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 – 米花之味

觀眾甚為喜歡電影海報的一抹鮮黃,女兒牽著母親的手看向鏡頭,沒有話語在眼神中……單純就是一種淡然的美,就如這故事。

觀眾其實料想不到,留守兒童的情況具體是如何的,父母為了生計而離鄉背井留下孩子給老父照顧,而沒有父母在旁管束的女兒是各種叛逆。這表現或是因為缺少管束的原因,也有是要對長期離家的母親的一種報復。叛逆期的孩子總是如此的自我。在見證了女兒不斷闖禍搗亂爭吵的時候,故事中年輕的母親開始反思,不是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反思自己是否還能夠與這陌生的女兒一起生活,還是否能夠教育好這女兒了,或者將這女兒留在鄉下帶時間來教育她長大,就如自己的過去那般。

電影其實帶出了留守兒童的問題,這些孩子在落後的鄉下裡自生自滅,雖然能夠有衣穿有飯吃,但缺少文化的束縛讓她們就如放肆的野雀,野蠻生長。

直到生死在他們身邊發生時,觸動心靈的漣漪開始泛起,孩子們開始感受身上所擁有和所失去而渴望的。母女二人兩雙筷子,在油鍋兩邊合理炸起了米餅。而為了祭祀山神,母女二人闖入了石洞內,在水滴下落發出“滴滴”響的同時,跳起了祭祀的舞蹈。

現狀未必會因為一段舞蹈而會有明顯的變化,但一種恬靜在此時透過畫面傳給了觀眾,雖然觀眾對所看到的故事和現狀原來是那般無力。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如此殘酷,不存在神明的保佑挽救,卻是靠內心的信念來苦苦掙扎。

喪屍 – 今晚打喪屍

當年這電影在電台打廣告造勢似乎頗為充足,勢要拉來更多的觀眾入場看電影,而且還讓兩位男主角唱有一首主題歌,歌曲夾在電影畫面上真是相當有吸引力的,熱血又有火。尤其是那句在電影裡面的出場自我介紹”我地係天地雙龍!”

但當真的看到電影時,觀眾就摸頭了,這到底是什麼事?這電影到底是不是如要講給觀眾知的那樣,在喪屍橫行的時候,兩個本是遊手好閒的青年如何利用他們用身邊物改造出來的武器自救亦救人。不是呀!!!!它原來竟是要講香港當下青年如何自省如何殺死內心的心魔成為自己的英雄。好呀,就算是有著如此的中心思想,通過畫面和故事來隱喻背後的議題也是可以呀,也是能夠通過火熱的打鬥和喪屍滿城來讓觀眾沸騰呀。結果成品不是呀,竟然是一個不斷將角色推向”無聊”的絕望。是的,無聊。角色們看似身上都備有上好的角色特點能夠讓他們在喪屍暴動中倖存下來,但結果卻是被各種婆婆媽媽所纏繞牽絆,竟然還如8點半師奶劇那樣陳腔濫調。

預告裡面的打鬥場面,竟然就都已經在預告和主題歌mv裡面出來了,正片就已經沒有更多了。而原來裡面更多的設定都不過是設定而已,沒有意義的呀。看完電影會覺得,其實電影裡面的動畫反而比真人參演的部分還要精彩好看呀⋯⋯難道,動畫部分才是正片?真人演出部分就不過是肥龍在衝破內心膽怯時的心理鬥爭而已。

如果真這樣說的話,好囉~~

穿越 – 超時空同居

HOW-LONG-WILL-I-LOVE-U

別問觀眾為什麼會選擇愛情電影看,這麼遙遠的主題實在應該讓觀眾卻步的呀,如此陌生而缺少共鳴的事情,看著不是應該讓觀眾感受寡味嗎。誠然,這是事實,觀眾在看的時候是會徒有感動只有嚮往和嫉妒。

但雷佳音是一個可愛的存在呀,那窘然的樣貌是多麼讓觀眾歡喜呀,加之佟麗婭也同樣是讓觀眾難有厭惡的存在,於是二者一起就是那麼美好的配合。觀眾不算對國產電影有著強烈的反感,只是不屑於當下一些跟風膜拜的行徑實在噁心,就如男主角戲外早前的火熱,一時就萬千簇擁各種傾慕,是讓人覺得操作之莫名其妙而又不可理喻。到底是否因為某些人發生了時空穿梭,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後而出現的突然變化,而讓本來在自己的世界中悠哉樂哉的演員忽然獲得萬千崇拜。

觀眾會喜歡這樣子的主題,與過去/未來發生折射而讓時間有了折回繼而交匯的事情,更戲劇的化讓本來不相識其實羈絆複雜的兩人遇上。會喜歡戲裡面那房子的設定,本來在兩個時代的男女先後同住一個房子,因為現在的男主角貪戀權財進行實驗而出現時間裂痕,讓過去的自己邂逅現在的一個女孩,而這女孩其實卻是因為自己而害得家道中落。兩個時空的房間相互融合,所看到的場景也為此強硬得拼在了一起,本來彼此獨立的櫃子也相互拼在了一起,房子裡的這些細節甚是讓觀眾喜歡,是覺得這樣鋪墊使得故事更為立體而形象生動,而彼此兩人打開同一扇門而會帶往不同的時間又是一巧妙的設定,能夠使得這樣的穿越故事能夠說得通順可信。而當彼此在並非自己世界稍有交互的時候,則會導致世界顛簸崩塌又是讓這穿越的設定規避了『祖父悖論』的情況,要知道往往穿越題材的故事主創為了能夠將故事情感推高而罔顧科幻邏輯,而讓一些觀眾看著不適不快,所幸這戲是避免了此情況。但其實根據『蝴蝶效應』而言,這個故事的前因後果是會不成立的,大抵只能說這只是呈現了某個時間線的故事,又或者是兩個時間線相遇相撞後的突變而已。

而其實,穿越的硬核科幻又並非這電影的關鍵呀,其實就是為了在這穿越的科幻背景下講述一對男女穿越時空的愛戀呀,讓觀眾能夠為男女主角的可愛性格和堅定感情而感動呀。雖然這“觀眾”是也是有入錯場的人員。

神探 – Sherlock Gnomes

SHERLOCK-GNOMES

觀眾還是鍾情於純真的童話故事,善惡有道,一切都是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結束。羅密歐與朱麗葉可以終成眷屬,夏洛克和華生能夠合作無間。這動畫就是將這兩大IP作結合,讓果敢的朱麗葉夥拍自傲的夏洛克,要將搬到新家園而離奇失踪的陶瓷公仔們能夠平安回到家中,但兩人卻並不曾注意到他們的身邊人已經遭到他們的這果敢與聰明所無視了。

觀眾甚是對當中形象敦厚的Gnomeo鍾情不已,這在前作已經墊下的好感,而此新作(續集)還加上以為形象老實憨厚的Dr. Watson更是美好。於是這兩組IP組合,因為連環失踪事件而從分開的兩個故事線穿插在了一起,又再而分開了三個故事線,Gnomeo被抓後他要想方設法逃出牢籠,以為失去同伴的Sherlock Gnomes和Juliet則要從各種謎題和線索中找到這些事件背後的兇手並救出夥伴,而在中場就以為因為意外而摔得粉碎了的Dr. Watson則成了故事的反轉點。

其實這次的合作,觀眾以為是將兩大大英IP來共同講述一個關於對身邊人尊重和關注的主題。原來很多事情不是必然的,當惡意和驕傲都習以為常的時候,則成了一切悲劇的開始。

相當喜歡動畫裡對這些陶瓷娃娃的塑造,精細趣致,當鏡頭拉近的時候,會真發現這些主角們真的是陶瓷娃娃,他們的身體是會有因為時間流逝而破碎的痕跡,和因為上漆技巧而在表面出現的不同筆觸細痕,這是故事之外在視覺上相當有趣的細節之處。

罪人 – 闖入者

RED-AMNESIA

觀眾是何其歡喜看王小帥的電影,一來當然是觀眾歡喜導演的外形而愛屋及烏啦,二來則是導演的作品所圍繞的傷痕是發人反思追討的,以所曾熟悉的年代場景來表現一個年代的悲傷,箇中的悲傷是小人物們的無奈和原罪。

老婦晚年喪偶,進來總是接到一個無聲電話,而喪偶的精神狀態讓她疑神疑鬼,以為是惡作劇、以為是討債、以為是老伴回家,以及那個曾經迫害的人的追討正義。是的,老婦跟丈夫當年在支援三線建設時,為了能夠拿到回來北京的機會,不惜做出揭發工友的事情,好讓小兒子能夠在出生在北京,回到自己的家。這事情成為了埋在老婦心中的秘密,一直不為人道,除了當年同在三線建設的工友們。他們就一直留在那邊遠的工廠,而因為經濟建設發展,原來叫囂不停的機器都逐一停了下來,宿舍和廠房都已人去樓空,就如那一段衰敗的過去,逐漸為人所忘記而不知。

觀眾也是因為這電影,才知道這麼個過去,也還是計劃經濟所導致的連串的人性悲劇,以及為此而造成的家庭慘劇,和排遣不去圍繞後代的詛咒。

當年受到舉報而留下的工友,他家裡一直貧困,拉扯大的孫子在前幾天失踪了。觀眾於是聯想到了,電影平行蒙太奇所記下的是一個男孩,他殺害了一個老人,然後在他的家裡肆無忌憚地搗亂和佔用。是這個男孩嗎?他是要來報仇的嗎?

當謎底揭開時,結局是悲劇的,老婦是闖入者,他打破了一個困窘家庭的苦苦掙扎;她也闖入了兩個兒子的家,她作為母親的“使命”束縛着兩個兒子的家庭和生活。男孩必然是最貼題的闖入者,他闖入了獨居老人們的家,他闖入了秘密的謊言,也闖入了那口廢舊的窗戶所框住的世界。

 

動盪兒女 – 邪不壓正

要說姜文的電影,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了他太太周韻的頌歌,所曾被讚譽的指桑罵槐又是否是無心之舉。民國三部曲後兩部接連的與觀眾出現錯失,是否也有所說明導演和觀眾之間出現了一些誤會而不自知的。

故事實在簡單而直接,但因為導演的個人風格加持,依舊使得簡單變得不簡單,他的那種單口相聲般的對白,氣都不見喘的對話,於觀眾而言是有審美障礙的,實在有點膩煩這種有種耍小聰明的手法。但導演在美術上的考究依舊是讓觀眾心悅誠服的,北平藍天下,在樓頂上穿梭的無名俠士是散發出別有一番的俠義氣慨。電影完畢,觀眾可能不會記得故事的點滴,反而會被當中蒼穹之下碧綠房頂所吸引。會嚮往像男主角那般在樓頂之上飛奔跳躍,如履平地,會以為那是那個時代的俠義豪傑吧。

在動盪時代,所有卑微和偉大都糾纏不清。無論是多麼偉大的宏圖偉略,背後都隱藏了讓人所不齒的圖謀;又無論所曾經多麼的怯懦卑賤,他日都將迎來拯救萬民的偉任;又無論身體如何殘障命運如何多舛,在大是大非之前那都成了原來束縛雙腿的支架,為了能讓自己能跳得更遠跑得更快而給予的考驗。

寫作 – THE WORKSHOP

幾乎十年前看過導演的[課室風雲],是會被影片當中所呈現當時法國社會在全球化大環境下課堂之中的複雜,而到了今時今日,全球化並沒有放緩,反更見複雜且不穩定,當中所夾雜著的極端恐怖主義使得人心惶惶,種族至上的猜忌使得可能普普通通的一句話都可以被解讀成複雜話語。

觀眾是偶然在當時武漢正舉行的法國電影節而看到的此電影,不經意間的選擇,沒有任何期待的故事和演員,卻偶然再與故友般,看到其所熟悉的題材,且有了更尖銳的現況及隱喻。觀眾是喜歡部分法國電影在平淡波流之中所表現出來的暗湧,就如女編劇在被生命受威脅之下跟隨學員來到沙灘之上,聽他的自白。關於他的衝動,關於他的生活,和他的創作衝動。

故事開始于一個編劇工坊活動,幾名本是不同民族的法國年青人聚首在一女編劇家中,他們要在這段期間共同學習,并創作一個懸疑兇殺案劇本。觀眾曾認為,編劇的“女性”角色是有所政治正確的意圖,但後來想起,電影的男主角要對這位“老師”產生興趣才會有之後的“愛你就要毀滅你”的意圖成立呀。

隨著編劇工坊的繼續,觀眾一直是會抱著故事將圍繞這幾個文化差異甚至衝突的年青人,在這期間的矛盾而要呈現的法國,甚至世界的不安定。但原來,當女編劇在社交網站看到男主角所參加的極右運動現場情況時,電影的種族衝突議題似乎就戛然而止了。轉而,深入到創作的衝動,及殺人的深層心理分析。

當男主角曾經描述自己對於兇殺案現場的描述時,所能被想象出來的血腥和殘忍,是讓觀眾都誤會要呈現極右民粹的恐怖。而原來,他的故事當中的殺害,並沒有緣由,一如之後他所做出的行動,都有可能完全出於一種但試無妨的心態。其實是一種性本惡,天然的邪惡。

觀眾好難明白地敘述箇中所得到的理解,就如男主角最後一次再見編劇夥伴們所讀出的陳述時,女編劇其實有所感悟的目無表情。觀眾就如她所曾要做的試探,如走在顫顫巍巍的鋼線之上,稍有不慎則墮落粉身碎骨。

身體健康 – 我不是藥神

被煽情得很是刺激,就猶如在絕症面前所能看到的微弱希望,然後這希望又如風中殘燭一般,轉瞬即逝。

人性的偉大抑或自私,值得多麼歌功頌德嗎?就猶如一個政黨,本來想要將苦難百姓解救,但當掌權以後,所曾承諾過的話語都成為了過去,所可給與百姓的不再是關懷了,而是無視。本來在困境與焦頭爛額之時,卻不經意遇上利人利己的機會,救人的初衷或並非,救己卻是首要的。故事就是要呈現出這樣一個角色轉變的過程,來讓觀眾為這轉變而感動,更為了這轉變背後所發生的一個個絕症病患的悲劇。在高昂藥費面前,百姓是多麼的無力,無力並非他們得了白血病,而是他們得了“窮病”。是呀,窮的話,連活下來的權利都沒有,就只有死亡的選擇了吧。就如那個帶給潦倒藥店老闆商機的老呂,希望讓他看到未來,友誼讓他對這未來充滿了期待,但當友誼不再,希望被剝奪時,曾經熟悉的絕望讓他看到了唯一的選項。

誰是可惡的?誰是可恨的?誰是可悲的?窮呀。在病症面前貧窮是唯一的病征,深不見底的藥價使得生命也是廉價的,廉價得家破人亡。老太太想活呀,但因為她的“活”累得家裡人一貧如洗了,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或就如此註解了。

其實又是否會疑惑:這救人英雄的前身為什麼是賣壯陽藥的。壯陽為了什麼?為了不齒的快感?抑或是為了生育繁衍,和希望呢!並非是要將角色的定位給拔高多少,只是提供了一個假設。就如為什麼老呂和黃毛都在對未來有所期待之時卻迎來自己的終結。因為在法律面前,原來這些仁義道德是那麼的不值一提,哪怕都忘記了法律是政權管理工具,所守護的未必是正義和生命,而是利益。

身體健康,多麼的奢侈,奢侈得容不得來以生命拯救生命。當白血病病人為了那一個冒著犯法風險而走私低價藥的英雄臨街送別時,會聯想到什麼?不是歌功頌德出來的權貴,而是捨己求仁的偉大。

 

無賴 – 鐵頭無敵

觀眾竟然為了一部網絡電影而寫下文字,多麼奇妙的事情呀!但事實而言,這在網絡上的電影,觀感卻是比當下很多的國產院線電影要好得多呀!雖然故事是俗了點,而且還能夠看到很多周星馳電影的影子於其中。

隨著鐵頭一心想攢錢而昧著良心靠自己的鐵頭功做追債而鬧得別人妻離子散,而後良心發現聯通自己的那幾個老邁師弟師妹一同揭發高利貸組織。這種故事情節以及師弟妹的功夫設計,就是[功夫]呀!!不過是個低配版。鐵頭與[功夫]中的周星馳都是如出一轍的無賴。

那是否網絡電影就能夠降低審美標準,以為它的合格就能夠是優秀呢?是否優秀就別論,起碼是合格呀,因為當下太多不合格的故事影像充斥眼前,可能都忘記了什麼是好看的,什麼是能夠讓觀眾得到娛樂的。假如觀眾不是拍攝[陳翔六點半]團隊的日常觀眾,是否對這影片的感受和評價又另當別論呢?因為熟悉的演員們所帶來的親切感而使得故事得到升華,讓觀眾看這電影的時候就猶如是看過往的短故事那般,能夠從中有所期待和娛樂,會因為演員過往的誇張演出而使得他們在影片中的表現得到相信。所以會接受導演在當中釋放自己的功夫情懷,發揮無限的“導演光環”,匡扶正義。做一個導演就是可以這麼“無賴”!

教育 – 起跑線

這種為了兒女的前程而傾盡全力無惡不作的故事,其實是老生常談的,只是電影在表現印度社會關於教育的分佈不均外,就扯出了階級差異而不平等的現實。富人為了自己的兒女,以欺瞞的手段掠奪了窮人接受名校教育的機會。以那種富人的角度來看待整件事情,是那麼的理所應當而應該得到理解和原諒。

觀眾在看電影前,是有所期待或誤會的。

期待的,是延續印度電影的傳統會有連場的歌舞來串連起兩個小時的片長,使得觀影情緒得到鼓動。而實際並沒有“連場”,僅有的幾場是那麼的彌足珍貴。但歌舞場面的出現則主要發生在主角們慢慢學習到如何過上窮人的生活時,以及為了爭取注意而在學校舞台上的演出,對這安排的解讀,倒覺得是為了表現出,有些最根本的快樂是不需要金錢來支撐的,簡單淳樸的生活自娛自樂。

誤會的,是以為電影海報中所出現的兩個家庭是分別代表兩個階級,上層階級擁有財富但教育讓他們心力交瘁,下層階級資源貧乏而教育讓他們擺脫命運愈加困難。而原來,這只是一對父母為了自己女兒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努力躋身上流社會卻吃力不討好且處處碰壁,後來發現貧窮能夠給予他們免費接受最好教育的可能,又歷盡千辛融入到他們所畏懼的底層貧民生活。

但回頭,觀眾是覺得,這並不單單是關乎印度社會的階級矛盾及不平等的現實,更是在於人性那稀罕的“善”。這個善,可能是在受到台上的人的話語感動到而能夠拍掌的勇氣,是能夠在感知自己的錯誤後而勇於承認並力圖扭轉的膽量。與其說電影是要聚焦社會教育分佈不均所導致的貧富界限愈加難以逾越,更像是要說明這樣貧富懸殊的社會所導致人性自私的一面是多麼的赤裸而有恃無恐。看似是喜劇的外容,但實質細味,電影所帶來的是多麼渺茫的未來。

為父 – 暴烈無聲

自[心迷宮]之後,就為國內新生代導演的作品有所期盼改觀,而且忻鈺坤竟然是與觀眾同年出生,簡直意外。會以為哪怕在畫面成色上會如何的直白而更突出故事,而當如今這新作上映時,會被優化後的畫面和演出人員所鼓舞。有時因為處女作的印象深刻,而導致觀眾不可避免想要將兩部電影作比對,會感覺兩部電影至根底裡都是關乎人性內裡的自私和黑暗,面對自己所犯下罪行時所作出的萎縮和瞞騙的選擇。

啞巴父親因為將村里壯漢的一隻眼睛戳瞎了而遠離故鄉在礦井裡工作,忽然有一天被告知兒子不見了就匆匆趕回,竟想要憑自己的一己之力來找回兒子。村子落後而被重重山礦包圍,連土壤和食水都受到污染,村里人都患上各種惡疾,整座村落都死氣沉沉。但與之對比的,是城市裡的繁華光鮮。

是會覺得電影在多處都布有矛盾和不公。幫助礦主老闆隱瞞真相的律師,女兒被綁架了,他不見了自己的女兒。但諷刺的是,將他的女兒從礦主老闆手下救出的是這落後鄉村的啞巴父親。律師在沒有敘述道的過去,沒有選擇救下被殺害的生命;而啞巴在畫面所表現出來的現在,毫不猶豫的將被意外救下的生命留下。這種尖銳的矛盾和選擇,更是讓觀眾回想時覺得心痛壓抑。於感性而言,對於故事結局的取向,私心是應該一命償一命地將律師女兒犧牲;但於理性而言,女兒最終緩過氣來得到拯救,則又是將律師所作出的沉默選擇的罪惡更為拔高。

兩種沉默,一種是不可選擇的沉默,啞巴父親的沉默,他無法發聲但也努力將話語傳遞;律師的沉默,他可以話語卻選擇沉默而將內心的愧疚和罪惡深埋心底,隨著那被爆破的礦山一同碎裂。

其實當中會覺得電影當中為了表現山礦老闆的虛偽和暴力而著墨描寫的情節,是有所臃腫多餘的。是能夠感受到啞巴父親在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冷酷沉靜,但筆墨多了,為了作這些鋪墊而進行的故事轉折是讓觀眾覺得審美疲勞的。

不過,是會欣賞導演在說故事時候所作的處理,又是一個無形的環,將故事的開始結束慢慢串聯了起來,當中的因果報應是輪迴是如輪迴一般。

蒸汽 – STEAMBOY

雖然對導演的容貌有所鍾情,但對作品的觀賞貌似這還是第一部的動畫。而除了導演外形之外,對他作品中所傾心傳達的科幻鍾情也是有所敬慕的。在看到此片海報時,是會誤會這是導演成名作,後才想起那部作[阿基拉]。於是就開始了這個科學少年憑藉天賦來拯救蒸汽科技發達的大英帝國的故事。

觀眾是會覺得,電影的故事或者並非是關鍵,反而是少年的熱血和勇氣,以及在蒸汽高度發達時世界所可能的模樣會是多麼的瘋狂。

遠去大西洋對岸的爺爺和父親無所音信,卻寄來了一封書信和一個奇怪的鐵球,同時也招惹來了幾個神秘人要搶奪這個鐵球。這些神秘人為了得到這個鐵球,更是出動了奇怪的機器行動裝置來搶奪。以為這背後是大財團的陰謀?卻不知搶奪事件背後是那失去音信的父親,而父親為了所相信的發達科技不惜毀了自己的容貌和身軀,甚至成為蒸汽浮空城的控制機關一部分。少年為了拯救自己的父親和爺爺,不惜以身犯險改造那枚鐵球成為一噴射飛行器,在危難的戰場上穿梭。

觀眾是真並沒有為這樣的故事有所感動,反是為電影當中的巨型城市那個利用蒸汽科技脫離大地漂浮在空中而感覺奇妙,整個巨大城市因為精妙的蒸汽壓縮技術而使得支撐起城市變得有可能。

在故事之後,電影製作人員名單字幕升起時,主角們的命運還在繼續,發達的科技帶來更慘烈的戰爭,勇氣並沒有戰勝人們不可滿足的慾望,導演是悲觀的,起碼從這樣的後續命運來說是這樣的。

折射 – ANNIHILATION

觀影過程是有兩個場景是被驚嚇到的,聲音(音效&音樂)對驚嚇的影響是主因,會覺得今年所觀看的外星文明訪問地球的驚悚電影,都會被電影中的聲音所吸引。會以為當中類似如摩擦般的聲音就應該是外星文明所擁有的。於是當觀看電影的時候,會聯想17年年初的[Arrival],同樣是女性作為故事主角,同樣是對外星文明的探索,同樣是要對付所可能出現的危機,只是本片除了聲音所帶來的驚嚇,畫面與情節也同樣是具驚嚇的。

生物的誕生源於細胞分裂,一分二,二分四,s四分無窮……而這些分裂都是一種自我複製的過程,人只要在生存都在體內進行不停的分裂與消亡。而在一無形的區域內,生存出現了變異,分裂發生了異變,鏡子成像出現了光的折射,鏡子中的細胞竟然混入其他生物細胞。觀眾甚是喜歡電影的這種科幻設定,在已知的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稍作修改,想像出不一樣的結果與故事。

當人絕望的時候,所有的危險都並非危險,生命的限期已到,眼前的危險也有延續限期的機會;當人悔恨的時候,危險也可能是一種補償的自我救贖,當真相大白時,重新開始倒可能是一種不一樣的救贖。

 

極客 – READY PLAYER ONE

ACG同好在看電影時,應該會有更強烈的共鳴吧,能在當中看到自己所曾經痴迷的人物形象或元素於其中,而後可自豪地分享當中的這些出場細節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但是否沒有了這些前設條件的話,這電影的樂趣就會被削減一大半?

作為一自認是Geek不合格的ACG同好觀眾,會不屑於那些為了湊熱鬧而進場的觀眾,會自以為是地覺得這電影是導演給Geek所拍攝的,箇中的樂趣就猶如是彩蛋般存在。如若足夠的Geek則能夠發現每一個橋段、每一個場景、每一個角色背後所肩負的隱喻與致敬,就猶如電影中全世界人們所競相爭逐埋藏在遊戲中的寶藏,是需要對遊戲[綠洲]的作者有足夠的熱愛和痴迷才能發現當中的秘密。Geek就如那批首先挖掘出寶藏秘密的玩家,而普通的觀眾就如尾隨首批發現才當的那些玩家。

這個就譬如在電影高潮大戰時,RX-78-2從天而降與機械哥斯拉大戰,哪怕觀眾是被預告劇透了這出場也還是會為之振奮,這是樂趣,給高達迷的禮物;而另外,第一關卡中的機關巨怪,有恐龍、有金剛,第二關卡進入電影院有[閃靈],這又是給影迷的禮物。而更多的小細節小心思和小出場,都覺得是給Geek們接連不斷的禮物,觀眾是會覺得這些挖掘樂趣是缺乏Geek文化的國內所未能完全享受的。

貓 – 貓咪後院之家

並非愛貓之人,甚至可以說對動物有種敬而遠之的感覺,因為覺得會一不小心就對他們造成傷害。記得以前去一家玩具店買模型,老闆養了一隻貓,哪怕狹窄的店舖裡擠滿了人,這貓也會穿梭於客人的腳步之間,而就曾經,觀眾有一回不察知地踩到了它,惹得這細小的生物一聲慘叫,察覺是造成了傷害,怯懦地更加快步離開店鋪,而主人家也似乎未發覺寵物受到了傷害。不確定是否自那之後就不敢接近寵物,但這經歷確實深刻難忘的。

對於電影的觀看衝動,可說得上是因為男主角伊藤淳史,另也因為觀眾覺得”貓”是可以引得其他人的言語討論的。

電影改編自一育成類手機遊戲,玩家通過在花園裡佈置不同的貓玩具來引得四處的野貓來到家裡休憩,而這些貓形象各異愛好迥然,是很能夠誘使玩家持續遊玩關注的。觀眾也曾經短暫玩過,引來了幾隻野貓來到小庭院內逗留。

是會敬佩電影作者能夠根據如此缺乏故事性的遊戲也能夠開發出一部電影。但,也就只有這一點是值得敬佩而已。故事是原創的,失意的作家想逃離編輯的逼迫租住在一鄉郊舊宅,本想在僻靜之中重拾創作靈感,卻不知野貓的到訪使得乏味的創作在不察覺間停滯。當作家放下所曾經熱衷的寫作,開始愛貓工作後,他竟然重獲遠去的創作靈感,也被提醒已被忘記自己在處女作中寫寫下的關於貓的舊事。

觀眾也是明白,故事並非這電影的重點,貓才是電影的重點,甚至主角,故事不過是給這些毛球得以出場的藉口。但,偏偏在敘述無關重要的故事時,竟然肆意地想要用鏡頭說故事,手搖所造成的畫面不穩跳動,使得觀眾甚是難受。會是不明白這手搖鏡的意義或苦衷是什麼,本來平穩地紀錄就足夠讓觀眾感受到的呀!好心作壞事,這電影也是一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