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浦澤直樹的漫畫,都會有種被他的故事牽著鼻子追看而欲罷不能的情況,他講故事的厲害之處在於每次的懸念伏筆每次都鋪排得那麽恰到好處,正當講述主綫關鍵劇情的時候,他會編排戛然而止,轉而去講述其他支綫角色的情節,分支不斷的展開,最終在高潮進行匯攏。之所以奉浦澤為偶像,就因爲他講故事的這種技巧。
但,就每次作品的結局都讓人失落……
曾經孩童時所發起的“朋友”組織,成爲了孩子們成年之後,意求統治世界的集團,這一切都只因爲當中一個資優孩子强大的自尊心作祟。曾經誇下海口的謊言竟然被同學夏季鬼屋的經歷所奪下了其他同學的關注,而這些又是因爲自己的謊言所導致,諷刺嗎?諷刺!所以當大家都成年後,各自都背負起自己的責任時,稚嫩的怨恨并不曾消去,復仇的計劃依然肆意進行著。曾經熱血的孩子王更是擔起了要拯救世界的責任,拉攏了昔日的夥伴們以單薄的力量去抵抗人數龐大的地下神秘組織。
也確實讓讀者難以預測的是,『血腥除夕夜』這種看似結局的情節卻早早進行,想想當年要是追看連載的讀者,該是會被整得多麽的情緒跌宕……結局終究只是暫時的。救世的青年終究是失敗,徒留下他的外甥女在人世。而懷抱著舅父意志的少女,經歷過大風大浪,在“世界末日”之後,日本已經不復往日的時候,在黑幫對峙也不見退縮,反更是英勇的化解兩方的矛盾。而一如她舅父的經歷,她同樣牽扯進了神秘組織的追殺中。
想想,浦澤的故事都會有這種公式,在故事推進的過程中會轉移角色聚焦點,通過第三者的角度來將事件敘述得更加多方位,於是乎每一個角色都那麽的飽滿立體,又使得整個故事看起來都龐大而史詩性。所以讀者與當中主角七人小組都建立起了情感,都不捨得他們會因爲正邪大戰而有犧牲。更別説那個因爲目睹凶案而一路逃亡的「人妖」,讀者當時也為她的被害而心有憂傷,會覺得類似這種路人配角該能夠逃過劇本的殺害生存至結局。雖然她不能得以幸存下來,但她的姐妹,還有那些一直對抗「朋友」的路上所認識的人們,都有這位那位能夠幸存下來,也有那些會因爲大義而犧牲。
一如過去看[MONSTER],看結局的時候有種擺脫不了的莫名其妙觀後感,會知道福平是幕後的朋友,也理解小孩子的時候他那自尊受挫的經歷,但他身旁的夥伴卻爲了這「朋友」做出的不同舉動及反應,讀者看著就覺得靈異超現實。而那存活于虛擬世界的精神靈魂,又將孩提時不解的情緒給化解。到最後的時候,會感慨大人世界的一切原來都是因為孩童時所纍積叠加而成的果,哪怕是會引起世界末日傷亡無數,而這因由卻竟然是暑假期間不受關注的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