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觀眾一直都沒能完全明白《阿Q正傳》的諸多描寫與情節鋪墊意圖。從開篇關於阿Quei在未莊的窩囊日常、任何人都可以欺負的苦惱日子,到之後調戲吳媽的遭遇,再輾轉到城裡打工未果回鄉,想造反而不得造反更悲哀地掛上搶劫之罪名被槍斃,這本都是一環扣一環,環環相關的,但從觀眾所看到阿Quei的眼中,這都是分開無所相關的。觀眾與主角之間的這種反差矛盾,讓整個觀看過程是那般地難以理解而疏離的。
這觀看過程的思考,同樣發生在當年讀者的閱讀過程。
從一個政權的角度來評點小說中的因由,認為這是舊社會人食人的殘酷冷漠無情。但其實,作者當年所想說的,為何不是國人的劣根奴性,那種欺善怕惡呢!這種奴性,是深入在國人的骨子裡的,並非關於社會制度,而是從一代又一代不斷種植下來的。
較之於通過文字的描述,電影中對阿Quei想像的世界,通過影像的手法呈現,卻是如此的生動,使之原來小說的荒誕帶有那麼點的奇幻色彩於其中,而這種奇幻是中國所獨有具戲曲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