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出走–PRAIA do FUTURO

PRAIA-do-FUTURO

截然不是因為看了[NARCOS]之故而順藤摸瓜主演再看到這電影的,截然不是因為Wagner Moura的坦誠演繹而看這電影的,也截然不是因為電影題材而看這電影的。。。但妳相信嗎!第一章中的Wagner真的是太嬌豔帥氣了,第二章中的Wagner實在太忠誠乖巧了,第三章之後的Wagner,請回去看[NARCOS]吧,謝謝!!

其實觀看下來,更覺得這電影像是個人散文,閒淡的故事推進,大跨度的時間進度,濃郁情緒的長鏡頭,精緻的畫面構圖用色。所以不應沉溺太多的情感與思考於其中,而更應該通過畫面去感受,感受巴西海風的撲打,感受德國秋日的陰冷,感受在四季變化過程中,人物情感的波動,動心、猶豫、孤獨、懇求、釋懷、自責、原諒。

會覺得這也是一個自私的故事,每天要面對死亡的可能,直到遇見讓自己傾心的男人,不惜放棄自己的家庭責任、自己所依賴的大海,越洋對岸,說自己所不熟悉的語言,過自己所陌生的生活,但為了逃離那恐懼、相伴那愛情,不惜放棄親人放棄承諾。不自私嗎!

巨人–THE BFG

THE-BFG

其實,小孩子遇上神奇生物,並開始了他們冒險故事的套路,跟導演以往的作品都有著如此強烈的似曾相識觀感,譬如和外星人的神奇故事。於是在這個故事裡面,是孤兒女孩午夜被善良巨人綁架,更在巨人島上看見神奇的巨型夢之樹,採摘到自己的美好夢想,更捕捉到兇殘的噩夢。但他們要面對的,不是外面無所畏懼的大人們,而是專愛吃人的強壯巨人們。

電影的故事和情節推動大概是老生常談的,但在畫面詮釋上,塑造出來的奇幻巨人島世界(尤其是穿過湖面的倒轉世界,奇幻的巨型夢之樹)是叫觀眾動心讚歎的。雖然這些活潑的“夢”就不過猶如螢火蟲那般,圍著巨樹飛躍攢動。

其實在電腦動畫技術如此發達的好萊塢,塑造出華麗的奇幻世界外,結合到鏡頭的運動會使之如此動人。尤其在追夢,在BFG屋裡的搗亂和躲藏,單一個鏡頭穿過場景中的道具所塑造的畫面,會是神奇的。

但,這樣的故事,於觀眾而言,實在太童趣了,前期鋪墊實在太平淡沉悶了,有限的人物有限的場景,有限的衝擊矛盾,哪怕畫面結合得如何精緻奇幻,其實也是乏味的。雖然通過對Mark Rylance動作捕捉所造出的BFG是那麼的和善,尤其是那雙眼,實在太好看感人;但與他配戲的小女孩實在太出戲刻意,表現痕跡故作可愛都讓觀眾難受,尤其重複喊“B-F-G”,實在觀感聽覺雙重難受。

主角 – 在下坂本,有何貴幹?

Sakamoto

當你還在吼著主角光環太嚴重,情節橋段都經不起推敲的時候,就橫空出現一部漫畫將主角光環發揮到極致,什麼情節合理、客觀世界的科學觀都蕩然無存,所需要的就只需要主角光輝偉岸無所不能的形象,眾生在其面前都如螻蟻般需要給予膜拜。坂本不是人,他是神!!

於是觀眾都開始懷疑人生了。而且似乎之後緊隨有一大批的“神”緊跟其後出現,當中就數“超能力者”的存在最為亮眼,同樣被眾生簇擁膜拜,而這些就待日後再言了。

回到坂本,按照觀眾的審美,是不會接受這樣的人設的,美形得猶如少女漫畫中的男主,太惹讀者厭了。要不是因為改編動畫是“喜劇”類型,還真不會考慮追此番。而對比之下,簇擁坂本身邊的路人,還真幾乎是路人外形,更別提與坂本最為親密的久保田了,臃腫的身材加上那頭妖艷的長發,實在是辣眼睛的存在。但又偏偏是如此的反差設定常駐,使得觀眾無法躲避這不和諧的搭配。雖然之後也有8823學長這樣的同等美形存在,但還是無法阻擋坂本要拯救諸多路人臉的主線。

其實說是拯救,但其實更覺得是“攻略”,每集有那麼幾個路人或會因為坂本的神、或因為對坂本妒忌,最終都會臣服於坂本,對坂本都會產生迷樣的痴迷。而關於坂本那種“神”那種不合情理不客觀的橋段,實在套路而無厘頭又讓觀眾沒有強烈的衝動要文字重現描述,當中是樂趣抑或是惡趣,其實觀眾自己來親自拜閱一番即知真容

聲音 – 聲之形

A-Silent-Voice

其實,今晚凌晨苦撐看完的這漫畫,經歷是痛苦的,因為當中角色的經歷而壓抑觸動,會明白在這漫畫會被京都動畫給改編成劇場動畫並引起熱潮的因由……這也是為什麼要翻看這漫畫的衝動。

自出生就已經失去聽力的西宮硝子轉學到了拒絕無聊的石田將也的班級裡,正當為著要如何面對曾經的同學朋友都要因為升學壓力而不再參加自己的勇氣挑戰遊戲時,這特別的轉學生引起了將也的注意。各種對硝子的欺凌成為了將也不無聊的樂趣,但當這“惡作劇”成為了同學和老師們推卸責任的出口時,將也自己也成為了校園欺凌的對象,這經歷更是把將也從同學好友們給孤立至初中、高中。在他終於決定要結束這一切也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他要找那個曾經被自己欺凌的女孩,向她表達自己這些年的反思。

其實故事講述到這裡,套路而言會認為是聖母般的彼此諒解更而愛上彼此的情節進行。然而結果沒有,“聲音”成為了關鍵。如果硝子不能說話,在小學遭到將也欺凌的經歷是引子,那麼兩人的重遇則是往後彼此“折磨”的開始,這開始到結束,都始終圍繞著“聲音”這件事。硝子的愛意無法準確傳達,將也的愧疚反思無法準確傳達,硝子一直微笑的原因無法準確傳達,昔日同學好友們背棄的真實沒有準確傳達,大家都被一種虛情假意所偽裝修飾了自己。或是對自己所曾犯過的錯毫不在意,更而是推卸責任,或是妄自菲薄自卑地將所有惡果歸罪在自己身上,或是對眼前的現狀手足無措舉棋不定。無論是那種選擇,讀者在翻看的時候都是覺得壓抑難受,不斷地要問作者,為什麼!!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不解釋?

但其實當設身處地地代入到硝子身上,自出生就是沒有得到祝福,更是成為給母親帶來災難的存在時,那種自卑是不可挽救的。當被同學破壞了8個昂貴的助聽器時,讀者更是悲傷心疼,這個失去聲音的女孩要如何度過周遭所帶來的壓力和惡意呀?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家裡就只有母親這一個經濟來源,對於同學們的欺負卻無力反抗時,硝子那一直的笑容和寫在本子上的那些“對不起”,是多麼沉重的存在呀!!

5年後,兩人的重遇,之後在每週二橋上的碰面和活動,已經不只是要彌補那過去被剝奪的快樂,也不是愧疚贖罪,會覺得是彼此的祝福。

其實漫畫在結束時,關於硝子轉學前來到將也母親的髮型屋剪頭髮的故事,倒像是暗示:世間的一切遭遇,或者都不過是命運的安排。人與人的相遇相知,似乎都如織網般,彼此相扣交疊。

其實作者大今良時的畫風,倒真覺得是偏向少年風,而不像是女性所作的:線條較粗硬,人物也不是那種印象中特別美形的存在,框格都是較刻板規矩的,這麼種畫風,都讓觀眾會以為是男性作者,且從男性的角度(將也的視角)來代入到故事中,於是才會讓讀者看得這麼揪心觸動。

無限復活 –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Re-Life-in-a-different-world-from-zero

這動畫完全就是喚起宅男們的共鳴呀,一、讀盤重來繼續攻略,面向遊戲宅;二、妹子后宮,哪怕妳們非要為之正名說這其實不賣妹子賣感動,面向毒男宅;三、男主菜月昴那一根筋地對愛蜜莉雅痴迷,哪怕鬼族雙胞胎妹妹蕾姆是那般的體貼可愛,都徹底喚起毒男宅們那“忠貞不二”。而有著這些共鳴元素之後,動畫那精美細膩的畫面、暢快淋漓的打鬥、各色歇斯底里的反派角色,都將動畫組合成當下這般叫人拍手叫好,其實觀眾並不是覺得是特別精彩高分的,因為觀眾不是宅男呀,嗯嗯!!

動畫的開篇就埋下了一個巨大的伏筆,一直到這第一季(應該還會有續作的吧)結束都沒有要提出解答:菜月昂為什麼會被拖進這個異世界,他又為什麼會擁有『死亡回歸』的特殊能力。而這個伏筆,更是成為這個故事的關鍵線索,串聯起了之後他在異世界的種種經歷遭遇的關鍵。因為這個能力認識並對愛蜜莉雅一見鍾情,又因為這能力而從一次又一次的危難中脫險(其實這樣說也並不准確,因為昂其實是經歷過苦難絕望死亡而讀檔重生的,他是有可能經歷另一場險惡的)。而觀眾就是要見證昂如何經歷這些險惡,通過過去的經驗避開可能引起死亡的可能,又或做好各項準備來迎擊險惡。

隨著故事的推進,昂與愛蜜莉雅、與蕾姆之間的羈絆愈加深重,昂在死亡的時候就愈加痛苦,尤其在遇見魔女教那幾話,那種壓抑絕望甚至已經蔓延至畫面外的觀眾,那情感的共鳴也嚴重影響到觀眾,痛苦的,絕望的,只是想動畫能夠趕緊推進,讓昂能夠找到方法度過這一次的危機,不願再讓他經歷死亡,更不願看到他要面對的絕望畫面。蕾姆被折磨致死,昂趕回羅茲瓦爾宅邸看到遍地死屍,愛蜜莉雅更是因為自己的衝動而猝死,層疊的讀檔復活再死亡,其實都是折磨。

就是這種自虐的觀感,會讓觀眾被觸動,會為白鯨的被殺而大感暢快,更別提『怠惰』的貝特魯吉烏斯,那癲狂且可能擁有通過轉移身體復生的形象,終於因為昂放下自己的傲慢與曾經的敵人結成聯盟,而被殺害,更是讓觀眾放下心頭大石的。哪怕在屠殺白鯨之後,觀眾其實也還是因為魔女教的存在而惴惴不安著的。

其實,觀看《RE》,大抵都算是自虐的行為,昂的每一次讀檔復生,都可能是再次踏上死亡之路的可能。動畫的這故事關鍵雖然是來自遊戲的“無限復活”機制,但當放在故事的世界中時,這種無限復活是那般的痛苦。於是觀眾轉身為玩家的時候,妄想代入遊戲中的角色,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又何不是被玩家操縱的無限絕望嗎!

律師 – 逆轉裁判

Gyakuten-Saiban

對於遊戲原作,其實也是有所涉足的,雖然在當時GBA時代並沒有十足的耐性通關,於是對於原來改編遊戲第二作的故事就有所陌生了,而作為粉絲向的此動畫來說,沒有了原作的加持,觀眾就成了被孤立的存在,失去了某種共鳴樂趣,這是讓人“遺憾”的。

動畫是改編自原作遊戲的第一二作,劇情上基本沒有作過多的修改,僅是配合當下時代發展有所調整了細節,但還原程度還是讓人滿意的。。。但僅僅是對於故事劇情和人物性格特點的重塑而言,而從遊戲畫面轉換為動畫畫面,就真是差強人意了。不定期的畫崩簡直讓觀眾想翻桌的浮躁,粗糙變形得讓觀眾暈厥,到底是經費緊張還是子供向所致!要是子供向,貌似又說不過來,千尋那對乳房,無論在生時抑或死後附身在妹妹or表妹的時候,那乳房都猶如標誌般的存在,這會是子供向?但細想這動畫是A-1 Pictures的出品,素來大製作的且成品精緻,竟然允許畫崩充斥,也再次讓觀眾對之失望扣分了。

會有續作嗎?求不要!!

私房 – IN THEIR ROOM: Berlin

In-Their-Room-Berlin

較之導演以往的紀錄片作品,竟然會以為這部是如此的克制矜持,難道是觀眾已經對所謂的赤裸內容是見怪不怪,等閒視之了!內容回歸到主題,私房,雖然背景是在遙遠的德國柏林,別虛偽地想要去探討異國之間對於情愛關係的事情,而應該回歸到人自己。

會被當中的一些想法觸動的,不想隨便進入一段關係,只是彼此解決生理需求。年輕的肉體是吸引的,充滿活力的,但要真跟他們對談,又是否能夠有所共鳴溝通呢?未必。

也會被當中斗室裡的親暱所感動,莫論什麼赤裸情慾,忘記鏡頭的存在,畫面所展示的都是美好的關係,兩個人之間的,肉體的糾纏碰觸,並非只是性器官之間的,唇齒之間的、親吻啃咬的、擁抱的,那日常的點滴情話動作其實是那般的動人美好。這也是開始所言的“克制矜持”,不再是生猛直白的情慾,而會有更多肉體關係的展示。

而要說這斗室的情侶是關於愛情關係的表現,那麼結尾一對陌生男子的單純生理需求關係,就來得有思考。仍然會是有直白的情慾裸露表現,但也還是有談話討論。其實倒是會對兩人在結束之後,一人回程踏上地鐵的路,一人獨自浸泡在浴缸中,是迷失在現狀?抑或矛盾於關係的進退?其實有時是會天真地以為,沉溺於游離關係的人內心是不安和恐懼的。恐懼於重新認識一個人,建立關係,堆積情感,而後受到傷害,情感遭到否決,失望,傷心。

半田軍 – 半田君傳說

其實作為番外篇般存在的這動畫,觀眾以為是好玩的,雖然同樣在玩著時下流行的全世界圍著主角轉的梗。其實真有這梗的說法嗎?而在各種錯摸誤會之下,會鬧出諸多的被神化的情節,而這也是最為好玩的地方,因為觀眾是上帝視覺,本來是知道所發生的一切,但卻會目睹所有傻笨的事情發生。

作為神一般存在於校園中,為同學、老師們所流傳敬仰的書道界後人,半田清,自入學以來一直因為自己是受到校園欺凌,同學們的各種小動作來欺負他,耍計謀逼他做班長,逼他去勸回逃學的同學,受到同班女同學的放課後情書作弄,更是被跟踪,最悲劇的是穿上一身戲服演伊麗莎白女王的自己竟然在好友面前出盡洋相,這一切都是身邊同學們的各種欺凌。。。

但其實,半田清,是妄想被害症候群患者

逼他做班長?其實是副班長真的想要做班長卻又各種小心機失敗的結果;勸回隱蔽壞同學?殊不知卻將他收服了為自己的忠誠手下,守護身旁;情書作弄?那是女同學們真的對他痴心一片,且不是一個,而是一個又一個,燕瘦環肥的各種隱藏屬性少女都拜倒在半田的裙下了;被跟踪?那是半田的追隨者們為了守護半田而跟隨在他身後保護他而已,只是他們得知半田感到有人跟踪自己,卻不知半田所感到的是他們自己;校園文化祭更誇張到成了半田祭,同班同學只是不想半田太辛苦有壓力而只讓他演幾乎沒有台詞的伊麗莎白女王,出洋相的結果確實是始料不及的結果。

但其實,半田軍,就都不過是因為各種原因而誤會了半田的一群傻瓜而已。而諷刺的是,在這些或聰明或勇猛或英俊的半天軍成員裡面,就只有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同學,卻能夠目空一切,既理解半田的無助和被害妄想,也無力於同伴們的一廂情願,這諷刺也使得這動畫充斥太美好的黑色幽默了!!

所以,動畫是好玩的!!!

Handa-kun

屍橫遍野 – 屍殺列車

Train-to-Busan

講真,列車、喪屍圍城、人性質問……這諸多夾雜起來的故事,觀眾是會聯想到《甲鐵城的卡巴內利》的,你說動畫是日本虛構江戶時代背景,你說動畫是太奇幻了,你說動畫的故事情節太執拗難忍了,兩者毫無可比性……但,觀眾是會支持你的觀點,觀眾不會智障地說兩者有抄襲嫌疑的。嗯

起源至未知病毒肆虐,人感染後會喪失理智,對活人有著原始的侵襲慾望。人要一旦被噬咬,就會感染病毒,同樣地失去理智,於是強大的傳染度造成韓國大面積的癱瘓。而在這災難面前,人人自危,可憐的人性被勾引顯露,無論過去在人前是如何的正氣凜然,當關乎自身的生命安全,恐懼當前,可悲的“惡”就被引誘出動。踏在別人的屍體往上爬實在太正常不過了。但此同時,有父親為了女兒會發揮出如超人般的力量;有丈夫會為了孕妻爆發最強濃度的男性荷爾蒙;有少年為了女孩突破自己的羸弱勇氣;也有患難姐妹在生死相隔時作出讓人詫異卻會讓觀眾大快人心的舉動。

其實電影會是娛樂的,莫論他在刻畫人性的可惡是多麼的讓人噁心,但它刻畫的人性光輝也會是多麼的讓人動容,而結局最後會證明人性的光輝偉大,會讓觀眾壓抑的情緒得到釋放,所以是“娛樂”的。

會有觀眾將電影跟似乎習以為常的西方喪屍題材電影做比較,但韓國產的此作,打鬥對抗血腥暴力並非亮點,讓三姑六婆感動得屁滾尿流的親情愛情才是民族特色呀。喪屍只是提供個娛樂背景罷了,雖則這“背景”將民族特色給映襯出那麼的亮麗。

惡鬼–THE CONJURING 2

THE-CONJURING-2

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恐怖電影,觀眾都會對之敬而卻步,怯懦的心思實在難以應付午夜之時的回想侵襲。而偶爾的嘗試又是讓觀眾出乎意料的,所幸,實際觀感所帶來的後助力是觀眾能夠承受的。

土地居住問題,無論是哪個國家哪些國籍的人都需要面對的,哪怕是大英帝國。於是在殘舊的樓宇中住入的單親五口之家會被懷疑他們的邪惡入侵是謊言一個。而故事則將遠在大洋彼岸的驅魔師帶入,查核困擾這家庭的惡靈是真鬼抑或假神。但其實,鬼靈只是假象,欺詐驅魔師才是真相。

猶如導演要給予觀眾的,真實改編的故事只是軀殼,突然而至的驚嚇妝容才是內核。想來,也是因此才會讓觀眾不會有觀影過後的太多聯想。但也是因此,觀眾才能夠享受到故事所帶來的娛樂。是的,畏懼恐怖片的觀眾也能夠在這電影中感受到娛樂,從演員調度到鏡頭調度上,能夠讓觀眾出其不意地受到驚嚇。如果說有期待落差,猜想是因為宗教文化差異所致,因為觀眾會以為驅魔師通過念出惡靈的名字就能將之驅除的橋段,是看似兒戲的,因為電影在鋪墊的時候堆積有很多的驚嚇橋段,都會讓這惡靈設定成是那般的兇惡。

朋友–KLOVN FOREVER

KLOVN-FOREVER

其實當初看第一部電影版的時候,對於電影的各種低俗橋段是頗不屑的,尤其不喜歡故事立於男性的俯視角度來看周遭,會覺得是一種滿溢到讓人反感的直男癌價值觀。如果說那都是因為反諷目的而進行呈現的話,那就當觀眾上面的話一句都沒說。

而來到這續集,雖然觀眾還是很反感那種因為自己跟好友的女兒做過愛就要接受讓好友“誘姦”自己老婆的這種設定,完全是一種將女性私有物化的價值取向呀!但起碼在說故事上,是能夠說出一個具有矛盾衝突起承轉合的,而不會讓觀眾O嘴喊“這什麼鬼”的。從這點上,是稍微能夠讓觀眾改觀的。而剝掉所有的旁枝末節,最後都是回歸到“友情”這事情上,面對好友踐踏了自己的底線,是否能夠原諒他?而為了挽救這幾近崩潰的友情,有到底能夠做出多大的犧牲?友情與婚姻,到底是做和選擇?然而最後,這些跟自己所進行的執拗,都敵不過利益的誘惑來得大。

在演員演出呈現上,這次也同樣歇斯底里沒話說,各種大尺度裸露不在話下(裸露而已,並不見得有明確的性呈現),那段“緊張”狀態英槍不倒也確實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的。其實有時候觀眾還是偏向於北歐演員對於裸露的演出態度,自然演出真刀表現,嘩眾取寵得也讓人樂意接受(也實在堅拔可觀的:>)。而被大狗舔屁眼的“錯摸”橋段惡俗而又不至覺得冒犯,而那根舔過屁眼的狗舌轉頭在去親熱好友,引起的聯想又是值得恥笑的。

大抵以為電影的內核,就如其片名那般,都不過是為了如小丑般引人發笑的,而這引人發笑的手段是高明是低俗,就另當別論咯~~

終焉 – 奧丁領域LEIFTHRASIR

雖然當時是因為3DS遊戲出現空窗期,而增置了PSV,但其實一直以來都覺得機器會是作為補充般的存在,又或是作為高達愛好者的遊戲專用機而已,並非會期待能在當中獲得相當喜悅的遊戲作品。但直至遇到此《奧丁領域》,流暢的操作體驗,多樣的攻擊技能組合,以及浪漫的故事情節,會讓玩家不可否認其為一讓人愛不釋手的佳作,哪怕是發售在SONY的遊戲主機上。

遊戲故事
這應該理解為是北歐神話的故事背景,因為奧丁王這角色的出現,他是一魔王,他擁有女武神大軍,而他的兩個女兒更是當中的驍勇戰士,他也另外有一對失散的龍鳳胎子女,也因為這失落的子女情緣,讓他對常伴身邊的女兒卻不甚重視。甚而發生為了得到力量而犧牲自己女兒的幸福,於是女武神女兒與黑暗騎士的愛情故事,因為承諾關係而開始,而圍繞這對痴男怨女身邊所發生的連場惡戰,更是將世界引向末日的結局。這對被至親遺棄的男女,成為了末日之後倖存下來的生命起源。

故事除了女武神及黑暗騎士外,還有失落王國的公主和受到詛咒的王子,妖精國公主和失落王國王子,各自的命運,會因為不同的強敵而迎來不一樣的人生結局。

遊戲系統
關於系統,會想起製作公司Vanillaware的類似作品,其實無論是畫面抑或遊戲的技能研習系統,都與該作有如出一轍的感覺。但《奧丁領域》又有著其更扣人心弦讓玩家拿起機器就不願放下的吸引力。

遊戲會根據五個不同的角色展開,通過這五個角色在同一條時間線的不同角度,來感受故事的不同側面,不過,這也出現讓玩家用不同角色對戰相同場景相同BOSS的尷尬情況,如若不去細究時間線,必然會出現對故事理解混亂的情況,就如玩家,基本只知道五個角色都被命運牽著往世界終焉作應驗的故事主線。但這種通過不同角度來呈現故事,又可以理解為不一樣的審美體驗,在乎的是玩家的理解。

而五個不同的角色,有五套不同的攻擊武器和技能樹,玩家通過在不同場景收集到不同的技能水晶石,開啟不同的技能,而通過擊殺敵人收集魔素,就能夠讓技能等級提高,從而讓角色在發動技能時造成更大的傷害。但其實讓玩家覺得暢快淋漓的,就是玩家可以在殺敵時造成持續的連擊,通過按鍵組合發動普通攻擊、技能攻擊等,加上魔藥對敵人會造成持續傷害,更使得連擊次數會讓玩家痛快不已,哪怕玩家其實並不知道當時手上所進行的按鍵組合是怎樣的。

角色們通過殺敵所獲得的經驗只有很少量的,殺敵提供給角色就只是修煉技能等級所需的魔素,角色要提升等級,就需要通過在冒險過程中收集食材,通過在戰場品嚐來獲取大量的經驗值以不斷地提升角色等級。

ODIN-SPHERE-LEIFDRASIR

遊戲畫面
都說遊戲會像舞台劇一般,就是因為在發生故事劇情的時候,畫面就會出現角色四周場景變暗,燈光聚焦在角色身上,他們會因為劇情而演繹著內心的獨白,配合上他們的對白,更是讓故事的呈現顯得古典而優雅,哪怕這是一個動作遊戲。

遊戲的場景看似橫版,但其實角色的前進並非只是直線進行的,在評級戰場中會是圓圈行進。這種形式的場景表現,於玩家而言會是新鮮的,也會是一種不一樣的審美體驗,起碼讓角色不會出現依靠場景邊緣逼死BOSS的“作弊”攻擊。

依賴於PSV的強大顯示機能,無論是人物角色抑或是背景風光又或是技能特效,都是細膩華麗的,會猶如畫面飽和滿膩,就猶如油畫一般的配色,這又再讓這遊戲是古典美麗的。

雖然,玩家是不喜歡“畫面為王”的遊戲評價思路,但在擁有足夠有趣的遊戲體驗外,還能夠擁有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自是讓人欣喜滿足的。

愛的形式 – STRELLA

STRELLA

Transgender,亂倫,其實任一者單獨進行題材拍攝都是足夠引起獵奇心態的,而再極致之舉,是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來講故事。敘事手法是平鋪的,不會因為題材而故意的作修飾或者無病呻吟,其破格與大膽理應讓觀眾們咋舌的……

父親因為衝動殺害了妻子的外甥而入獄15年,出獄的時候,在酒店邂逅了一變性女孩。他們相愛了,他們同居了。父親想要找回失散多年的兒子。當以為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更成為一有為員警時,父親是安心地要跟過去畫上句號,開始自己重新的人生。但命運弄人,回到老家卻被告知,兒子其實早已成為了女孩,離鄉在雅典靠賣淫為生。父親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情人,而“情人”也證明了他的這猜想。其實兒子一直等待著父親的出獄,酒店的邂逅也是刻意的安排,而至於彼此的一見鍾情則又可能是意料之外的。當時,兒子早已忘記父親的舊貌,而父親更是已經認不得成人後且變性了的兒子。這一見鍾情與情理似乎能夠道明理解的,起碼於兒子理解是這樣的。但得知真相的父親,卻是崩潰了,仿佛是一種被欺騙被設計了般,更奔潰的是,給自己設套的是兒子,那個思念了15年的兒子。父親奔潰後,回到舊房,夜裡發現舊日的玩具,那是一直糾纏自己的夢的根源。

要怎麼去理解這種父子關係呢?相愛嗎?接納嗎?愛情嗎?親情嗎?又抑或,不應以任何一種情感關係來定義呢?失落父愛15年的男孩,當再次見到一個充滿男性荷爾蒙的成熟男人在自己面前時,同樣因為自身荷爾蒙的作用而愛上這男人,這種“愛”不需要定義是如何的愛,就只要理解為是要跟這人在一起的欲望,這“一起”無論是身體上的相處抑或是性愛上的交合。至於所有倫理道德,早已經失去意義,血緣的關係並不會因為生育而誕生畸胎,因為他是他的唯一延續。而殺人犯呢?他難道不是如一個父親發現自己的孩子做錯事了,但因為親情而選擇接納曾經的錯誤,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邊,不讓他繼續沉淪而帶她正途呢?

結局是開放的,但那重新被拿出的走馬燈和熟睡的孩子,寓意著微妙的父子關係,他們或者會回到父子的情感關係中,如父親對兒子所說的,“你給予了我不一樣的愛你的形式。”這種愛,形式可能是極端的,但回頭想,以父親原諒自己的孩子來看,也會是一種愛。起碼這樣來理解這對父子的關係,會較之能夠讓觀眾接受的。

書店 – 願天堂就是書店的模樣

YUANTIANTANGJIUSHISHUDIANDEMUYANG

遇見這本書,也是一種奇妙的經歷。一個長假,本來計劃要前往中山的一家獨立書店,結果終究被拖延症所累而錯過計劃。終於待下一個小長假才強迫自己踏上路途,按照本已做好計劃的路線前往目的地。於是在異地的一家書店,買了這麼一本關於自己土地的書店地圖。於是總覺得這麼個購買經歷,可能是奇妙,又可能是諷刺的。而於是因為翻閱這本書,才拜訪到了一家本來自己每天經過卻一直不曾進入的書店。

1200bookshop 不曾前往
學而優書店 曾前往
博爾赫斯書店 不曾前往
唐寧書店 不曾前往
聯合書店 常前往
方所書店 常前往
禾田書店 不曾前往
彼得貓·古本店 不曾前往
紅書店 曾前往
浩天書店 不曾前往
360°書店 不曾前往
小古堂書店 不曾前往
紅楓葉書社 不曾前往
22bookshop 不曾前往
大聲書店 不曾前往
文津閣書店 不曾前往

而當整理了書中所介紹過的書店後,有種慚愧的感覺冒起:竟然是習慣了前往浮躁商業所包圍的書店,後就覺得,到底自己是因為書,還是因為虛榮呢?當書已經被包裝成生活點綴時,書店的意義就不再只是書刊。而在書店的消費,到底是為了閱讀,還是為了單純的消費行為以滿足自我生活品味的意淫呢?

時間 – 路邊野餐

Kaili-Blues

觀眾幾乎要觀看至陳昇踏上前往鎮遠縣的時候,才差不多能夠感知到故事的存在,人物之間的關係和背景,才差不多認知到故事的因由關係。但其實觀眾會以為,因由關係其實對於觀看這電影而言,並非多麼重要,因為這電影更吸引到觀眾的,會是那些固定機位搖鏡,和那奇妙的四十分鐘長鏡頭,以及那充滿點綴意義的詩歌念誦。

事情進行在貴州深山凱裡縣鎮裡,同母異父的兄弟倆,因為哥哥九年前犯事入獄,家裡一切重壓都讓弟弟背著,哪怕是母親的離世。但母親卻將房子留給那個被禁錮的大兒子。這是人物的關係,也是之後陳昇義無反顧踏上尋侄子的原因,以及在神奇的盪麥那似曾相識的邂逅的原因。母親離開的時候,囑咐陳昇要好好照顧弟弟的兒子;妻子在陳昇要出獄前就離開了撒手人寰了,除了回憶舊日的書信他們就不曾再見面。

其實觀眾還是不會喜歡中國導演那種零碎個人化的敘事手法,與觀眾疏離的關係會相當阻礙著觀眾對電影的閱讀。當然,這些手法可以理解是導演們作為迷影的致敬。

鐵皮火車穿梭暗黑山洞,猶如帶領穿越時間的阻隔,進入的盪麥,是過去(與妻子相似的洗髮女孩)、未來(與侄子同名的摩托年輕人)與現在的交匯,在盪麥沒有終點沒有起點只是個輪迴(裁縫女孩洋洋坐小船到對岸又走過吊橋回到彼岸)。於是觀眾以為在盪麥這是陳昇對過去的一種追悔,也是對未來的釋懷。洗髮女孩是追悔,摩托年輕人是釋懷。

那麼野人呢?酒鬼呢?他們到底是寓意著誰呢?那些被逝去的人所託付的夢,到底是在世者的思念,還是糾纏心中的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