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 噴嚏

自打N年前讀者在電視上看到過由浦澤直樹同名漫畫而動畫化的[MONSTER]之後,就對這位漫畫大師的作品情有獨鍾,那種徘徊在真實和虛假的人像,精準的綫條,以及勾人心懸的故事情節,都叫人癡迷。哪怕他的容貌和讀者所期許的會有所不同啦哈~

而又巧合的,在漫畫店裡一眼發現他的大名印在黃色封面上,就想實際看看漫抓到他的漫畫書會是怎樣的閲讀體驗,而看到的這本則是浦澤直樹的短篇集。果不其然,他的故事確實不會讓讀者失望,總會在懸疑之上帶來愉快的閲讀感受,哪怕這些懸疑可能是生活上的小事,又或是命運的奇妙際遇。

[DAMYAN!]就是剛才提到的奇妙際遇。黑幫分子巧合的找到一個具有超能力的呆子和他身邊的夥伴,本來以爲是蠱惑的騙子二人組,卻不知他們化解了自己在幫派裡的麻煩,也讓自己可以在兒子面前重塑起了父親的形象。多少有種可能魔幻又可能巧合的情況。

[朝著月亮丟出去]則覺得又是浦澤直樹熟悉的故事配方,甚而有種[MONSTER]壓縮版的感覺,有一種神秘的氛圍延綿全篇。因爲神秘的偶遇開端,這個偶遇既是預示十幾年后的意外,也是給十幾年後的密碼鑰匙。預言靈能力者的設定有點BUG又叫人好似不能反駁。

[大叔眾],浦澤還真是個樂迷呢~

[亨利與查爾斯],説來,讀者不大歡喜這種靠著一副白癡面相原來卻深不可測深謀遠慮深有城府的同伴角色,就是覺得是一種BUG存在,處處設陷阱來讓自作聰明雖則自以爲是的領導來膽顫遭殃。

[It’s a beautiful day],讀者更像看浦澤畫裸男呢~

[Musica Nostra],浦澤還真真是個樂迷呢~

[怪獸王國],大有種為OTAKU的潛在力量來申訴的故事咯。日本所在的小島,常年到遭受自然的破壞,國民可能都有災難被害壓迫症吧,於是那種末世的無力感無論怎麽諧趣諷刺表現,都有種暗暗的傷感。這又是何須在意打到怪獸的超人是豬還是貼身衣超人呢。

[單身赴任],貼身衣超人脫下衣服之後,都還是個需要性生活的,都還是需要爲了房貸而過著疲於奔命的英雄職業生涯的。反英雄的設定有時看多了也是會審美疲勞的,可能這是因爲讀者自己的中年危機原因?淦!!

連環 – 隱秘的角落

其實觀衆本并不想記錄這部電視劇,一者是因爲觀衆也并沒有完全享受這部劇集,二者觀衆在觀看的時候一直被裡面的橋段及鋪墊影響導致不能入戲享受故事。但最終覺得,觀衆還是曾經為裡面的情節所驚詫,也會因爲周遭人的影響而加入討論這部劇,也就證明自己其實還是有所在意這部劇的。

觀衆現在很不喜歡那些電視劇是塑造到某一方的角色何其絕頂聰明,又或者某一方的角色又是何其不幸委屈。而這部電視劇的諸多看點也正正是中了這樣讓觀衆認爲不合理的事情:

1、連環殺人:因長年受到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側目,鳳凰男終究不能浴火重生,當要被迫失去一切的時候,選擇了鋌而走險。本以爲只是殺了這一對白眼狼而已,卻不料被三個自以爲正義的小孩看到,更因此牽連出這些小孩身邊的仇人、父親和後母的擋路人,所謂一不做二不休,殺一個是殺,殺兩個也是殺,何不都殺了這些擋路人呢!正正就是這種所有相關人都能成爲擋路人而又恰好都有各種理由和巧合成爲亡魂,鋪在小孩的謊言石梯上,就讓觀衆覺得厭煩。爲什麽就是這麽恰巧,爲什麽就那麽天真以爲這連續的殺害就能掩藏真相,保護自己所擁有的安定富裕呢!這種平凡殺人犯的心態轉變完全在電視劇裡面沒有一個過程的解釋,單純的:他只能殺!作爲解釋。觀衆始終不能接受平凡人因爲各種巧合而進行殺戮的操作。

2、壞小孩:電視劇本身是改編自小説《壞小孩》,講述三個小孩因緣際會發現一起故意殺人事件,但這三個小孩卻以爲自己的目的而威脅殺人犯。他們或者是爲了自己的一時錯手,又或爲了自己天真的義氣舉止,又或是爲了躲逃不公的追捕。但觀衆看著,都有一種自以爲的高尚來掩身于黑暗,助長了罪惡。那種天真的正義,讓觀衆看著就覺得厭煩,加之之後各種情節鋪墊、欲言又止,就又是讓觀衆看著生氣的橋段。尤其看到三個小孩的各種衝動與天真,導致的是身邊人接連受害,這種是笨,卻不是壊,爲了隱瞞自己的錯失之後的一系列舉動,都只能認爲是笨,“笨”的情節是最讓觀衆看到失望泄氣的。

3、本土:雖則故事設定發生在廣東沿岸城市,也雖則偶有地方語言,但那種點到即止的對白,都讓這個背景設定得那麽可有可無。以爲同是廣東城市,能夠吸引更加關注這個故事嗎?也并沒有。尤其是作爲地方警察的,竟然都做到退休了,與市民的對話竟然都還是普通話,這種脫離群衆的角色就欠缺了説服力。雖則觀衆很喜歡飾演的演員。

衝突 – 寄生蟲

可能是因爲看電影多了,對於可以爲了故事主題而設置的各種巧合和衝突,就會讓觀衆觀感不適與反感。猶如這一部當時的話題大作,哪怕是贏下了國際影展大獎,也并無例外。

三家人,兩個居所,鑄造了兩對矛盾:富人與窮人,窮人與窮人。

富人擁有著必然的優勢而使得窮人如要逾越階級牢籠成爲了不可能實現的妄想。富人有著必然優勢的教育條件,窮人只能擁有千人過獨木橋的廝殺,和欺騙,才能攀附上富人的所在,成爲他們的奴僕,與他們同處於一室。但那注定的牢籠是始終阻隔著窮富之間。甲方永遠可以無理俯視乙方,乙方永遠只能猜度討好甲方。於是才得以在夾縫中得到喘息和意淫的機會。

窮人和窮人,爲了那無奈的生存和可憐的尊嚴,在彼此踐踏迫害,以獲取留在富人身邊繼續依附的生活。這一段是讓觀衆最爲不能接受的鋪排,當中有太多的人爲安排戲劇衝突。看著會讓觀衆感覺經不起推敲的刻意,尤其那種側耳偷聽而後失足滑落最後東窗事發,這種情節設計實在老套得讓觀衆嘆息。於是往後的所有都如山泥傾瀉般崩塌。階級矛盾在如何的尖銳,都已成爲故事外的事實,而不再是故事内的真實了。

更別説最後喜慶時刻的混亂及曲終人散后的美好願望了,當中的刻意爲之使得整個故事變成了一則寓言。陳腐而有驚世意義。

酒池肉林 – 巴諾拉瑪島綺譚

怎樣子會是“酒池肉林”呢?

一個落魄的作家年輕的時候被認爲外貌長得極似富家子同學,某天他得知這名同學已病逝,他忽然想到要取代這位舊友,以他的身份來實現自己所不可能完成的夢想,他那被取笑是天荒夜談的小説情節在這友人的“幫助”下或者有能夠實現的可能。

於是他先是將自己“殺死”,然後讓被埋葬的舊友“重生”,哪怕旁人有所懷疑也依借財富來讓這些懷疑被抹去,之後在一個荒島興建起在自己小説中所描寫的奇幻而奢華的世界——巴諾拉瑪島。

或因爲其他作品的影響,在心中印象,關於作家江戶川亂步,會覺得他是一古典而思維縝密的懸疑小説家,但因爲丸尾末廣的畫筆,卻讓這印象有種反差了。雖然依舊有懸疑和罪惡,但也會有私欲汎濫,構圖的飽滿畫面,繁複的畫面細節,赤裸的肉體描繪,都因爲漫畫家的影響而開始懷疑自己對小説家的印象是否一廂情願。

讀者是覺得,漫畫對小説的改編,並不是著筆墨於主角如何取代富翁好友並占有其妻子的計謀,而是因爲漫畫的特性得以將華麗而夢幻巴諾拉瑪島得以在自己的點綫下呈現。當妻子第一次在丈夫的帶領下進入這個世界,讀者也如妻子那般在彷徨與驚嘆之中見識到不曾想象得到的眼前一切,穿過一個又一個不可複製的迷宮,就如這對各懷心事的夫妻在相互試探,最後達至高潮。

是的,這還是丸尾末廣,獵奇是不可逃避的標簽,哪怕這是改編大作家的作品,也還是能夠在他的畫筆下,這個夢幻的島嶼上的人們是如何的荒淫,在真相大白時選擇自隕的方式又是何其讓人乍舌——人體肉塊和血液伴隨在天空盛放的烟花一同炸裂,掉落在這夢幻的島嶼上。

死亡 – UNNATURAL

UNNATURAL

總會有很多事情讓自己料想不得,譬如又會選擇來追看一部日劇,是一發不可收拾地為這劇集的故事所吸引。當然,這選擇是因為打開電視機後百無聊賴的操作所得。

講述在厚生勞動省新設立的『不自然死因研究所』,會解剖在不自然死亡的屍體,從而發現在身體上所留下的關於事故的蛛絲馬跡。

觀眾說不上對懸疑劇有多麼大的鍾情吧,起碼觀眾膚淺的覺得懸疑劇該是有推理元素,而此劇的此元素貌似還沒有很多。反倒是會在提供了諸多推斷結果之後,再會有翻案推到重來的事情,而讓事情變得愈加揪心。開場第一集恰就是表現此特點,從國外歸來的員工離奇死亡,當都以為是因為在國外感染了病毒而死亡,並將這病毒帶回過導致傳染了其他人也死亡的時候。存在於屍體上的跡象會如申冤一般請求研究所人員能夠為自己正名。

是的,整部劇集很多時候都是以這種看似直白的答案,而其實這答案卻給當事人或死者造成錯判,使得他們的身邊人也受到牽連。在日本社會的文化內,那種不願影響麻煩到別人的想法深入骨髓,哪怕情況是親人離世了,也要為他們所造成的社會影響而愧疚不已。而『不自然死因研究所』的存在,或者是為了死者,又或者是為了生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公正和尊嚴的離去和繼續,也讓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和裁決。

劇集基本是一集一個故事,會有故事相互串聯的元素,但其實是為了讓主角們可通過連續性的呈現而更得立體可信。當中,一個男孩為了戀人而向殺人犯捅刀最為讓觀眾振奮,因為他是表現出以惡懲惡的結果。男孩在戀人的葬禮上眾目睽睽之下,將虛偽的殺人犯推倒,殺人犯狼狽不堪,當眾人都勸阻男孩這是無濟於事的舉動時,那種愛人一去不復返的怨恨足以讓這話語化作虛無而讓自己動刀插入虛偽的人身上。這一改那種聖母而政治正確的橋段,當櫻花飄落,心死的男子立於樹下,米津玄司的[LEMON]唱起,所有事情一併匯演,悲愴因然而生。

悲傷嗎?悲傷。這悲傷會是你所不察覺的,為人母者所作出的任何教育訓示,所影響到的不單是她的孩子,更會影響到這孩子成人後所擦身而過的人們。這孩子會因為所曾受到過的傷害而反過來傷害其他人,用其他人來撫慰自己內心所曾失落的關愛,來完成他的一份殘忍的拼字遊戲。

有時正義,並不是通過呼喊口號來實現的,不是通過耀武揚威來揮展的。一個故事,能夠打動人心獲取觀眾共鳴的故事,能夠讓觀眾看到對未來的希望對這個國家的希望,則能夠讓觀眾能夠對之產生期盼與堅持。這或是強國的創作者至今都未醒悟或未能做到的事情。

罪人 – 闖入者

RED-AMNESIA

觀眾是何其歡喜看王小帥的電影,一來當然是觀眾歡喜導演的外形而愛屋及烏啦,二來則是導演的作品所圍繞的傷痕是發人反思追討的,以所曾熟悉的年代場景來表現一個年代的悲傷,箇中的悲傷是小人物們的無奈和原罪。

老婦晚年喪偶,進來總是接到一個無聲電話,而喪偶的精神狀態讓她疑神疑鬼,以為是惡作劇、以為是討債、以為是老伴回家,以及那個曾經迫害的人的追討正義。是的,老婦跟丈夫當年在支援三線建設時,為了能夠拿到回來北京的機會,不惜做出揭發工友的事情,好讓小兒子能夠在出生在北京,回到自己的家。這事情成為了埋在老婦心中的秘密,一直不為人道,除了當年同在三線建設的工友們。他們就一直留在那邊遠的工廠,而因為經濟建設發展,原來叫囂不停的機器都逐一停了下來,宿舍和廠房都已人去樓空,就如那一段衰敗的過去,逐漸為人所忘記而不知。

觀眾也是因為這電影,才知道這麼個過去,也還是計劃經濟所導致的連串的人性悲劇,以及為此而造成的家庭慘劇,和排遣不去圍繞後代的詛咒。

當年受到舉報而留下的工友,他家裡一直貧困,拉扯大的孫子在前幾天失踪了。觀眾於是聯想到了,電影平行蒙太奇所記下的是一個男孩,他殺害了一個老人,然後在他的家裡肆無忌憚地搗亂和佔用。是這個男孩嗎?他是要來報仇的嗎?

當謎底揭開時,結局是悲劇的,老婦是闖入者,他打破了一個困窘家庭的苦苦掙扎;她也闖入了兩個兒子的家,她作為母親的“使命”束縛着兩個兒子的家庭和生活。男孩必然是最貼題的闖入者,他闖入了獨居老人們的家,他闖入了秘密的謊言,也闖入了那口廢舊的窗戶所框住的世界。

 

為父 – 暴烈無聲

自[心迷宮]之後,就為國內新生代導演的作品有所期盼改觀,而且忻鈺坤竟然是與觀眾同年出生,簡直意外。會以為哪怕在畫面成色上會如何的直白而更突出故事,而當如今這新作上映時,會被優化後的畫面和演出人員所鼓舞。有時因為處女作的印象深刻,而導致觀眾不可避免想要將兩部電影作比對,會感覺兩部電影至根底裡都是關乎人性內裡的自私和黑暗,面對自己所犯下罪行時所作出的萎縮和瞞騙的選擇。

啞巴父親因為將村里壯漢的一隻眼睛戳瞎了而遠離故鄉在礦井裡工作,忽然有一天被告知兒子不見了就匆匆趕回,竟想要憑自己的一己之力來找回兒子。村子落後而被重重山礦包圍,連土壤和食水都受到污染,村里人都患上各種惡疾,整座村落都死氣沉沉。但與之對比的,是城市裡的繁華光鮮。

是會覺得電影在多處都布有矛盾和不公。幫助礦主老闆隱瞞真相的律師,女兒被綁架了,他不見了自己的女兒。但諷刺的是,將他的女兒從礦主老闆手下救出的是這落後鄉村的啞巴父親。律師在沒有敘述道的過去,沒有選擇救下被殺害的生命;而啞巴在畫面所表現出來的現在,毫不猶豫的將被意外救下的生命留下。這種尖銳的矛盾和選擇,更是讓觀眾回想時覺得心痛壓抑。於感性而言,對於故事結局的取向,私心是應該一命償一命地將律師女兒犧牲;但於理性而言,女兒最終緩過氣來得到拯救,則又是將律師所作出的沉默選擇的罪惡更為拔高。

兩種沉默,一種是不可選擇的沉默,啞巴父親的沉默,他無法發聲但也努力將話語傳遞;律師的沉默,他可以話語卻選擇沉默而將內心的愧疚和罪惡深埋心底,隨著那被爆破的礦山一同碎裂。

其實當中會覺得電影當中為了表現山礦老闆的虛偽和暴力而著墨描寫的情節,是有所臃腫多餘的。是能夠感受到啞巴父親在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冷酷沉靜,但筆墨多了,為了作這些鋪墊而進行的故事轉折是讓觀眾覺得審美疲勞的。

不過,是會欣賞導演在說故事時候所作的處理,又是一個無形的環,將故事的開始結束慢慢串聯了起來,當中的因果報應是輪迴是如輪迴一般。

欺騙 – 妖貓傳

觀眾都會以為,中國這第六代導演是否都已經沈迷在華麗的畫面營造工藝上了,哪怕一再的摔跟頭都要嘗試在疑幻似真的歷史上用現代的視覺特效重塑當時的華美。又其實是何時開始,現代人如此沈溺在彰顯自己對貓的熱愛,而這溺愛也必須要通過互聯網來爭取表現。而於是沈迷在華麗畫面的導演拍攝了一部關於貓妖的電影。

故事開始於倭國來的和尚來到大唐,遇到皇帝的離奇死亡,後與白居易大詩人相識,更於是拉扯出30年前楊貴妃淒厲犧牲的過去,在經歷兩位”偵探”對貓妖的意圖和楊貴妃死的真相的抽絲剝繭後,結束於默默愛慕這位驚世美人的少年如何為了自己所愛而不惜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肉身。

觀眾在還沒看電影之前絲毫沒對這電影的故事作了解,僅從偶爾的新聞和劇照、預告片而猜想電影的故事模樣。但原來這模樣與實際原樣差距甚遠,而這情況還是會導致期待落差而失望。故事是一直圍繞著”貓”如何殺人,但當結局揭曉時,貓妖並不存在,存在的還是人心。開場的詭祕,以及護衛庭院的陰森本是如此迷人,而讓觀眾在大半夜觀看都心中犯寒。但當真相揭曉時,會有種被欺騙的感覺,說來是想到之前看的一本日本小說《失踪者》,同樣是稱自己作”詭計小說”,但當時讀者看來就是一種被騙了的後感,而如今也同樣。

皇帝為了自己的罪惡感而欺騙自己所愛的妃子,讓她相信自己對她的深愛;少年為了復仇,而欺騙了所有人,讓他們在追尋命案中發現為世傳頌的愛情都不過是謊言一宗;觀眾,本來是想繼續排比而寫作,導演也欺騙了觀眾,讓他以為這是貓妖如何作惡危害人間的故事,但其實回想,導演的的確確在敘說著貓妖害人的事情,只是這貓妖為人所附身來作惡罷了。

大時代 – 羅曼蒂克消亡史

The-Wasted-Times

在戰火被點燃之前,一切都看似只是小打小鬧的黑道混戰,但當國難當前,任何的大小人物都能演繹出波瀾壯闊。人物畫卷鋪開,看似一個個的戰火人性畫像,原來都逃離不開“人性”的體現……

要在談到電影那故弄玄虛的蒙太奇手法前,更想分享觀眾所鍾情的攝影構圖,強迫症般的居中構圖,人物被壓迫在鏡頭前,赤裸自己的徬徨在鏡頭前。哪怕在攝影對象是運動的時候,也會以平坦的路上行駛著的汽車從鏡頭左邊入鏡再緩慢行駛至畫面右邊;又或者同樣也是行駛的汽車,會垂直居中的在畫面正中緩慢行走。總之,無論是場景調度、人物調度抑或鏡頭調度,居中幾乎是所有畫面的原則要求。

而之後就是電影講故事的時間線了,並非跟著時間來推進的。猶如先講了一個謊言,但觀眾和人物都已經相信了這個謊言的時候,電影回到三年以前,翻出在房子底下的密室秘密,揭開人人都信以為真的友善和忠誠。而後時間線就通過這樣子的三年前、三年、和三年後這樣的相互穿插,來將戰火亂世的上海灘,是如何的混亂徬徨。當底層人民還要為著幾個錢而不惜喪命抗爭的時候,上層的黑幫和軍人在相互勾當內戰,沒有人會是善人。同樣,每個人物都並非是單純的人物,都有所背負著對故事、對敘事、對前後呼應有所意義。會以為女管家只是一個老道忠心的老婦而已嗎?但其實她牽扯出另外兩個人物的命運來由。

要說電影是精彩絕倫的,定必不然,但這絕對是一部漂亮而精緻讓觀眾欲罷不能的電影。

律師 – 逆轉裁判

Gyakuten-Saiban

對於遊戲原作,其實也是有所涉足的,雖然在當時GBA時代並沒有十足的耐性通關,於是對於原來改編遊戲第二作的故事就有所陌生了,而作為粉絲向的此動畫來說,沒有了原作的加持,觀眾就成了被孤立的存在,失去了某種共鳴樂趣,這是讓人“遺憾”的。

動畫是改編自原作遊戲的第一二作,劇情上基本沒有作過多的修改,僅是配合當下時代發展有所調整了細節,但還原程度還是讓人滿意的。。。但僅僅是對於故事劇情和人物性格特點的重塑而言,而從遊戲畫面轉換為動畫畫面,就真是差強人意了。不定期的畫崩簡直讓觀眾想翻桌的浮躁,粗糙變形得讓觀眾暈厥,到底是經費緊張還是子供向所致!要是子供向,貌似又說不過來,千尋那對乳房,無論在生時抑或死後附身在妹妹or表妹的時候,那乳房都猶如標誌般的存在,這會是子供向?但細想這動畫是A-1 Pictures的出品,素來大製作的且成品精緻,竟然允許畫崩充斥,也再次讓觀眾對之失望扣分了。

會有續作嗎?求不要!!

惡鬼–THE CONJURING 2

THE-CONJURING-2

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恐怖電影,觀眾都會對之敬而卻步,怯懦的心思實在難以應付午夜之時的回想侵襲。而偶爾的嘗試又是讓觀眾出乎意料的,所幸,實際觀感所帶來的後助力是觀眾能夠承受的。

土地居住問題,無論是哪個國家哪些國籍的人都需要面對的,哪怕是大英帝國。於是在殘舊的樓宇中住入的單親五口之家會被懷疑他們的邪惡入侵是謊言一個。而故事則將遠在大洋彼岸的驅魔師帶入,查核困擾這家庭的惡靈是真鬼抑或假神。但其實,鬼靈只是假象,欺詐驅魔師才是真相。

猶如導演要給予觀眾的,真實改編的故事只是軀殼,突然而至的驚嚇妝容才是內核。想來,也是因此才會讓觀眾不會有觀影過後的太多聯想。但也是因此,觀眾才能夠享受到故事所帶來的娛樂。是的,畏懼恐怖片的觀眾也能夠在這電影中感受到娛樂,從演員調度到鏡頭調度上,能夠讓觀眾出其不意地受到驚嚇。如果說有期待落差,猜想是因為宗教文化差異所致,因為觀眾會以為驅魔師通過念出惡靈的名字就能將之驅除的橋段,是看似兒戲的,因為電影在鋪墊的時候堆積有很多的驚嚇橋段,都會讓這惡靈設定成是那般的兇惡。

懷疑 – 哭聲

Goksung

觀眾對恐怖片始終抱有抗拒心態,只因世界充斥未知,當中所描述的故事又豈料哪天真會發生於身邊呢。於是哪怕從電影畫面而言是能夠接受的,但所擴散出來的恐怖聯想卻是折磨人的。一不注意就會憶起滿面瘡疤的行屍,以及那閃爍著燭光的斗室內掛滿死亡的照片,當然結尾時候那目光發著紅光的惡鬼也是一個能夠讓觀眾從入睡狀態抽出的事情。

於是觀眾還是被定在了上帝視角,幾乎比電影中的男主角鐘九多知道一些的時候,也隨著鐘九被拉扯進恐懼而充滿猜疑的漩渦中,但觀眾較之鐘九要悲慘,因為觀眾會知道誰是鬼誰是神,但也無力去幫助在故事中的人物受到惡鬼與巫師的欺騙,無力去幫助天真的神父助手對著眼前的惡鬼驚怕得無法動彈,觀眾就被放在鏡頭背後,眼睜睜的體驗著人的無力。

對世界有敬畏心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因為有所敬畏,才會有所堅信。但世界是奇妙的,作惡的鬼能夠用盡各種蠱惑,但公正的神卻受制於規條。於是當人作惡了,神就無力在去保護人;而鬼能夠利用人性的弱點,誘使人進行勾結,欺騙人懷疑神。但其實想想,故事中的鐘九曾經因為對“神”的懷疑而一度拯救了女兒,破壞了巫師的儀式繼續侵害女兒。

其實誰是鬼誰是神,以為電影早早揭露,只是因為一再的扭轉讓觀眾也產生自我懷疑,而這或也正是導演所故意而為的。如果說鐘九是被惡鬼欺騙,那麼觀眾該就是被導演所欺騙。

不穩定三角 – 三人行

THREE

講真,看罷,觀眾是沒有太喜好但也不致太反對這電影,只是會與所期待的結果是有距離的。據說適逢銀河映像20週年的作品,理應被期待賦予了很多的昔日元素或影子於其中。但其實,觀眾所寄予的期待並非是導演過往所會運用的,三方力量抗衡對立以達到穩定三角關係並非實際所旨。

於是觀眾會以為醫生、賊匪和警察之間的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情況並非多麼的明顯,而是更覺得在高智商的賊匪面前,警察的勇猛果敢和醫生的專業原則是多麼的卑微。醫生與警察的心思和計謀都被賊匪所算計,善意被利用,惡意被化解,最終賊黨闖入本是負傷救死的醫院,與駐紮守衛的警察槍彈對決,醫生、病人、警察在封閉的病房躲逃,最終一個慢而長的鏡頭描繪著形形色色的人們在其中的各種表現,或英勇、或膽怯、或冷血、或倉忙逃避。警察是那般的有勇無謀,醫生是那般的無力而天真,賊匪是那般的驍勇狂妄。

但所謂“政治正確”,是終究要驗證邪不能勝正的。於觀眾而言,賊匪最終不是被警察射殺,而是因為醫生手術最終還是失敗而未能將警察早前射入腦中的子彈成功取出致癱瘓。縱然智商聰慧,但也最終被警察和醫生所擺佈,那些曾經被自己玩弄於鼓掌中的人。多麼的諷刺。

但其實,觀眾並不接受電影在鋪墊人物矛盾時所造就的各種愚笨人物,不合情理的處理使得故事始終處於難以接受的狀態,就如那個愚笨的警察、那些猖獗的賊匪和那一場幾乎超現實的摔落。

心理陰影面積 – 迷家

mayoiga

關於動畫監督水島努,其對懸疑題材動畫的情有獨鍾也確在觀眾心中墊下期待的,無論是當年的《xxxHolic》,抑或之後的《Another》,其對恐怖懸疑氛圍的鋪墊是有一手的,雖然偶有時候還是會讓觀眾覺得美中不足,如這一部《迷家》。

一輛旅遊大巴載著一幫陌生的男女,他們在車上做了一番自我介紹,朝著一個不曾前往的神秘村莊,想要擺脫自己的真實生活從新開始期望的將來。當經歷同伴們的相互猜疑矛盾,與司機的爭吵和突發事故,讓這趟旅程埋下了不安的種子。而目的地的空無一人與神秘,始終無法找到離開村莊的神秘,更讓這十幾個人在惶恐中呼喚出內心陰暗的惡魔。

雖然隨著劇情推進,這十幾個人中開始發生了人員失踪的事件,但在計劃12話的劇情長度的動畫,這是到中段才開始發生人員失踪,則讓觀眾以為這奇怪的故事推進節奏是讓人摸不清的。而隨著人員的失踪,參團成員開始見到讓他們畏懼的怪物在面前時,對於這個在日本地圖沒有印出的村莊更是蒙上了神秘和恐怖的氣氛。

其實日本流傳著很多的都市傳說,類似的神秘村莊更是時有耳聞。但隨著故事的結束,觀眾會意識到這並非是關於神秘村莊的恐怖,而是人內心的陰暗和恐懼,之所以來到村莊,則是因為他們內心存在著所無法擺脫的束縛,不願去面對接受的。而他們在村里所見到的怪物,就是他們內心恐懼或不願面對的實體化,所以有破爛的貓娃娃、猙獰的老婦、巨型玩具車,和俊秀的少年。

雖然動畫主題意向刻畫人性的陰暗面,是有深意的,但在表現手法上就並非多麼如意。在節奏控制上始終讓觀眾難以接受且鬱悶的,觀眾一直被隔絕在謎團之外,這觀後的感覺就猶如之前看過的《失踪者》一般,最後是有種被自說自話般欺騙的感覺,觀眾並不能夠從故事中獲得任何的娛樂,是哪怕有震驚的想法也不想承認的。

校園推理 – 春與夏推理事件簿

Haruchika

其實看懸疑推理題材,最怕就是那種自圓其說來解釋謎題的手法,將大大的破壞觀眾的參與度,完成就成了普通旁觀者的角度來感受故事,這是最讓觀眾洩氣的結果。

動畫所講述的就一對青梅竹馬為了獲取心儀對象的好感,而力圖要挽救瀕臨解散的學校吹奏部,挖掘並招攬隱身於校園中的音樂奇才入社,而在收集這些人才的過程中,所要面對的是一道又一道的人生難題擋在他們面前。其實覺得動畫有一種《吹響悠風號》混合《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感覺,只是在這裡的連串校園謎題中並沒有謀殺血案發生。於是覺得有点四不像的觀感,音樂不足,連同學們吹奏練習時候所應該配予的音樂都欠奉,實在差強人意的;更不要說那些莫名其妙給擠出來的未知之密,或是久久無法解開的心結,或是彆扭的密碼。

但,起碼能夠看到有個勇於表明自己喜歡自己男老師的男主角吧!雖然覺得其實隱藏劇情是他會被掰直的。。。而且,角色原畫設定找來曾經負責《棺姬》的なまにくATK,主角們的眼睫毛實在太容易辨認了。與其說是為了看這動畫的故事,倒不如說是為了熟悉的雙眸而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