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爲韋家輝導演,又如果不是“神探”這個IP,這樣的一部電影還真似乎不夠吸引讓觀衆入場觀看,實在太市場太失去了過去“神探”所留給的驚艷,起碼在於黑色和懸疑這層面上,這一部“續作”完全符合觀衆開始對他的預感:向14億審核市場的妥協。
就是失去了前作的破格與鮮猛,不過其實觀衆也未看過前作,也只是瞄過幾個場景和大概知道故事,所以要説比較還真有不妥當,往後也是先單獨將[神探大戰]作爲單獨一部電影來看是適合和客觀。但有一點是可以比較而言,就是兩部“神探”都是以人格分裂來作爲故事,只是前作是用了7個人格,此作就是將前作人格在内心的競爭轉爲演繹李俊如何代入受害人的對話,一定程度也可以説是延續和演變。
整部電影的脈絡串聯起十幾年的多宗謀殺冤案,此時的“神探”以暴制暴是因爲當年警察自以爲是偵破奇案卻不知原來是錯判冤案導致多少家破人亡,當時不被采信的真正的“神探”李俊被淪落到天橋底,多年失意最終在“神探”集團集結后才得以翻身正名。
但其實又講真,覺得這個故事都是堆叠反轉的手法,就是不斷的給故事裡面的主角和警隊埋綫索,觀衆也就跟著同樣得到這些綫索來自以爲是等待最後的結局。當以爲某些人物泄露出來的動作是被觀衆聰明地捕捉到了,發現了其他觀衆可能未注意到的細節和真相時,觀衆也就如電影裡面的警察那樣一樣被蒙在另一個鼓裡。最後要説是驚訝嗎,最後的死傷慘重又要説是高潮嗎?又真心還好,起碼於觀衆而言還是會覺得是情理之中的必然。就是會知道這些關鍵人物是必然要死亡才能堆叠襯托出反派的惡魔心理,但到結尾反派的動作和角色心理變得片面化了,就是完全爲了惡而惡,也就成了為反轉而反轉的觀感了。
更別説裡面爲了製造驚險而鋪排的諸多不合理橋段,孕婦從高處摔落可以安然化險爲夷,在槍林彈雨之中其他角色都會成爲蜂窩但主角就都能避開,在山野路邊脫光給一個精神不穩的人檢查身體……就能有這種那種的不合理跳出來讓觀衆出戲。
但其實觀衆愛韋家輝呀,起碼在這電影裡面竟然有[大時代]扔人墜樓的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