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隨者 – GIGANTE

GIGANTE

“加大碼的愛情”影片海報宣傳語如是說,所指該為男主角的體型。一個大齡青年,如今的話來說則是宅男一名,長不大的老男孩,與外甥喜不樂哉地玩電動,在路上打鬧,時而需要姐姐的接濟。就是塑造了如此一個不起眼的男人,開始沉默的暗戀故事。

影片很安靜,沉默,印象中,暗戀應該夾雜有不可得的情欲糾纏;而現實中,暗戀確實如此默默無聞地付出,尾隨。沒有太多的對白,配樂。影片很冷靜,沉郁,淡然的鏡頭,鏡頭的切換并不頻繁,場景的轉換也主要集中在超市,男主角的家中,由此描繪男主角死氣沉沉的生活。或也由此提供了暗戀的理由,或就是這些沉悶的人才會自卑地在暗戀中游走。

其實應該鐘情于此現實得如此可愛的影片,沒有腥臊,沒有激情,純粹淡淡的情感流露。又是否經已被重口味所影響,卻難以獲得本該的共鳴于其中。

童稚 – Fremragende timer

 Fremragendetimer

男孩不曾提及其父親,可以猜到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都說缺少何則渴求何,成長過程中的情感缺失多數會在愛情中尋覓補償。鏡頭與配樂多少使用得略帶懸疑,從而突出違背道德的一對陌生人的危險關系。

道德是何?

影片的立場是站在成年男人,而非社會,影片結尾,男人才會獨白道:但我可以確定,我們曾經度過一個快樂的夜晚。性愛原來亦有年齡限制,十六歲。限制為何,尚未成熟的心智,抑或錯誤的嬰孩?是否,男孩乃未成年的男女意外所生的孩子呢?所以他有一個獨立撫養的母親。近日憶起,原來尚未成年經已曾領悟性為何,略知其中肉體相觸的快感。稚嫩的性探索?

有時矛盾于道德的粗野,雖然他野蠻,但他也善良。道德與情愛,有時是矛盾敵對的。

色盲同志 – 帶我去遠方

Somewhere-I-Have-Never-Travelled

在南太平洋有一個島嶼,叫色盲島,島上的人無一不是色盲,但他們并不會因此而不開心,因為他們都是一樣的。

作為色弱者,有著何其強烈的觀看共鳴感。其實色弱辨認障礙者的世界并非如其名“色盲”or“色弱”般失去顏色,只是在某些時候,我們說不出道不明所看到的顏色是如何,是什么。當被問到“你知道這是什么顏色嗎?”“你看出這是什么顏色嗎?”的時候,是何其無奈地在內心覺得可笑,其實我看到這是什么顏色。

于是覺得這是何其恰當準確的比喻,色盲&同性戀。其實一樣活在色彩的世界里,只是無法正確辨認色彩而與人有所不同。其實一樣活在愛的世界里,只是無法愛上異性而與人有所不同。

帶我去遠方,年少稚嫩的承諾。長大了,承諾因為愛情而忘記了。色盲島只是孩童的戲語,紐約才是夢想之地,那里才是自己的自由之境。“你這個自私鬼。”

那熟悉的港灣場景,動人的鋼琴伴奏,淡然的青春氣息,這是熟悉的臺灣電影,奈何某些情愫營造得那么的嗲,矯情,刻意……

應聘獨立書店營業員 – 荒島圖書館3

CITYPICTORIAL248

又到《城畫》一年一輯的“荒島圖書館”特刊,何其興奮,“終于又有雜志聊以撫慰了”。

“獨立書店”,何其美好的關注物,美好之在于“獨立”,無須約束,樂在“書店”,拒絕主流,同樂閱讀。泡書店的樂趣不在讀書,而在知書,看書,總有個溫暖靜謐的環境給予躲藏之用。書,美好的借口之物,也就只有書能夠有充足的理由死皮賴臉的拖時間宅于他店。大書店,人又吵又雜,店員態度又太服務業。但又那個其實,獨立書店店員又不一定有何特殊招待,冷漠旁觀處之可能也是太服務業。說到底,原來是顧客的個人原因……

失業之時,何其期待能夠在大書店里當個營業員,自相矛盾。每天過著可能重復的時間,更美好是呆在死氣沉沉的印刷物中,做些打雜整理集合之類的數據清潔打雜工作,偶爾笑臉盈盈地解答顧客疑問也是期待之內的代價,也難保不會因此撞上偶遇。天真以為。但,至今不能如愿而掙扎中。于是,此回《荒島圖書館》又給予一個做夢的機會,不如自己來開書店算了,甜苦自知。但資金籌備是一回事,如若無需鋪租上街賣書如松浦彌太郎也算獨立書店的話,那在此城就只有等著與城管斗爭了,雖然不賣翻版書。曾有機會可能在一路邊雜志加盟攤工作,礙于心理障礙而放棄,如今想來,其實或也是一次難得的經營經驗,但當時也沒有獨立經營之心,此經驗自被無視了。

其中采訪到武漢一家書店,其中店員要求如下:見熟人話多,見生人話少。樂于幫助別人,但會有點害羞。男生最好會彈吉它,女生最好會做手工。要愛護小孩,喜歡貓,喜歡晴天、陰天、雨天。……此等要求,所言之人不就是本人嗎!

剪接同志 – ROCK HUDSON’S HOME MOVIES

Rock-Hudson's-Home-Movies

此影片該算是個剪接的教材級范例,通過Rock Hudson過去數部經典影片的曖昧橋段重新剪接,重新加上畫外內心獨白,演繹其在好萊塢當紅時期柜中人生的壓抑。92年的作品,剪接技術竟然如此不濟,定幀畫面竟然出現花屏情況。(讓我們給予此乃原影片素材膠片所致此的借口。)但負責旁白的主持實在叫人難以忍受,與Rock Hudson的形象形成強烈反差,且視覺騷擾。某些鏡頭竟然還自作聰明地想要通過遮罩特效來制造與影片中的Rock Hudson形成對話同場的效果,但出來的效果卻相當突兀,尤其主持人相當的破壞畫面美感。要知道,Rock Hudson確實有著副俊俏與英偉共存的容貌,溫柔與勇猛兼有的氣質,為何要破壞此曾經美好的影片畫面!“Home movies”,好吧,這是家庭作坊出品,我們忍受其技術的不足,欣賞其用心的組織與重新演繹。

Rock Hudson,曾經是上世紀50-60年代紅極一時的男星,英俊的容貌,強壯的身材,曾被投選為“年度之星”,“最喜歡的男演員”等多個類似名號,無疑其是萬千女性的花癡王子。當年好萊塢男星多少身不由己,為了掩飾身份亦不得不以結婚來力證“清白”。不久后的離婚,其實也就很好地證明戲劇婚姻是如此荒誕。1985年Rock Hudson因艾滋病而離世,到底是詛咒抑或解脫,抑或如影片所剪接到的一片段,在痛苦掙扎……

他罪 – 火車

Train

又再喚起往日記憶,那是初中一年級,那是一本《金田一少年事件事件簿》,只需一天,閱畢,直至如今,亦不曾重遇如此閱讀速度。再往后推移,那是初中三年級,那是一本《衛斯理》,一個周末晌午,閱畢。于是,就一直苦惱在龜速閱讀中,一直沉浸在閱讀障礙癥的疑慮中。現如今,不足一個月閱畢《火車》,發現根源所在:懸念。原來膚淺地被問號所牽引。

“這種人心中總是描繪著從電視/小說/雜志中看見的富裕生活。過去的人只會把這些當作夢想,想想便算了,要不然就是努力朝夢想邁進。出人頭地的也有,但也有人因此誤入歧途而被逮捕。但過去的人總是比較單純,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靠自己的力量筑夢,或是礙于現狀放棄……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夢想無法達成,卻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所以會有一種達成夢想的希望,并沉醉在這種感覺里。達成夢想的方法很多……”

尤喜歡其中對現代人浮躁心理的分析。其實,雜志控也不外是如前者所言對夢想的希望追逐。書讀不到,就哪怕看一下他家之言亦誤會自己曾經閱讀;電影看不到,就哪怕看一下截圖劇照來誤會自己曾經觀看。或者這是自我剖白。

悲劇,慘劇,其實又是如此相似,亦因此,才會如此的愈見悲哀。本想逃離不幸的人生,不料墮入另一個不幸的人生。只是有時悲慘哀傷得叫人無法怨恨作惡者的殘忍,她亦有著其溫情,亦有著其良心。

如今,作惡者都可埋怨制度,似乎罪惡皆源于制度,制度之下植根罪惡。地下錢莊,購房熱,信用卡,如此的埋怨是否有點蠻橫。就如殺人者埋怨手中的刀致使其殺人。但人性是脆弱的,是如此的難以抵抗誘惑,如若明知此而誘惑之,豈不就真是制度的罪惡!好吧,就讓我們蠻橫吧!

原來鐘情宮部美雪的寫法鋪排,層層邁進,不緊不慢,結局之處,看似嘎然而止,然而意蘊悠長。方曉得其實答案早經告知,結局的現身,不過是高潮的噴射動作。但又想,是否宮部倉促之為?

“我要問你什么根本不是問題。其實我見你,是想聽你說自己的故事。你之前沒有告訴其他人的故事,你一個人承擔的往事,你逃亡的歲月,你銷聲匿跡的歲月,你一點一滴累積的人生故事。”

花癡于井坂,出場不過寥寥數段,亦不過以一個家庭主男的模樣出現,但可以想象到如此一個中年男人發福的體型,憨厚老實,但不時亦又睿智之言。“做壞事的人從來不會想自己為什么要做壞事。”

新城喬子是個可悲而可憐的女人,雖然她的殘忍亦為可恨。可以想象到如此一個柔弱的女人,在被層層債務壓迫得精神失常躲在圖書館一角搜索父親的消息,眼睛發著光似的期盼可在其中看到父親死亡的新聞,其容貌之猙獰,足可讓深愛她的丈夫心寒。如此對她的描述,更是側面刻畫制度對人的迫害之深,對人性扭曲之殘忍。

夢想是脆弱的,人生是不堪的,可以依靠的原來只有自己。悲涼,原來是新城喬子背后的故事。

忘年,忘倫 – Così come sei

Così-come-sei

亂倫的故事新鮮刺激,皆因破壞禁忌,粉碎道德。是否父親與女兒的關系,或如女主角Francesca所言,“我的父親只有從小養育我的那個男人,我只有一個父親。雖然他不是我的親生。”父親為何?

愛情的尋覓,多少帶著心理暗示。因為父親的空缺,才會有“我就是想找個像父親一樣的男友”的沖動。愛情的選擇,多少因為缺失的遺憾。情感的代替,亦理應如此。

如若情感的代替,在誤會之中與血緣關系的碰撞,多少有俄狄浦斯王的命運悲劇色彩。靈肉的糾纏,對方乃親父,詫異,矛盾,罷了。或如其中的友人所言,亂倫之事,也是建立在婚姻之上,他人口耳之間。如若愛情萬歲,血液的姻緣或更添親密。夏娃亦不過是亞當的克隆,克隆亦可,后代又何?孿生亦何妨?

血緣的疑慮終粉碎于真情的告白,最后二十分鐘的離別糾纏,迤邐曖昧,溫暖動人。性欲,或為尋覓另一肉體的彼此慰藉,“我知道你的手想撫摸我。”Nastassja Kinski確如女神般的存在,性感,動人。躲在門后的回避,高潮過后的抑制,浪漫的最終升華,都隱藏在此時徘徊在眼眶的淚中。其實,這情欲地如此神圣。人倫,化解于情欲之間而逝去。

世界之王 – AVATAR

AVATAR

當13年前,James Cameron囂張地上臺高喊其“King of the world”,世人或都側目鄙夷。然而,13年,他確實依舊站在世界之巔。13年前,James Cameron的沉船引起世界熱潮追捧,13年后,歷史重演,普通百姓也被鋪天蓋地的評論所吸引,重回陌生的電影院。

潘多拉星,叢林密野,生猛異獸,懸浮高山,似乎創造了一個新奇驚嘆的外星球。但真如部分觀眾所言,影片創造元素真的可以找到很多的原型影子于其他形式或載體中找到。需驚奇嗎?或需,因James Cameron將之結合在更普羅大眾的電影藝術中,以先進的三維電影技術呈現。真以為,這不應該作為一部故事片出現,而應該作為風光紀錄片,用更多的廣角鏡展現外星世界,又或更多的微距鏡觀察這個新奇的異世界。也不認為該以三維技術來表現一部真人與動畫結合的電影,當人物特寫鏡頭時,三維技術是如此矛盾而不具美感地呈現。

以為與《2012》無異的感受,同樣具故事硬傷,在特效呈現上同樣能喚起共鳴。或更能讓人鐘情且再創奇跡的,是因James Cameron不是毀滅,而是創造,以新技術提供觀眾身臨異界的感官刺激。奈何好奇心不足……

出走 – Ricky

Ricky

當女兒Lisa的父親因為自己而離開母女倆的時候,她已經接受且習慣于與母親兩人的生活。其中,多少潛伏了小女孩對大人世界的反感與懷疑。當Paco的到來,她的嫉妒與憤怒對她心中的不安表露無遺,她以為,母親也將會舍棄她了,因為有了新的愛人。Ricky的出生,是矛盾的,他奪走了母親所有的愛,但天真的弟弟卻也無意獲取了自己的疼愛。其中情緒,多少有種自我補償的心態,自己不能夠得到完整的愛,就給予自己所愛的人自己所失去的愛。此種心態,其實就如當今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無異。長有翅膀的Ricky當然是始料不及的事情。當Ricky掙扎束縛遠走高飛的時候,Lisa一邊跟隨追逐,一邊許愿弟弟可以一飛不返。或自私,或期盼。自私,是再次占有母親的愛;期盼,是代替自己離開這可惡的世界。Ricky的出走,多少寄予了Lisa對大人世界的復仇心態。

當醫生問及父母和姐姐是否有何表現會對Ricky長有翅膀造成影響的時候,母親想了一下,可笑的回答:“有,他有很多毛。”而回想當母親與Paco第一次約會后纏綿相擁之時,母親撫弄著他的胸毛,Paco問:“我是不是有很多毛?其實我想過剃掉它。”“不,我覺得挺有男人味的。”此間的呼應,多少覺得好笑。

以為影片更多地站在Lisa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家庭,Ricky的出現或是對這新組建起來的三口之家的調和。夫妻之間的懷疑與信任,“父女”之間的妒忌與依靠,最后都表現于母親釋懷后三人相擁之時。

這并非是多么奇幻超現實的電影,哪怕對這個長有翅膀的嬰孩的來由,也會有著其說法。當時母親與Paco第一次做愛之后,母親就遇上工廠危險液體泄露而暈倒。在醫生對兒子做檢驗的時候,母親或也已忘記此事,但觀眾自已明白。Ricky的翅膀也并非無來由的生成,原來是脊骨上突變生出來的肋骨,如此,或翅膀上的羽毛真與父親茂盛的體毛有所關系也不定。

孽緣 – Avanti!

Avanti!

因各自父母的突然意外離世而相遇,在追查父母死因之時逐漸發展出愛情,雖然已是已婚人士,然諷刺的是其父母葬身意大利乃因偷情于此。冤孽咯~~父母的姻緣延續至子女。影片觀看斷斷續續下來,最終評價是“虛偽”二字。多少帶有諷刺,多少帶有愚弄……

Billy Wilder,美國喜劇大導,作品富辛辣與幽默,惡毒而不失溫情,此話乃他家之言。以為Billy Wilder是一個婚姻詛咒者,其電影中的已婚男人無不心猿意馬,難逃婚外戀情之艷事。此片另一編劇I.A.L.Diamond頗為反對Juliet Mills在片中的裸露,其認為“當看著一對豐乳的時候,還哪有心思聽片中的對白啊!”誠然,頗為贊同“裸露會破壞電影幽默”……但,既然有裸露,雖是一干癟無力的中年悶騷已婚男人,喜劇就隨便吧!

天使 – IO NON HO PAURA

IO-NON-HO-PAURA

“你是我的守護天使嗎?”
“你是我的守護天使嗎?”

如此燦爛天真的微笑,說是不經歷成人世界的丑陋所能保留的美好。說是從一個10歲小孩的視角進入大人世界的罪惡,結果,成為罪惡的犧牲品。

還好,一切都如此詩意的進行,隨風而起浪的大草地,蔚藍干凈的天空,男孩踩著單車在此天地間飛馳。大人世界的罪惡只是臥室之外的爭吵,電視機前的詭計,但鏡頭之中的天與地所存的僅是孩子的童真……好吧,前文這樣說心虛了。無法回避因為男孩的撒謊而害得女孩差點被強迫脫下裙子,妹妹充滿怨恨地將斷臂娃娃“折磨”在水中,男孩的好友為了可以一嘗開汽車的新鮮感而泄露了男孩的秘密……在講述男孩純真的天地之時,是在有意的不時進行對成人世界的影響作出描述。再童真,再天真,也要接受父親的“男子漢教育”,成人的丑陋,早在等待。

天使,終會墮落人間……

奈何,影片的配樂太優秀,太脫穎而出了,如此顯得格格不入。

畫畫 – 非常城畫

CityPictorial246

曾自足地以為自己依舊在畫畫,依舊在寫字。是啊,曾經……其實我還在心中等待與堅持。

尤歡喜此期的《城畫》,又一本難得全書閱畢的雜志。都說是文字閱讀退步的讀圖者,每一頁的圖畫都如此好看精致,每一頁的畫面都值得細味賞樂。說來諷刺,說是讀圖,但其實看圖更多是圖中的對白文字,原來到頭來還是讀字。呵,有點可笑。不需要為畫畫予任何定義,不需要用如今爛俗的“動漫”之詞來概括之,刊載皆為賞心悅目之圖,皆承載生活點滴,無需太多企圖,或僅為好玩,或僅為記錄。正如剪紙師奶,正如畫畫老太們,純粹由自己的喜樂出發,畫下自己的歡喜事。又或某一次的聚餐記錄,呵,廣東湯水文化何其深厚又豈是外人所能精通。這一期有很多的浮城繪看,喜不樂哉。

都說不要給事情太多標簽定義,呃,給日志標TAG不算,隨心出發,最為美好純粹。當然,如若生活所逼而將此成為維生技能也人生無奈,獨可嘆息矣。

《城畫》偶時都能出人意料地誕生出一本讓人歡喜的制作出來,精致,可讀,好玩。

圣誕快樂 – Make the Yuletide Gay

Make-the-Yuletide-Gay

It’s so gay a film!!

何必裝STR8來演繹個柜中人無奈的故事呢?基調就歡愉得不行,開場就淫蕩不已(Gunn,何其意淫的主角名號)。 本想湊著個圣誕名號來歡愉一番,豈料現實不允,心煩體乏,歡愉不得,COME OUT的美好喜劇性并不見愉悅。業已審美疲勞于此類純粹的同志片,知道不會有太腥臊的畫面與主題,純粹予以觀者節日的“慶賀”,與眾共歡。本來就是為了與“眾”同歡,似乎過分苛刻未免過于刻薄,且招打。歡愉的節日,當然想在喜慶之時讓自己的愛情得到理解與祝福。

沒有認出飾演父親的Derek Long何許人也,后翻查,才曉得《Socket》乃其盛情表演之作。留了一把絡腮胡一副懶散教授模樣幾許陌生,與前作的插頭醫生迥然。也就想怪不得片中其欲言又止的冷幽默之時就有要自白出柜之嫌,教育兒子,“其實我也是GAY。”片中一段父親睡衣松垮跑去開門,完全不在意春光不盡(當然被鏡頭和諧了)而讓兒子情人詫異不已其“偉岸”,其實,“鏡頭和諧”是一種電影騙術。

Merry Christmas,queers!!

孤獨 – Moon

Moon

當SAM2發現SAM1時,慶幸SAM終于不用孤獨得只有機器人相伴。

當SAM1病態疲乏時,疑惑SAM2為何沒冷漠地立于一旁視若無睹。

這是個充滿哀傷的電影,從冰冷的白色宇宙倉,到一望無垠的月球土地,不斷行駛工作的機器開采車,再至清淡的配樂,無不彌漫著月球之上唯一一個人類的孤獨,醞釀著唯一孤獨的人的哀傷。

這是部沒有盡頭的電影。一個永遠還有兩個星期就可歸家的期待,一個或者重復看了N遍的妻子錄像,一個不知所以一直雕刻的模型。一直在跑動,然事實一直在原地不動,可曾夢見如此境況,故事就如此。可怕嗎?可怕。

這是部關于克隆人的電影。克隆人是誰?機器人?被一言驚醒,如此設定不就真如SAM2離開時與機器人所說的:我們不是機器人,不是程序,我們是人。何謂人,基本的,人有感情,有情緒,有智慧,因此,才會出現集團意料之外的SAM相遇。此計劃的失敗,其實也在警告:克隆人也是人。

超出電影之外,假若我們從出生開始的一切都是被植入的記憶與思想,身邊的任何人都是被植入的內容,每天所發生的一切都不過是程序進行的內容,可悲嗎?可怕嗎?

異物 – DISTRICT 9

DISTRICT-9

在《xxxHolic》中,郁子有說,“人類對自己所不認知的事物都是抱以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也就此,想到《DISTRCIT 9》整個故事的根源:表現人性的脆弱,包裝以“大蝦&昆蟲”的太空科幻題材,使之有黑色喜劇的美麗。“黑色”,對,又是黑色,諷刺有加;“喜劇”,丑陋的人性,如蝦&昆蟲結合體的外星人造型,偽紀錄片的手法,請允許我定義此片為一部“喜劇”。

與大眾的好評形成落差,實際觀感并不至于何其神圣,甚而視為與一般科幻片無異。只是在科幻中所表現出來的主題要更深刻,對人性的批判更為冷峻,甚而以為有反人類之嫌。

畢竟作為09年的黑馬之作,其中的元素或值稍述數語。

血腥
不知道Peter Jackson的監制是否對Neil Blomkamp起到影響,影片的血腥程度也稍見一斑。外星人武器的粉碎破壞力,其無差別攻擊導致的肢體截斷,血肉膨脹爆炸,血腥之余不乏喜感。男主角Wikus變身為外星人時,肉體的剝落撕裂也稍稍惡心了一把,雖然程度尚輕。

貧民窟
故事發生的地點或是一個相當值得思考的關鍵,貧窮的非洲。那些“訪問”中的專家經常強調“貧窮就會導致罪惡”,但第九區的罪惡諷刺的是由人類帶起。黑社會買貓食給外星人,從而換取外星人武器,企圖利用來獲取強大的力量。想想用廉價的貓食換取“高價(科技含量)”的外形武器,如此反差所造成的不單是喜劇效果,更是諷刺效果。貧窮的人愈加欺負比自己“更貧窮”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