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 – 機動戰士鋼彈:水星的魔女

自從上一部的《機動戰士鋼彈:鐵血的孤兒》,是真的對“鋼彈”題材有著PTSD,結局中不合常理邏輯的安排真的讓觀衆大失所望。所以當公佈新作要開播的時候,是真會有疑慮的,但看這次的編劇是曾經參與過《叛逆的魯魯修》的大河內一樓,或者可以暫緩一下擔憂轉而稍有期待的,而且人物關係設計更是破天荒加入了女主角之間的百合元素,感覺就是很厲害的嘗試。(但其實查閲大河内一樓的創作列表,發現原來當年的百合番名作《少女革命》是出自其手,也就知并不意外。)

而上周日這動畫是終於完結了,故事也算是不過不失的結束了,雖有不盡完美的安排,但也能將鋪開的矛盾給處理到。而説到“鋼彈”題材,自必然要提及出場的機體設計,而唯一鍾情W系華麗設計的觀衆,初見風靈的機體設計,是覺得略見普通又公式,藍白紅黃的配色完全就是元組鋼彈的設計思路,而整體設計真是能令觀衆聯想到當年AGE的集體設計風格。雖然,到後來正式開播后所見到的機能設計是完全創新的,多部子機作爲部件附著且能遙距操控又是頗創新的,更別説其實風靈鋼彈機體本身和子機都附著有姐姐們的“心靈”。其實這部鋼彈真是頗貼合當下世界議題的:虛擬現實、人工智能、人類克隆,各種背景設定都在試探科技理論創新和現實倫理之間的模糊界綫。

剛才提到在《水星的魔女》是破天荒地講述兩位女主角之間的百合情誼,覺得這也是以觀衆當下的性別觀念來想的。因爲或者在未來的世界,男女性別之間的差異并沒有如今的巨大,情感之間的碰撞更沒有性別之分。所以新郎新娘的身份,並不需要被性別限制,所以當來自窮鄉僻壤的水星的蘇萊塔被當時已是另一女主角米奧琳涅未婚夫的古爾發起戰書,學校内并沒有因為性別而詫異,覺得驚訝的同學都是因爲這不知身份來由的新同學竟敢挑戰衛冕者而已。

動畫以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作爲主要場景,同學之間可以以鋼彈對決的形式來贏取不同的賭注及校園總裁女兒,米奧琳涅的未婚夫身份。而當時地球與宇宙之間的資源不均及戰火紛飛的背景設定,及校園又是掩藏有各宇宙財團之間的明爭暗鬥,使得這未婚夫身份其實是掩藏有不同利益群體的陰謀心思。而這回頭想的話,會覺得這部《水星的魔女》好像就是一部鋼彈版的《少女革命》,尤其是在第17話的時候蘇萊塔被米奧琳涅丟棄的場景,儼然是《少女革命》重現。

結尾吐槽一句:觀衆很討厭占了全番4/5篇幅的唯唯諾諾形象的蘇萊塔,雖然是爲了解釋這主角長期受到母親洗腦的結果,但每次看到她那種畏縮演出就覺得討厭。

公主 – 薩爾達傳説:王國之淚

較之前作的《荒野之息》,對《王國之淚》最大的感想就是冒險過程中沒有那麽孤獨了,作爲主要角色的新生代賢者們可以以靈魂形態般陪伴在林克身邊,幫助玩家觸發特殊技能。在最後boss戰之前更是上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熱血少年漫畫橋段,老土得讓玩家頗爲歡喜。

也是因爲玩過前作《荒野之息》了,所以在開始游玩游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基本的游玩路綫計劃:開啓所有地圖(完成)→“龍之淚”任務綫(完成)→解開所有神廟(未完成)→完成四大神殿(完成)→開啓所有地底地圖(未完成)……就是原計劃在攻略最終boss之前是會把所有支綫元素完成的。但按這計劃完成時,會發覺有種對游戲故事的撕裂感,會覺得游戲製作該是期望玩家主綫與支綫的完成是相互穿插的……吧,過去與現在的劇情是相互補足的……吧。回頭看,尤其是“龍之淚”任務綫該是與地圖開啓進度同步進行的,當把最後的賢者喚醒然後最終要面對加儂多夫之前才會發現薩爾達公主所在及真實身份,並再次重拾被腐蝕的大師之劍。或者該是以這樣的敘事順序來進行。但這也是開放式世界游戲的兩難,所以最後玩家享受到的是游戲樂趣卻沒有本作更出彩的故事樂趣……

而説到這個故事樂趣,當然要説“龍之淚”任務綫,也就是講述薩爾達穿越千年之前海拉魯王國剛建立時候的故事,解釋千年之後的薩爾達和林克在海拉魯王宮地底發現的乾尸和斷臂的來由。“龍之淚”的任務綫,先是找到英帕,然後在忘卻神殿觸發任務綫。而玩家是可以根據忘卻神殿遺跡下的地圖來依序尋找海拉魯天地異變之後出現的圖騰遺跡,並通過發現這些圖騰遺跡來挖掘薩爾達回到千年之前所經歷的記憶:從千年之後被時之勾玉傳送到千年之前的薩爾達,邂逅當時的海拉魯國王勞魯和王后索尼婭,并在他們的帶領下拜訪有可能幫助回到未來的王姐米涅魯,但無奈加儂多夫的入侵并沒有給到薩爾達時間來發現其他回到未來的方法。勞魯與王后的犧牲及封印戰爭的失敗,與未來已知的加儂多夫的重新蘇醒,都逼得薩爾達只能孤注一擲。所以玩家是通過這串“龍之淚”任務鏈來發現薩爾達爲了留在未來的林克能夠對抗即將蘇醒的加儂多夫,才吞下了時之勾玉化身成白龍,將原來被腐蝕了的大師之劍給重鑄再煉,這犧牲的代價就是薩爾達以龍之身等待千年才能將大師之劍重新給到林克的手上。其實回頭想,薩爾達也就是開場林克完成了起始空島挑戰後縱身一躍時,在天邊飛過的白龍。

而之所以說游戲各地區解任務的順序建議是隨著“龍之淚”任務綫來進行,是因爲玩家可以隨著對薩爾達千年前回憶來解開,從而逐漸堆砌起對薩爾達犧牲自己拯救未來的痛惜感情。玩家也是可以通過各地區的支綫任務,來瞭解到薩爾達曾經在海拉魯各地如何將遭受過災厄加儂破壞後的地方給逐步恢復重建的。如果説《荒野之息》看到的薩爾達公主是成長摸索的階段,那麽《王國之淚》則是承擔起一國之君後的擔當。

药 – Tour de Pharmacy

其實這部電影(?)本來是想在記錄形式上做得特別又精簡一些,畢竟這偽紀錄片實在娛樂性最高咯,極盡諷刺,將自行車賽上藥物濫用的現象毫不留情地戲謔。所以是想將有一幕羅列其中一角色身上檢測到的藥物反應對應的藥物逐一複製羅列出來就成事。但當想到這樣全數羅列的話,難保不會被懷疑成販藥平臺而被追緝就心生畏懼呀(自我審查?)

觀衆完全不是爲了電影裡所講述1982年環法自行車賽的荒謬醜聞而觀看,單就只是在意於穿著全透(其實全裸)自行車服的Chris Romano在車手群毆亂戰時,被James Cena隨手撕扯下衣服而(真的)全裸更高舉,陰莖在James臉旁甩的橋段。無論從那全透的自行車服還是“親密”肉體關係,看著就真的很瘋。這個橋段也是爲了表現車手們用藥後所表現出來不能控制自己的失去理性的行爲。所以整部電影的荒誕,也是旨在諷刺環法車手們濫藥。

至於其他,還好啦。

遺忘 – 水域

或者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水域,那裡埋有自己的過去和青春,以及不能跨過的心坎……會讀到漫畫所講述的故事是曾經的鄉間人爲了生活而背井離鄉闖蕩城市,最後徒留下一池水域被藏於深山之内。然而其實,那些以爲被遺忘的記憶,卻一直守護在内心深處,就如傳説守在瀑布底下的龍神,一直守護著那片土地。

乾旱天氣一直影響著少女千波所在的城市,而可能是旱熱天氣原因,千波有天忽然暈厥過去,當她醒來後卻發現自己已身處在深山之内,而這裡雨水豐潤,森林密佈。但奇怪的是,這裡除了一個男孩和他的年邁父親外,卻不見再有其他村民。但當千波再次從睡夢中醒來時,她已經回到自己的城市,那麽她曾去過的村莊又是哪裡?

而隨著千波昏倒的次數增加,往返在山村中的次數也增加,後來她也察覺是因爲每次的暈倒才會來到這陌生的村莊裡。但爲什麽是這深山裡的村莊呢?當告訴媽媽外婆這事情的時候,他們又爲什麽會若有所失呢?

於是時間回到幾十年前,外婆還是一位少女,她被同村的少年付托一顆寶珠,少年要去離鄉當兵了。多年後,村民都紛紛離開故鄉,曾祖父母也給外婆介紹了相親的外鄉青年,但因爲與少年的承諾外婆堅守在故鄉。後來終於等到少年,少年也向少女求婚,這少年也就是外公,也就是千波在山村裡遇到的老伯。外婆和外公結婚後生有一個男孩澄夫,他乖巧聰明,但一直沒能學會游泳。澄夫爲這耿耿於懷,直到外婆告訴他瀑布龍神和寶珠的傳説,但在某天澄夫奇跡地學會了游泳。某天,澄夫在瀑布失蹤了……外婆和外公後來生了千波的媽媽。因爲地勢原因,土地被徵用,故鄉的村民爲了補償金而紛紛離開了村莊,不曾離開故鄉的媽媽終於向外婆外公坦白自己想出走他鄉到城市的願望。但從不曾放下失蹤的兒子和家園的外公,最後仍然守在故鄉,看著土地如何從富饒變遷成水庫。

千波的夢回故鄉,或者是媽媽對故鄉土地思念的傳承。而某天,早已離開故鄉多年的大家回到昔日熟悉的土地,也可能是集體無意識的反應,大家都一起進入了同樣的夢境,重新聚在早已經淹沒在水庫底的故鄉。

其實讀者好喜歡《水域》這個故事,是沿襲了《蟲師》的奇幻模式和治愈氛圍,其中也會夾雜有哀傷隱隱作祟。故事從一個少女發散,再到一個家庭,再到一群已經離井背鄉的人們,最後提醒他們遺忘在記憶深處的故鄉(水域)。

血緣 – 死囚樂園

當看完這部漫畫後,覺得最深印象的主題,就是“血緣”。整個故事的因由,都是由“血”而開始,角色所擁有的能力“罪之枝”也是由“血”而生。而回頭縱觀整個故事,讀者是慨嘆這悲劇都還是回到人性的貪婪。

十五年前,因爲男主角五十嵐丸太的媽媽空江爲了挖掘提高人類身體的可能性而進行瘋狂實驗,後更是使用到人體實驗。但本是冷靜(冷血)的實驗者,當以爲自己可以自行提供實驗體(生育一小孩),在真將自己的孩子生下來之後,天生的母性改變了她,她爲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犧牲了另一個有孩子,也就是小白,就令到這個小女孩自小遭受到各種殘忍的實驗。這裡實在要敬佩作者對實驗過程的想法和表現畫功,是能夠喚起讀者情感共鳴的,是能夠令讀者也可以聯想到實驗體所承受到的疼痛和絕望,是完全能夠理解爲了承受這些實驗並求生下來的小白所以生成“原罪”這人格的必然。如不能將自己人格異化,又如何能夠承受得到各種解剖、截肢、身體破壞的實驗内容!!也就明白後來爲了再見丸太並要跟他成爲朋友的時候,所作出的屠殺他朋友的舉動:爲什麽我要承受過去十五年來的慘無人道對待,而你卻可以在朋友簇擁之下快樂成長!我的世界只有你,但你的世界卻并不只有我。當最後死囚樂園瀕臨毀滅,所有謎底都逐一揭開,丸太當年無法承受眼前小白殘殺行爲而不自覺遺忘的所有事情被記回來。讀者就陪著丸太一齊才知曉這一切,也明白小白所承受過的一切。

但這一切的悲劇,其實是始於丸太的母親,她對血緣的醒悟,她對自己親生骨肉的惻隱。也是她開始對人體實驗的瘋狂及旁觀,才喚起小白生出了“原罪”這怪物,可以操縱各種血能力的怪物。也是因爲丸太與小白之間的愛恨,才使得小白給了他最特別的血之枝能力——“鵝媽媽系統”的鑰匙。

而其實,死囚樂園G棟裡其他罪犯之所以也有“罪之枝”能力,就是因爲十五年前小白能力的醒覺導致,而這些罪犯的血之枝的能力,又是因爲他們的各自性格和經歷而產生不同的形態和差異,比如可以是刀、也可以是鞭、又或是飄在空中的炸彈、更或是高溫火焰。而每每這些角色面對一場硬仗的時候,作者都會倒敘他們之所以殺人成爲罪犯的原因。讀者就會看到這一個個面容猙獰看似十惡不赦的死刑犯,其實他們都有著内心不願面對的殘忍過去,而這些過去有多是為血親有關,比如在大難臨頭時棄自己而去的女孩,又或有一夢想成爲明星卻在地震中毀容的女兒的老父親,他們無不是與血親發生過情感變化卻難以逾越這心坎。很多這些被關押在死囚樂園的犯人多是園長爲了控制“血之枝”能力者而栽贓的罪名。當之後新園長被揭發,關押在樂園裡的罪犯們得到重新審判,或轉移關押或無罪釋放。

想想,漫畫裡的結局并不如讀者所希望,經歷過如此痛苦不堪又孤獨扭曲的十五年,因爲自己而讓身邊朋友無一幸免被屠殺,兩人在約定的摩天輪中一同離開這個醜陋的人世,又何嘗不是美好呢。

近年已看多了類似的畫面獵奇又血腥殘忍的漫畫,《死囚樂園》算是處理平衡的作品了,斷肢身體破壞已算等閑,但剝切燐一郎占據身體了的斗都單手插入斷頭顱内玩弄折磨的特寫還是會讓讀者稍有驚訝,但最震撼的該還算是回憶小白在實驗室時所受到過的極殘忍身體破壞實驗。

壓榨 – Happy as Lazzaro

“當人們受到奴役的時候,他們會尋找比他們更弱小的人來進行奴役……”這種群體邪惡的現實,會是何其惡心,而更惡心的是這些人的不自知不自省更自以爲是,這種愚昧又邪惡才叫悲哀。更別説他們所壓迫的,確實一個擁有一雙純潔天真眼眸的少年,他們又會是如何殘忍得來做出這些行爲。但電影結尾,卻以一種前後呼應般的手法,來講述少年的悲慘結束。

但是,觀衆在完整觀看影片之前,是已經有大概跳閱了一下電影,會對電影的基調及命運有所預期,準備會迎接一個叫人氣憤的故事結局。但始料不及的,當少年因爲高空上的直升機嚇到而從懸崖摔下,多年之後醒過來卻不見容顔衰老仍保有純真的時候,觀衆的預期就完全扭轉了,甚至對已知的結局不抱憤怒了。因爲是覺得,整個電影已經從故事成爲了寓言,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諷刺與揭露。所以關於主角拉扎羅,他在最後的生死其實已經不是單純生理上的存在與失去了,他身上已經被賦予了神的意志,已經超越了人類的存在。所以也就是,他或者在Inviolata的存在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死去了……

電影的故事,是講述在這麽一個邊郊之地Inviolata,人們與世隔絕,從出生就只知道自己家族都欠了侯爵夫人的債,就只能在烟草地裡成爲奴隸收割烟草來償還債務,於是他們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也不知道自己的勞動是理應該得到報酬。直到某一天,侯爵夫人帶著她那叛逆的兒子來到Inviolata,他的到來導致這個私有的土地被外界所發現,更是將這些一直被“奴役”的人們給解救出來。而一直在這些工人裡面是作爲更底層被欺壓的Lazzaro卻因爲意外失足墜落而錯過了這次被解救出到外面世界的機會,當多年之後他醒來之後,他的時間好像完全沒有流走過,也完全沒有因爲墜落而有絲毫受傷。當他踏出隔絕Inviolata的溪流,來到外面的陌生世界。昔日的夥伴并沒有因爲得到解救而幸福,反而更像從一個地獄跳進另一個地獄,只是這次的地獄是自知的。但Lazzaro除了容貌外,心智其實也都仍然停留在Inviolata那時候,仍然牽挂著侯爵夫人兒子,以及他隨口說的半血緣兄弟的玩笑話。Lazzaro的天真,以及過去被奴役的人的奴性,使得他們竟然為侯爵夫人的財富被銀行沒收而可惜,Lazzaro會想為自己所謂的半血緣兄弟而第一次進入銀行,以他對現世的無知來爭取。

看到這會何其的可悲……但當想起Inviolata的世界被外界發現,傳説中的孤狼真的從遠方走來;之後在Lazzaro被圍毆癱倒時,狼又從他身邊離開回到遠離塵世的邊郊;而在之前,衆人本想在教堂聼音樂卻被驅趕,後來發現音樂竟然跟著他們在頭頂回響……就會想或者Lazzaro就早已不存在於人世的。他的一生,可能就只是一直在Inviolata游走。甚至,他的存在就只是符號,人性最後一點善良的符號,神對人的憐憫的符號,所以在遭受的各種對待,總有種疏離且不真實感。

不過這樣的寓言之所以成立,Lazzaro之所以可信,真要歸功在Adriano Tardiolo這選角色上,他那純潔的眼眸,憨厚老實的姿態,是能夠讓觀衆相信這個角色的存在。

浮流 – 貓往西走

要是看過《蟲師》,看這漫畫就會有何其强烈的似曾熟悉感,故事的設計基本如出一轍,只是在背景上將古代換成了現代,將“蟲”這存在換成了“浮流”這現象,但每個故事的主角都是在於人。人在遇到這種奇妙的現象時,他們的身上是到底發生過什麽前因,而導致(或涉身)浮流的出現。但較之《蟲師》,《貓向西走》是更加治愈,是能夠讓讀者得到釋放的一種治愈。

所謂“浮流”,是指一切物質都會非常細微而不停運動,由於處在不安定狀態,有時會造成均衡失調而改變形態。所以在漫畫裡出現的浮流現象,會有街道多出了一條,房子被升高了,時間倒流了,房間四處流離,天橋站立著靈魂,多出了一個自己的分身,容貌逆生長了……而這些異象,很大部分都是出於人心的反映。在浮流要出現時多會出現一陣霧氣,而如果人抱著强烈意念行經走會造成影響現實的浮流。但浮流的開始與結束都是沒有固定的,可能轉瞬即逝也可能綿延數十年。

漫畫裡所描繪浮流存在的世界,其實是與讀者們當下的世界平行的,在那個世界人們對浮流是見怪不怪,且能夠為受現象影響的市民出具證明來獲得補助的。這樣就是讀者所認爲《貓向西走》會比《蟲師》更得治愈的原因,因爲大衆對這是可以釋懷的,且能夠由此經歷來正面審視自己的,而不是一種偏執與迷失。正如男主角廣田的爺爺所說的,因爲”未來的事情誰也説不準“,人們也就更加活在當下。

傳承 – 異度神劍3:嶄新の未來

是該怎麽說這一次的游玩感受呢?

其實在之前第二部的DLC《黃金之國伊拉》的時候,是覺得故事得到了補完衝突因由,人物的動機也算是有所説明。而之後玩的第一部的追加《相連的未來》,則是將故事進行了延續,同時是鋪墊了與第二部之間的兩個世界的聯係。所以都是給本篇的補充。但這第三部的DLC《嶄新的未來》,玩家覺得除了是補完了第三部故事的世界觀設定外,更是將三部作品的世界更形象清楚地連結了起來。於是玩家看到了在本篇沒有出場的第一部主角修爾克與第二部主角雷克斯,雖然他們都比在自己的本篇故事裡要成長了很多也滄桑了很多,但他們能夠重新回到了玩家身邊成爲旅途的夥伴,也是滿足了玩家對兩人故事後續的好奇。

系統的精簡:
一如在過往兩作DLC的設計,游戲系統較之本篇都進行了精簡,大幅縮水了原作的收集元素和育成元素,讓玩家可以繼續游玩到原作的核心戰鬥系統時,更專注享受到故事劇情。而《嶄新的未來》,最明顯的系統精簡就是拿走了英雄職業這設計,在主劇情裡玩家可控的角色就6個,他們各自的職業都是固定的,戰鬥所承擔的職責也是固定的。但玩家可以通過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收集到不同的角色成長道具來解鎖角色的牽絆成長能力、飾品、戰技等,從而在戰鬥過程中可以發揮出更强大的力量,挑戰更强大的敵人。而因爲這些育成道具其實都是隨著故事可探索的世界而獲得,就使得人物的成長也是隨著故事發展來進行,所以玩家覺得整個過程中的難度都會是恰恰好,雖然偶有戰敗的,但只要繼續推進劇情發現更多的解鎖道具,也就能通過强大的戰技和連鎖技能來消滅敵人。

除此外,“人和”這在原作中龐大的支綫任務系統也給精簡到了只有9號殖民地的陣營人物内。而且殖民地的人物其實都會將前兩作的劇情給延續了下來,也會將第三部裡出現的一些支綫劇情起因給鋪墊下來。

而提到延續前兩作的劇情,除了通過修爾克和雷克斯的過場動畫臺詞中偶爾提及外,當玩家來到某些場景就可以觸發劇情彩蛋回顧,修爾克和雷克斯就可以帶著玩家一起回顧過去在他們這些場景中所發生過的故事。是的,《嶄新的未來》的背景是兩個世界剛開始融合的世界,所以玩家除了遇到熟悉的主角外還能重新游歷到一些熟悉的場景。而在這次探索世界,玩家同樣需要收集不同道具來修復不同的場景設施,從而才能觸發推進更往後的故事。

故事的傳承呈現:
游戲開始,就講述了一體兩面的《異度神劍》和《異度神劍2》兩個世界開始合并的時候,在第一部出場的神官阿爾維斯,他原是作爲人類科學家使用三位一體處理器“GATE”中的“本質”在第一部以人形化身的存在,但因爲在《異度神劍2》裡作爲“GATE”中“理性”的人形化身,滅被雷克斯一行人消滅,一切始作俑者的人類科學家克勞烏斯也因爲在第一部裡化身成神的薩扎被修爾克消滅也隨之死去,“GATE”隨之關閉,作爲“GATE”中的“靈魂”的焰/光也在重生世界獲得各自獨立的身體。三位一體的“GATE”徒留下“本質”,失去了“理性”與“靈魂”的支撐,阿爾維斯不再對人類有所期盼,他進入到“始源”所塑造的第三個記錄原來兩個世界一切靈魂和記憶的第三世界——艾歐尼翁裡,要將人類所有的記錄給消滅,從而進化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代表兩個世界的修爾克、雷克斯,和人類想保持原樣永駐不變的渴望的化生“Z”合力對抗阿爾維斯(“GATE”的本質),希望可以讓兩個世界的人類能夠在融合之後的新世界繼續生存下來。

《嶄新的未來》這個故事,就補充了在《異度神劍3》裡的世界觀設定,給玩家更清楚地解釋了艾歐尼翁的由來。也讓游玩過系列作品的玩家得以重遇昔日戰友的機會,且以《異度神劍3》的系統來操作這些熟悉的角色。也以DLC這個故事,來感受到昔日的英雄如何將自己的使命傳承給後繼者們。

終極武器 – 大雪海的卡納

不曉是否前幾年的疫情原因所致,就覺得近幾年的的動畫出品都進入到一種很奇怪的觀感——令觀衆比較難入戲,總會看到一些不足之處。抑或,只是觀衆自己追不上現在其他廣大觀衆的取向而已……就説這部《大雪海的卡納》,本來是本季度奇幻題材的演出通通崩壞製作經費捉襟見肘的尷尬境況的特例:畫面3D立繪可見精緻製作平穩。

然而,讓觀衆生氣的是,開始第一二集鋪開的廣袤世界觀和絢麗景致,之後所講述的故事都其差無比,情節推進就總希望懸念保留卻往往事與願違打破了節奏:在關鍵劇情的時候會轉而講述其他情節,當重新返回的時候,就會生出新的關鍵劇情。但其實在開始鋪墊世界觀的第一、二集,這弊病都未見明顯,到了塑造天膜之下戰火重重的兩國:亞特蘭德與瓦爾基亞,激烈矛盾時,上面提到的問題就顯露出來了。觀衆不確定這種矛盾是因爲貳瓶勉原著漫畫劇本就如此安排還是改編動畫之後而出現的。

故事主綫是講述亞特蘭德的公主莉莉哈爲了拯救自己的王國,在隨從軍隊的陪伴上升上天膜想尋找傳説中的智者,但智者沒能找到,卻是帶著在天膜上長大的少年卡納返回到大雪海上。不料是兩人一返回到天膜下就被敵國瓦爾基亞捉捕了。自小在簡單的軌道樹上天膜世界長大的卡納,在初次體會戰爭的殘酷時,是表現出各種的手足無措。所幸,最後卡納在亞特蘭德王子亞歐納的陪伴下救出了莉莉哈,更發現了瓦爾基亞大肆侵略別國的關鍵所在:水資源。但在莉莉哈想將這秘密帶回到祖國告知父親的時候,瓦爾基亞最高司令已駕駛他的古代武器大肆進攻亞特蘭德……

故事是如此,世界是龐大廣闊的,但人物卻單薄又稀少,有種這麽龐大的世界單靠這麽幾個人物及純粹又直白的矛盾所支撐不起來的觀感。更別說人物的欲望和動作都很不可理喻,這情況在最後兩集表現尤其突出,龐大的墜落物已經到面前了遙望戰況。一直隨身保管的地圖,卻因爲要將人從火場中救出而被燒毀了,但其實莉莉哈本來是可以在進入火場前放在還沒着火的平臺上呀。男主角最後放出的超强隨身武器,也很莫名其妙就出場了,但其實在開始兩人被抓的時候,這是可以拿出來使用救人呀,就不至於開場就要犧牲好幾個的士兵呀。

就是這樣的故事,會越看越越生氣,觀衆都會覺得是否因爲要表現技術力而捨棄了故事本來應有的合理性呢?在製作前脚本是否有審核把控過的呢?其實觀衆是覺得這樣的故事是可惜了這麽優秀的畫面製作,但這種類3D畫面好像反而經費要更省一些。就好像最後關鍵出場的終極武器,在天膜上也只是作爲割樹皮的工具來就有點大材小用般。

吸血鬼經常死 – 吸血鬼馬上死2

又話説,其實製作公司都幾高產,連續兩年作爲一月番播出,雖則現在檢討來看,製作資源也説不上有多厚啦,畢竟多是生活日常的橋段,沒有什麽大場面,更多可能都是PPT般的動作畫面表現……但勝在作畫穩定,故事橋段也足夠搞怪有意思(關鍵是常常有裸男出場)。

這一季就依舊延續上季的模式,每一集都講述1個或者2個小故事,圍繞吸血鬼德拉克或者吸血鬼獵人羅納德的身邊人事來講述,多是比較瑣碎又不失搞笑的故事。而且在這季也新增有幾個角色的出場,比如吸血鬼有下半身透明、吸血鬼裡新橫濱、半吸血鬼籠目原三日月、秋天書店編輯三途、新人狙擊手佐行、武器是超大型對吸血鬼打樁機的景·堪太郎、見習吸血鬼獵人小雪、變態襪子收藏家足袋子,等。而這些新角色就會帶出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捏它橋段。

比如德拉克玩過捏它拓麻歌子的僞PS4游戲;名桐連續兩次瞞騙過吸血鬼對策科成員但又討不到任何好處,就好笑又可憐;還有被吸血鬼新橫濱誘拐進異空間卻并不能夠奸計得逞,而要不是福間編輯竟然有神秘能量可以穿入這神秘空間抓回(救回)羅納德,吸血鬼新橫濱也該會被自己的詭計害到了。另外這一季還帶出德拉克母親的故事,羅納德和哥哥日吉在以前所發生過的誤會。

所以這一季,依舊延續了上季的惡趣味,與滿滿的男性肌肉裸體(好好看)

下一頁 »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