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 – 被偷走的人生

A-Stolen-Life

1991年6月1日(多麼諷刺的日子),女孩被一陌生男人和他的妻子綁架,從此之後的十八年,十一歲的女孩成了這男人秘密洩慾的“玩具 ”。

關於綁架,出於各種心理都總會被賦之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以為有那麼中戲劇感在那些受害者的人生當中。但那只是看客,當設身處地地想像,甚至無法進行想像,身邊已經沒有了任何可以相信可以依賴的人,面前的是一個陌生的男人,企圖傷害自己的男人,而當時還只是十一歲的心智,一種成熟不成熟之間,感知到危險卻又無法去逃離危險,只能麻木地去接受這一切,甚至可能不明白所遭遇的一切是什麼,在混沌當中只知道哭泣,只能夠哭泣來發洩心中的恐懼。

其實,十八年過去,十八年,無法想像這被掠奪最青春的十八年,一切都停滯不前的十八年,那會是如何的十八年。哪怕當事人將這十八年的些微回憶記下,但那也是無法想像的痛苦。十八年的開始是痛苦,十八年的過程是痛苦,十八年的結束更是痛苦。

讀者沒有辦法從一個十一歲的心智去感受往後十八年的經歷,也無法以緩慢停滯的心智去面對被綁架的人生。當被綁架之後,那男人以似乎仁慈的話語安慰驚恐的內心,然而轉身之後就以禽獸般的兇殘來傷害自己的身體,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而不知道何時會是結束,哪怕懷上了一個又一個的嬰孩,那兩個因為罪惡而誕生的嬰孩。

為什麼不知道逃跑?為什麼不知道在出外的時候逃跑?但,十一歲被綁架後,生命所可依賴的就只有那個傷害自己的男人,而他所教導的是那房子之外的無限罪惡,在徬徨完全無知之下,所有祈求保佑的心願都無力的。

關於兒童被綁架肆虐的事件仍然殘忍地在齷齪發生着,在某個房子的某個房間或者地下室裡,又有哪個鄰居哪個路人哪個警察能夠發現罪惡的端倪呢!

人生課程 – 相約星期二

TUESDAYS-WITH-MORRIE

其實不過是一本“心靈雞湯”式的大眾讀物,告訴讀者對生活的種種認識,勸告放下生活的種種自我壓制,重新認識自己的人生。但,這一切都是出自一個即將死去的大學教授的體會,但現實中多數的人是為着生存而生活,而他們的生存依賴着財富、尊嚴、婚姻、子女等等而繼續。

更多的人是依舊沉溺在大眾建立的價值體系中而無法自拔,他們不斷爭鬥以獲取更多的財富來證明自己的成功,來引起大眾的關注,雖然書中說“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忌妒你。”是的,這似乎告訴讀者不需要去爭鬥,因為其實沒有人在意,但其實當擁有更多的財富時,就不是別人看不起你,而是你看不起別人;而底層忌妒你,所帶來的虛榮感已讓你欲罷不能。而雖然,這一切所可能換來的是內心的空虛與寂寞。

愛情和婚姻還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怎樣妥協,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佈公地交流,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有麻煩。你們必須有相同的價值觀。

可以說,這是整本書最為首肯的一點。所謂的價值觀,其實包括着太多太多,對自我的價值認識,對尊嚴的價值認識,對對方的價值認識,對外物的價值認識,對他人的價值認識,對性的價值認識……如此種種的價值觀,統一的價值方向才能夠更好地相伴同行。而要在關係進行當中相互影響對方以改變,那是一個麻煩,或者是無法逾越的道坎。但另外,這僅僅是維持關係的重點,而開始一段關係的各自的審美價值則又是另一個重點。

人生的課程何其多,而要將他們一一學習且轉化為實際生活應用,則又是另一門的學問了。讀一本書,就僅僅是對自我的提醒,給自我的一次心靈安慰,讓自己繼續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其實再想想,這都不過是各大社交網絡上不斷被轉載的罐頭話語而已。

故事 – 這些人,那些事

These-people,-those-things

較之陳昇同樣所描寫的鄉土故事,吳念真所回憶記錄的故事要酸楚,無論結局是如何的大團圓,過程總帶著淚水與無奈,以及小聰明般的欺騙。

真如腰封宣傳文案所寫到的,“台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吳念真所描述的故事確實能夠牽動讀者情緒,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卻可在當中似乎看到了人的內心情緒波動,面容變化。

“心底最掛念的人”,是親人,尤其《遺書》一則,是作者弟弟的故事,作為人兄回首那個作為名人弟弟的弟弟,強烈的哀傷只能藉以第三人稱“他”的角度來敘述回憶,也再次表現出所謂的造化弄人,哪怕是同一個父母生出來的倆孩子,也會因為各自際遇不同而開始截然不同的人生。

“日夜惦記的地方”,那是台灣鄉下的故事,破落貧窮卻充滿溫情,落後封閉又充滿無奈。尤其當中《秘密》,賣婬女從良但終究敵不過所謂的生活重新走上賣肉的日子,作為讀者也就如作者以一旁人身份般看在眼裡卻無能為力。

“搏真情的朋友們”,是作者當兵的日子以及以後出來工作後夥伴的故事,五味雜陳。《茄子》一則尤其,雖是重口味然卻如此真摯,同袍長官撞火車被碾成一塊塊的碎骨爛肉,守在一旁是因為作為士兵聽命於上級的命令而不可逃,但這種經歷卻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荒誕。

“一封情書的重量”,盡是蠱惑的男女愛情故事,看似忠誠的男女關係其實充滿的是背叛與謊言,而彼此就天真地甘願去相信這些美好的謊言來維持美好的幻象。

“這些人,那些事”,想來,其實是否就不過是在看着《故事會》般,平凡的生活卻盡是簡單而感人的故事。引用他人所言的,導出的叫做“情意”二字。情意這事情是一樣很奇妙的事情,似乎就只存在於中國人中,它可以讓人被神化,也可以讓人沉淪腐敗。

書店 – 書店的燈光

The-Yellow-Lighted-Bookshop

不可否認電子購物對書店業所造成的影響,讓其價格優勢完全無法比較,僅可存在且讓人依舊鍾情的,是書店當中的油墨書香及款款人情。

Lewis Buzbee在書中所記述的是作為一個愛書人的書的熱愛,以致要投身書店業,從曾經的“狂鴉”至後來普林斯特的工作經歷,以行業者的身份講述書店業的發展。從一個讀者說起,涉及書籍發展史,書店規模演變,書籍銷售過程,等等。其中當然有讓書迷所歡喜見到的書目,當然,幾乎大部分本人不曾閱讀甚至聽聞。書中所談及的書店,其實更多是從一個美國讀者的視角來分享。

所以,除卻對其中書店的記憶有所共鳴以及對書店發展、書籍銷售有所興趣外,其他很難從當中找到更具共鳴的地方,如那家書店,那個作家,那本書。

書店會以更加專門以及小眾的方向發展,獨立或會成為喜聞的定位。想起當年記載一個兩平方大小的路邊書店裡待上一個多小時翻漫畫書的記憶,書店不在於書目多寡,而在於是否適合讀者的喜好。美術學院旁邊有一家舊書店,一直堅持至今,數目豐廣,但在書海中卻見得迷失。美術學院對面馬路小巷中有一東文書報店,面積雖小,但雜誌頗豐,倒是快餐讀者所鍾情留連。其實,也就是如此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