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由 – 序曲

裕翔的故事,因為這紀錄片而開始,先天性視網膜病變而自小就失去了光明與色彩,無法從視覺上去感受這個世界。一個五感正常的人,實在無法想像那種從不曾看過世界的世界觀是如何,別人說的顏色是什麼,別人說的形狀又是什麼,別人說的好看又是什麼……

慶幸裕翔生於臺灣這個地方,慶幸他降生在他媽媽的懷中,讓他不被拋棄不被鄙夷,不被自卑,而擁有“只是”失去光明的世界,而擁有可以聽、觸、聞的世界,而擁有可以依靠音樂來獲取所謂正常人的關注和尊敬。

仰拍媽媽的角度拍攝,講述兒子的過去,以及與兒子所曾經歷的挫折。當父母滿心期待可擁有一個普通孩子時,卻不料會是不能看到世界的孩子,其中的惶恐可想而知,但有些情感,發自人心的,竟可使自己的徬徨和日後的挫折都平淡視之。

沒有刻意的戲劇處理,實在地講述一個具有天賦的視障男孩的感受和故事。

天亮 – 天黑

The-End-of-the-Tunnel

天黑後,總會有天亮的時候吧。

《逆光飛行》的初版,處處都見得青澀,無論運鏡、構圖、場景,處處都見得捉襟見肘的緊張,於是電影會更專注在人物特寫上,通過面容來表達情感故事。而這故事中的裕翔,是曾經擁有光明的裕翔,曾經擁有一切的裕翔,直到那天沙灘午後烈日當空之下,光明就不再了。

但其實較之長片,短片在個人情感上會更有表現力,雖然長片的攝影是各種精緻,但短片的粗糙卻意外帶來了這樣的人物故事更加真摯的表現力。裕翔的面容在《天黑》中並沒有之後的豐富形象,卻被認為更加接近這樣身體條件所會有的表現。

跳舞女孩和鋼琴男孩,不是因為夢的追逐而相遇,卻是因為失落不如意而邂逅。於是天黑沒有光亮。

勇氣 – 逆光飛翔

TOUCH-OF-THE-LIGHT

“你如果不試的話,怎麼知道自己能夠做到多少。”雖然觀眾很不喜歡這種裝作大道理讓你無法否認的話語,但當故事就是如此來講述,一個條件受到限制的孩子也能夠做得比你好、比你勇敢的時候,你再如何的頑固,你也必須承認自己的不如,自己的怯懦,自己的失敗。你會反問自己,為什麼不去試呢,你不試怎麼知道自己做不到呢!

觀眾還在大學校園的時候,曾經自豪地對同學說“無知者無懼”,那時候的初生牛犢是多麼的讓人熱愛,崇拜,傾慕。那是故作勇敢與堅強的話語嗎?但那又如何。

裕翔不想麻煩到別人,不想聽到別人的怨懟,就要獨立依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來摸清從宿舍到教室往返的路途,嘗試自己一個人走去孩子們的學校教他們音樂。這是堅強,這是勇氣。裕翔因為聽到別的孩子對自己因為眼睛障礙而因此獲獎的話語,而從此放棄比賽,也因為不想聽到別人被麻煩到的怨言而要學習一個人上學,那是頑固。頑固,有時會讓自己有着比自己想像要強大的力量和勇氣。這種頑固,可以理解是堅強,但也可以理解是怯懦,害怕麻煩,害怕依賴,害怕怨懟。這是某些不足所帶來的自卑與敏感。往往因為這樣才會用順從、忍讓和善良,來掩飾自己的不安。

觀眾在故事中看到的不是困難和勇氣,而是一個自己,那個常常忍讓、無所謂而卻步的自己,為了曾經一些話語而放棄很多的自己。那這故事中的自己,在最後可以邁出一步,往自己所希望的“找一間咖啡廳,坐靠窗的位置,不會有人一直看着”走去,那坐在電腦前敲打着鍵盤的這個自己,又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