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 BLIND

BLIND

莫名的失明,內心缺乏的安全感將自己重重圍困,自我約束在斗室之中,憑藉印象及感覺來習慣黑暗的新世界。也因為黑暗,那種孤獨及徬徨會讓自己失去了從容而開始多疑,開始幻想那些各種自己已經無法把控的一切。

丈夫會留在家中監視自己、丈夫在家外會邂逅另一個女人發展另一段關係、丈夫會失去對自己的性趣而沉迷在網絡語言中的性愛……而自己,有時會是丈夫的妻子,有時會是丈夫的情人,借助情人的形象來流露自己的徬徨以及對丈夫的不信任和失望,和自己的無助。所有的懦弱無力,都通過情人的形象來表達。

虛實的跳躍剪接呈現著在失去視力後內心的徬徨以及不安。女主角的戲集中在家中的一扇大窗旁邊的一張椅子上,她常常就在上面感受著、想像著地度過日與夜。

雖說這當中的剪接將女主角內心的徬徨給形象化地呈現,但要說這是驚艷的觀影感受則未然,最後回歸到的是夫妻關係的一種危機疏離,怎看都是一種老生常談的主題,細嚼之下總覺得平淡。

父與子 – Sons of Norway

Sons-of-Norway

觀影之前,大抵都不過為了其中赤裸天體營的橋段而為之吸引,而發現此片也不外是因為出演《FOLK FLEST BOR I KINA》中一個同樣是赤裸角色的Sven Nordin,但明顯在此片中其身材已不如當年的壯實,可能因為要塑造一個中年父親的形象,而顯得如此的落魄邋遢不修邊幅。

應如何講述此片?一部公路片嗎?父親帶著兒子一路奔走,闖入天體營中感受一種釋放自我的愉悅嗎?又抑或是一部青春勵志片?在父親的相伴下,兒子度過了自己反叛的青春,對規範做出抗議?

其實,觀眾會認為這更像是有一層政治意味蘊含其中(哪怕誤讀),父親所代表的是共產主義,而年幼的兒子則是資本主義。父親有著自己的自由靈魂,而兒子則有著自己的叛逆行徑,在朋克音樂的影響下更是肆無忌憚地盡情揮霍。而進入天體營,其實為何不能解讀是將兒子帶入共產主義世界的一種嘗試呢,是父親讓兒子了解自己世界的一次嘗試,而至於被兒子發現自己跟其他女人在草叢中野合,又不過是不經意為之的事情了。

父親在妻子離世後一蹶不振,原來對父親有所崇拜的兒子也因為母親的離開以及父愛的缺席而開始踏上異途,劇情發展也就跟多數反叛少年的故事那般,對父親的諸多努力是視若無睹甚而反感,無論他是多麼努力嘗試重新拾回對兒子的關愛。

其實,電影不過是借一對父子的關係轉變,來宣洩對朋克音樂的致敬。

無賴 – The Almost Man

The-Almost-Man

基本上,已經有了這麼一種印象,北歐的男人都不過在各種自我矛盾中放肆自己的各種出軌,以各種藉口來給自己辯解。而這部電影的藉口,是幼稚。不過,觀眾認為,這非幼稚,而是無賴,徹徹底底的無賴。猶如給人掄了一個拳頭之後,又貌似愧疚不已而有所懊惱自己當時酒醉失禮所舉再予对方致歉。

又再如在與妻子朋友聚會中是各種不能融入,於是將自己隔絕在喧鬧外躲進車廂中,翻開童話書抽出陰莖放在書頁上撒起尿來。當妻子看到一切時,卻相當清醒地辯解自己清楚這是不應該,而不過是想撒尿而已。

如何的男人最讓人生厭!就是這種面皮後且恬不知恥還認為自己所有過錯都是應該獲得原諒的,無恥至此實讓人厭惡。而要將男主角塑造得因為如何拒絕成人世界的複雜難以融入且沉溺於自己的世界時,是故意要讓觀眾接納就是有這麼一種不負責任且無恥的男人,因為社會太複雜了……所以躲進房裡獨自看《貓和老鼠》的動畫,和朋友們在更衣間玩起各種無厘頭遊戲,所以祈求在母親身邊可以獲得安慰。

但然而,幼稚和無賴其實是多麼的天差地別,如此逃避責任的各種無賴行徑卻怪於自身的心智不成熟所致,就實在讓觀眾無法接受是“幼稚”的因由。畢竟精蟲上腦的男人,再幼稚也是讓人不予信任的。

鯨魚 – King of Devil’s Island

KING-OF-DEVIL'S-ISLAND

故事與英國的《Scum》有著那麼相似的感覺,封閉的環境下少年隊高壓統治的反抗,但結局是無力的。色調集中冷色區域,以營造挪威小島之上的極寒惡劣環境。被予以再度教育機會的少年犯們在小島上進行各種勞動,被期待通過集體勞動的過程中領悟自己的錯誤以及如何重新做人……

這是被希望的,但其實,管理者的腐敗以及霸道,導致少年們的生活苦不堪言,而在苦難之中堆砌起了強烈的反抗情緒,亟待發洩。終於,他們將管理者們趕出了小島,畢竟他們並非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他們沒有對那些曾經傷害自己的長官施予報復。這也是因為他們的年輕,所以他們只是知道要揭竿而起,卻不知道之後應該作何,於是惘然地等到政府派出軍隊來鎮壓。

一個剛到來的男孩C19,管理者都擔心這個叛逆的孩子是否會讓已經被各種陰霾籠罩的小島添亂。在小島等了七年的男孩C1,他被予以領導C營的責任,給予榜樣的作用。經歷各種誤會交錯之後,兩人成為了在小島上彼此的支柱,哪怕經歷一場抗爭之後。

海洋結成冰將小島和大陸連接了起來,此中橋段多少以為是戲劇性而不現實的,但這不現實給予兩人機會逃離。之後兩人在冰塊上的掙扎救命,多少以為有當年《Titanic》的悲情……從角色設計上,C19的粗曠C1的俊朗,不得不讓觀眾將兩人在各種困境之下所培養起來的感情作他想,不過結局注定了這不被察覺的曖昧感情戛然而止。

C1問C19為什麼原因被抓進小島,C19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說了一個鯨魚的故事,他將魚叉叉進了鯨魚的身體裡,鯨魚苦苦掙扎了一天才死去。以為這是在炫耀C19的英勇,結尾重現的鯨魚在海洋上的掙扎,才覺得,這是對反抗者那悲壯的崇拜與歌頌。

幸福 – FOLK FLEST BOR I KINA

FOLK-FLEST-BOR-I-KINA

一部相當有意思的黑色諷刺電影,雖然是經由不同的導演拍攝不同的小故事,但都可以因為一個加油站作背景而將故事有所關聯起來。於是本來可能因為導演風格以及故事主題迥然,卻又如此理所當然的聯繫了在一起,可能是政治超現實,可能是愛情,也可能是謊言與真相的辯證,也可能是生命的幽默黑色詮釋,或者對於理想的驚悚呈現,最終,還是以一個略帶傷感但又幸福的故事作結局,而這幸福的主人公,也是將幾個小故事串聯起來的加油站主人的這樣個關鍵人物。

穿衣服的故事,其實這是個政治寓言吧,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對調,無產階級拼命躋身進入資產階級,但資產階級卻已經麻木在人與人疏離的關係中。

牛吃手機的故事,其實這是對自我生活重新審視的寓言吧,人們都被現有的一切所約束了,以為一切都是自己所想要的,但卻把自己的一切原始的快樂都犧牲了。當手機無法追回時,重新找到了家庭,才感受到真正的美好。

丟失孩子的故事,其實這是對美好生活感恩的故事吧,起碼這樣一對同性戀女子把一個羅馬尼亞男孩帶到了自己的國家,將他從貧窮飢餓中解救出來,可以得到警察還有旁人的理解,在公路旁的休息亭裡擁抱在一起,還能比這更美好的結局嗎!

修汽車的故事,其實這是對夫妻生活麻木的故事吧,當兩人一起過的時間久了,對於彼此曾經讓自己著迷的魅力可能都已經麻木了。愛,可能是要重新尋找被自己忘記了的感動。

為非洲盲眼孩子籌款的故事,其實這是對現實最具有批判辯證諷刺的故事吧,而且片名也是出自這個故事。眼睛有殘障的女孩看似很可憐,但她對自己欺騙善心人的籌款來給爸爸買禮物卻絲毫不覺得羞愧,甚至對自己的欺騙行為相當理直氣壯。女孩可能說得野蠻,但將她的觀點放在現時的中國,又是那麼的真實刻畫這國家的現狀呢!

皮卡超的故事,其實這是對於美好性格的祝愿吧,起碼善良的男孩可以得到女孩的歡心,而嘴巴挑逗卻處處欺負善良的男孩是遭到嫌棄與失望。可能,還是應該保留內心的那份童真,對美好的期盼,總比成人世界的所謂弱肉強食理論要開心得多。

雨夜司機的故事,其實這是對於屈服於現實而放棄理想的詛咒吧。過去的自己就猶如陰霾惡靈一般纏繞着自己,拷問着自己。雖然自己如今看似那麼成功,但其實又是如此的麻木。

郊遊老人的故事,其實這是對曾經革命者的一次葬禮頌歌吧。他們都是曾經志氣滿滿的革命志士,但卻不敵新時世的衝擊。救了被困沼澤的女孩,卻把自己的老命給葬送在這沼澤中,臨死還唱著那激昂的革命之歌。

加油站主人的故事,與盲眼女孩的一次爭辯之後,主人的眼睛莫名的患病了,他開始看不見了。但當他什麼都看不見的時候,他卻有了重新尋找自己的另一種幸福的想法,那個有所好感的郵政女士,在她的幫助下,他終於可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坐上自己裝砌而成的飛機,高飛上挪威的藍天上。

一路向北 – Nord

NORD

一部將公路移至冰天雪地的公路片,甚至不能夠看到所謂的路,所以只前行的僅是“北方”,要去那裡看那個不曾見過的兒子。如果僅僅是這樣的尋覓之旅,這會是一部相當無趣的公路片,哪怕沿途白色風光迤邐迷人。

而其實,這是一部不斷阻止自己前行的公路片(據介紹說)。將房子燒了,是讓自己不再回頭退縮。遭遇雪盲症而得到女孩的照顧,與猶太男孩相遇,在冰地上寄居在老人的帳篷裡,不斷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遭遇種種困難,都讓Jomar在前行和退卻之間徘徊。

電影有着大量的全景鏡頭與航拍,極力表現出天地的闊大與路途的遙遠,人在其中是如此的渺小。

童稚 – Fremragende timer

 Fremragendetimer

男孩不曾提及其父親,可以猜到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都說缺少何則渴求何,成長過程中的情感缺失多數會在愛情中尋覓補償。鏡頭與配樂多少使用得略帶懸疑,從而突出違背道德的一對陌生人的危險關系。

道德是何?

影片的立場是站在成年男人,而非社會,影片結尾,男人才會獨白道:但我可以確定,我們曾經度過一個快樂的夜晚。性愛原來亦有年齡限制,十六歲。限制為何,尚未成熟的心智,抑或錯誤的嬰孩?是否,男孩乃未成年的男女意外所生的孩子呢?所以他有一個獨立撫養的母親。近日憶起,原來尚未成年經已曾領悟性為何,略知其中肉體相觸的快感。稚嫩的性探索?

有時矛盾于道德的粗野,雖然他野蠻,但他也善良。道德與情愛,有時是矛盾敵對的。

無能 – Andreaskorset

 ANDREASKORSET

這是個有幾分奇情而艷麗的故事,關于下肢癱瘓者,關于妻子性需要,且夾有亂倫。

“火車”
火車特點:定時定候地經過每個站點,鳴笛,刻板的象征。在男主角Andreas出院后孤獨一人時,唯一的樂趣就是坐在鐵路旁,看著每一輛的火車經過,模仿它們經過的事情:軌道變換,鳴笛拉響。這看似死寂無趣的事情,卻對結局提供了變數的作用。

“鳥籠”
Andreas的父親Wagner多年后再見兒子,尚未相認之時只被趕出家門,他留給不知情的兒子一個鳥籠音樂盒,看似無心,實為心機之舉,只為兒子能由此父子相認。然這鳥籠玩具對Andreas則充滿象征性,被固定著的鳥兒不得飛動,釘死在底座之上,鳥籠更將之牢牢圍困。就如下肢癱瘓的Andreas,行動不便,被圍困在鐵路旁的大房子里,哼唱著火車經過時的鳴笛聲。

“妻子”
在其中,妻子Liv是一個矛盾的人物。曾經因為丈夫的癱瘓而離棄他,后又回到丈夫身邊,只因最愛還是他。但無性的夫妻生活讓她壓抑難耐,陌生的Wagner的出現在猜疑之中帶來了曖昧的激情,此時她還尚未得知對方的身份,也依舊對丈夫懷有忠誠。Andreas的自卑與自責,Liv壓抑的渴望,Wagner的豪邁激情,三種情緒一個斗室之中,迸發出精彩的火花OR蛋白質。對不倫奸情將推將就的妻子,兇殘暴露的父親,無能無助的身體,三者再度迸發火花,弱肉強食的道理無論父子關系亦然如是,妻子擠在其中,成為傷害,亦成為被害。本想與丈夫一起逃離,最終也只可自私地獨自離開。當然,早已將之視作己物的Wagner一如驚悚片的反角有著無邊的魔掌。(Svante Martin有著一身強壯動人的胴體,面容亦有幾分陰邪正氣的矛盾,奈何并不耐看,讓人深感敬畏卻難生傾慕。)

按照驚悚片的套路行事,主角總能在萬惡之中懲治邪念者,無能亦終可重新站立“勃”起,驕傲地對鏡張開雙手以示勝利,雖然皆為內心之所美愿。殘障人士專用電梯與普通樓梯+輪椅,二者充滿諷刺的對比,危急之時足可見人力萬歲,外力之無能微弱。

影片導向充滿正面意義,為子不可信離家出走的父親,為妻不可朝秦暮楚紅杏出墻,為夫不可自卑自疚甚而讓妻尋歡以自慰欲望,以上告誡皆提防招致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