又恨的角色。如此猜想影片背后的政治指向或有種小人之心,一切也不過是為了宣揚全球一體,人類是一家的精神。

影片劇情,無視之。

2012.12.31,瑪雅紀年的預言使之有著稍微的可信,言之鑿鑿的歷史記錄與研究更讓此預言有著聳人聽聞之效。也因對此將信將疑的心理基礎,使得觀影異常多了一份緊張感。緊張并非為主角(因主角小強命的災難片套路),而是對地球毀滅的畏懼。些微抱有面对灾难的侥幸也被毁灭性的山崩地裂摧毁。40万欧元的登机票是无力购买,但求地球毁灭之前生态异变,人体突变,在灾难面前也有力依旧生存。既然地球毁灭有可能存在,那超能力突变人类又为何无理出现,人类大脑尚未开发的部分大有改变人体以继续生存的能力,難保瑪雅紀年所預言的就是人類的此番災難性本能蘇醒……呃,我看科幻电影多了吗?

超能者 – PUSH

PUSH

惡言以對非本人所為,奈何電影實在差強人意,以電視劇的素質出來一部科幻動作電影,實在說不過來。

都是超能力者的故事,但影片的效果表現唯一可以聯想到竟然是《HEROS》,表現角色的超能力特效幾乎就是WIRE+后期光圈液化效果,完全看不出是好萊塢出來的作品,有點小家的制作水品。而且故事選擇發生地點在香港,更加直接地想是否港產制作,其中還可以看到幾個熟悉的港產片路人出現其中。Chris Evans飆廣東話?明顯聽得出是后期配音進去的嘛!!可以看到熟悉的大排檔、街市、夜總會和鬧市,但總覺得這一切都與影片格格不入,甚為突兀,故事與大場景完全搭不上關系,零溝通。就如Chris Evans與Camilla Belle,完全看不出有愛的火花于其中,零溝通。故事也就那么個套路,兩軍對壘為求一物,就是爭奪關鍵不是在于誰更具力量,而是誰更有計謀。但橋段安排實在不堪,就說結尾李小璐的爸發功大吼,其波音功把頭頂的棚架破壞而壓垮了自己,如此低能弱智毫無頭腦竟然可以當老大?!導演總不會以為自己是在拍特攝片吧!

最可恨的是Chris Evans在全片竟然吝嗇得肉都沒有多露一塊,幾乎都是長衫蔽體,那還哪有看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