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 – 米花之味

觀眾甚為喜歡電影海報的一抹鮮黃,女兒牽著母親的手看向鏡頭,沒有話語在眼神中……單純就是一種淡然的美,就如這故事。

觀眾其實料想不到,留守兒童的情況具體是如何的,父母為了生計而離鄉背井留下孩子給老父照顧,而沒有父母在旁管束的女兒是各種叛逆。這表現或是因為缺少管束的原因,也有是要對長期離家的母親的一種報復。叛逆期的孩子總是如此的自我。在見證了女兒不斷闖禍搗亂爭吵的時候,故事中年輕的母親開始反思,不是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反思自己是否還能夠與這陌生的女兒一起生活,還是否能夠教育好這女兒了,或者將這女兒留在鄉下帶時間來教育她長大,就如自己的過去那般。

電影其實帶出了留守兒童的問題,這些孩子在落後的鄉下裡自生自滅,雖然能夠有衣穿有飯吃,但缺少文化的束縛讓她們就如放肆的野雀,野蠻生長。

直到生死在他們身邊發生時,觸動心靈的漣漪開始泛起,孩子們開始感受身上所擁有和所失去而渴望的。母女二人兩雙筷子,在油鍋兩邊合理炸起了米餅。而為了祭祀山神,母女二人闖入了石洞內,在水滴下落發出“滴滴”響的同時,跳起了祭祀的舞蹈。

現狀未必會因為一段舞蹈而會有明顯的變化,但一種恬靜在此時透過畫面傳給了觀眾,雖然觀眾對所看到的故事和現狀原來是那般無力。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如此殘酷,不存在神明的保佑挽救,卻是靠內心的信念來苦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