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為了兒女的前程而傾盡全力無惡不作的故事,其實是老生常談的,只是電影在表現印度社會關於教育的分佈不均外,就扯出了階級差異而不平等的現實。富人為了自己的兒女,以欺瞞的手段掠奪了窮人接受名校教育的機會。以那種富人的角度來看待整件事情,是那麼的理所應當而應該得到理解和原諒。

觀眾在看電影前,是有所期待或誤會的。

期待的,是延續印度電影的傳統會有連場的歌舞來串連起兩個小時的片長,使得觀影情緒得到鼓動。而實際並沒有“連場”,僅有的幾場是那麼的彌足珍貴。但歌舞場面的出現則主要發生在主角們慢慢學習到如何過上窮人的生活時,以及為了爭取注意而在學校舞台上的演出,對這安排的解讀,倒覺得是為了表現出,有些最根本的快樂是不需要金錢來支撐的,簡單淳樸的生活自娛自樂。

誤會的,是以為電影海報中所出現的兩個家庭是分別代表兩個階級,上層階級擁有財富但教育讓他們心力交瘁,下層階級資源貧乏而教育讓他們擺脫命運愈加困難。而原來,這只是一對父母為了自己女兒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努力躋身上流社會卻吃力不討好且處處碰壁,後來發現貧窮能夠給予他們免費接受最好教育的可能,又歷盡千辛融入到他們所畏懼的底層貧民生活。

但回頭,觀眾是覺得,這並不單單是關乎印度社會的階級矛盾及不平等的現實,更是在於人性那稀罕的“善”。這個善,可能是在受到台上的人的話語感動到而能夠拍掌的勇氣,是能夠在感知自己的錯誤後而勇於承認並力圖扭轉的膽量。與其說電影是要聚焦社會教育分佈不均所導致的貧富界限愈加難以逾越,更像是要說明這樣貧富懸殊的社會所導致人性自私的一面是多麼的赤裸而有恃無恐。看似是喜劇的外容,但實質細味,電影所帶來的是多麼渺茫的未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