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衆還是對日本的都市傳説及各種怨靈形象有著恐懼的,但對二次元的妖怪世界則是有著濃烈的興趣,而當中尤要説由日本漫畫大師水木茂創作的“鬼太郎”系列。
回想起來,第一次知道“鬼太郎”,該要說道已經不復存在的香港電視臺ATV,某年它曾經連載播放過動畫“鬼太郎”的,然後某天注意到,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認識到這個作品。但初接觸時候的年紀實在幼小,都未能懂得觀賞這部具有傳統民俗傳説文化的動畫,加之當時年代的原因,畫面的色調總有著一種過於老舊的觀感,於是還是讓年幼的觀衆產生恐懼的,加之名稱就帶有“鬼”則更是令膽小的觀衆避而遠之了。
但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接受這個系列,年齡長了見得多了是一個原因,但想一個關鍵原因會是原作漫畫作者水木茂的原因,他的人生及經歷實在太過傳奇了,曾經參加過二戰,但在戰場上因爲治療不及時而被切除了左臂,戰後的漫畫家生活也是窮困潦倒,但個性樂觀的水木茂卻能以各種奇妙的角度來看待這樣的人生,但因爲鬼太郎逐漸被讀者們所歡迎後,水木茂也著手整理各種民間傳説故事並繪畫成冊。可以説,觀衆對鬼太郎的關注,完全是因爲水木茂自身的故事。
而回到這部電影本身,則是講述鬼太郎的父親尋妻及鬼太郎誕生的故事。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位叫水木的公司職員,本想爲了解救公司困境來換得出頭的機會而進入到遙遠封禁的龍賀家族村莊。卻不料這藏身在深山中的企業家族,在家族當家的葬禮之後,子嗣也接連的發生命案。這時候,一個陌生的白髮男人,咯咯郎也出現在村落裏,龍賀家族也因爲一再的命案發生及咯咯郎的到來,而逐漸被揭發出了家族背後的殘忍真相。
當看到電影講述龍賀的當家爲了自己無休止的欲念而不惜屠殺幽靈一族,更離譜的是爲了自己可以不斷借軀重生而不惜染指迫害自己的子孫。觀衆也因此想起過往各種創作中的日本名門家族醜聞,會疑惑到底這種泯滅人性的傳統由何而生,這種罪惡思想根源又是因何而起。
從水木這個角色身上,觀衆覺得創作團隊是將他取代《鬼太郎》的作者水木茂來融入到鬼太郎的世界中,由他來帶出鬼太郎的誕生故事。同樣是曾經歷過戰場,同樣曾受那些軍官欺騙禍害,而從戰場回來的水木對人間百態的冷漠,其實也是表達當年水木茂先生從戰場回來後輾轉生存的内心掙扎。只是到了最後,内心的正義感還是戰勝了畏縮逃避。
故事之外,電影中有一段描繪咯咯郎大戰鬼童隊,負責作畫監督的是太田晃博。這一段的畫風與電影前半段的文戲截然不同,綫條之抖動塑造出人物打鬥時的迅捷快速,人物的距離變化更是呈現出當下的戰況激烈及咯咯郎的機警強大。
過去所看到的鬼太郎故事,都是講述妖怪如何進入到人間來騷擾人類,但在這一個故事裏面,是會看到更多的是人類的醜陋,他們降臨到世界之後所做的惡遠高於妖怪們的禍害,或者妖怪對他們的的騷擾也不過是為過往所曾受過傷害的懲戒罷了。再者,妖怪的誕生也多源自人的怨,但人怨又是因何而來呢?還不就是人類互相傷害的結果嗎!
歸結而言,人類才是萬惡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