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 – 柚木家的四兄弟

作爲一個獨生子女,對動畫裏所述説的兄弟情誼故事,觀衆抱有的也真是更多的期盼遐想。共鳴?真談不上。但年少喪親,倒是讓觀衆聯想到親人的同樣經歷,或者他們對於年紀輕輕就沒有了父母親,徒有兄弟姐妹的相伴成長,更能夠有感而發。

故事開場講述這個家父母意外早逝,除了已成年的大哥外還有三個年幼的弟弟待養。大哥要學習如何成爲家長,彌補弟弟們沒有父母的遺憾;中間的二弟、三弟因爲年紀相約而在矛盾(寵溺&排斥)中成長;最小的四弟卻是最爲早熟,敏感細膩的性格更爲惹人憐愛。性格各異的兄弟四人,在沒有父母的環境下相互扶持成長,中間或者會鬧出最成熟的大哥因爲長期操勞病倒而使得兄弟們都彷徨無措,又或兄弟之間因爲彼此不能諒解而閙小脾氣,也或者因爲太在意彼此而使得彼此都敏感受傷。四兄弟之間的成長故事,其實更多是關於“溝通”,哪怕最親近的親人,也是需要將埋在心裏的話給説出來。

除了兄弟之間的親情關係外,也有通過三弟的角度來講述少男少女們的朦朧情愫,青梅竹馬之間是如何探索内心對男女之間友情的感悟。也由此帶出好友如何看待真實自在的自己,擺脫情感的勒索回歸輕鬆的自己。

動畫是擺明就是爲了煽情的,幾乎每一集都存在觸動觀衆淚腺的情節,是否感人,也是因觀衆而異吧。

混戰 – 尸體如山的死亡游戲

計劃之外的追看,因爲這番的人設實在不如觀衆期待,且這種風格往往都是爛劇情+低預算的表現。然而第2集過後,讓觀衆意外的是,這番的人物關係爲何如此的似曾相識。於是轉頭看製作人名單,哦,怪不得,成田良悟。

要説關於觀衆頗爲陌生的日本輕小説界,成田良悟是爲數不多會有印象的作者,因爲他國王作品中都有龐大且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網特色,而且在主角群中除了具有超能力的人還會有一些莫名其妙具有超於凡人力量的“普通人”。而在這一部的《尸體如山的死亡游戲》中,這“普通人”的數量更是成倍增加。

主角尸神殿本是異世界裡曾遭到殺害後復生一心復仇的怪物,而當他轉生來到現世日本卻降生到另一遭到暗殺的四乃山波爾卡身上,然而波爾卡本身卻是身份相當複雜的家族少爺。尸神殿本身具有各種死靈召喚法術能力,能夠看到彌留世間的各種靈魂,更能接收這些靈魂所散發出的信息。而波爾卡爲何會遭到暗殺的背後原因就牽扯出一個複雜的黑白兩道關係網。而曾經作爲異世界的大魔王如今來到周圍都是普通人的世界,他想要隱藏自己的過去和力量,只想在這個新世界過上自己的平淡新生活,但尸神殿的這期望卻和他的新軀體背負著的過去有著强烈的矛盾。

看成田良悟作品改編的動畫,認爲最大的樂趣也就是他筆下的各種奇形怪狀人物,以及這些人物之間的複雜矛盾。在這部出場的人物除了主角的尸神殿外,還有暗殺她的少女殺手美咲(後來被尸神殿賦予喪尸能力),還有提供各路信息的黑客繰屋匠,以及還有寄身在其他物件上的靈魂波爾卡和細呂木雅,主角群之外又有立場曖昧的仲介屋和對尸神殿抱有懷疑態度的警方(這兩方都有各種奇形怪狀的人物,雖然是普通人卻能力異於常人的存在);之外就還有四乃山家族一家,就説波爾卡的父親這大人物,已知自己兒子的真實身份了卻絲毫不見驚恐的,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自己的兒子被異世界怪物佔據了身體的事實;另外還有一幫奇形怪狀的罪犯游走在社會邊緣作亂,他們或者孤狼行動又或者集體行動的,但因爲尸神殿的轉世使他們都因各自不爲人知的過去而追尋一連串事件後的尸神殿。

雖然故事的人物關係網很精彩,但對比過往成田良悟作品的改編動畫,這部《尸體如山的死亡游戲》真的是人設很一般咯,就是會令觀衆有一種印象:這番是後期作畫必會崩全靠故事撐著的作品。

——記於2023年7月6日


隔了一個季度,動畫是迎來了第二季。雖然說製作組稍有調整,但其實觀看下來感覺是無差的,畫力依舊是不敢恭維,更別説常常的人物走形,給觀衆一種隨時會資金不足的感覺。不過,如以前説到看《尸體如山的死亡游戲》的樂趣,就是看繁雜的人物關係,龐大的人物陣容。在這一季呢,是將各個人物從屬的組織及彼此的矛盾給建立起來,也解釋描繪這些組織的各種恐怖力量,完全是超出正常人類所理解的範圍。如果說上一季是講敘主角團的組織因由,那麽第二季則是圍繞主角團各種虎視眈眈的組織。

在第一季的結尾是主角團的大樓墻上被燒了一個神秘符號,以及主角尸神殿發動能力被拍攝下來而在地下組織所發現的危機,於是就掀出了主角團所在大樓曾經發生過的神秘失蹤罪案,及在警局内部原來一直潛藏有神秘組織(賽巴拉蒙多的產物)成員,而當時警局還遭到另一組織(赴火之蟲)的入侵。主角團雖然背後有四乃山家族各種意圖的守護,但尸神殿的神秘力量還是惹來了意圖不軌的組織覬覦,當中尤其是阿牙倉家族,主角團各成員都幾乎與他們交過手。尤其是小幽的四肢就是被阿牙倉萬姬理奪走的,而阿牙倉百矢又曾經和擁有了吸血鬼特質的美咲打得過不可開交。所以在這季,其實觀衆看過的是組織各種針鋒相對,同時也是尸神殿離他想平淡過普通日子的理想越來越遠的現實。

危機之下,尸神殿召喚出昔日被自己殺害的摯友,再次見到曾經最重要的人(巴亞蒂帝國皇帝)時,訴説往日的情誼,讓他發現轉生到現世什麽是最重要。其實在這季,除了各種超乎常理的各種怪人怪力外,感受更多的是尸神殿如何珍惜如今伴在身旁的夥伴。所以才會有他賦予美咲的吸血鬼能力,給小幽一隻新手臂的情節,讓他們可以有更强大的力量來對抗。

——記於2024年1月9日

慾望 – JAGAAN

開追這漫畫,是因爲之前在刷instagram發現時看到一格漫畫内容:女孩一刀把一面容扭曲男孩的陰莖給切掉,頗具有衝擊力的畫面,後再看其他評論介紹才知道這漫畫,並順藤開始追看。其實漫畫讓讀者頗有種看《寄生獸》時的感覺,畫面都頗爲血腥暴力,另外還有接連不斷的色情橋段。老土點來形容,就徹徹底底的“又黃又暴力”的,截然是一部粉紅(電影)漫畫,完完全全是各種滿足男性讀者的喜好。

-故事-
故事開始於一個男巡警蛇崎晉太郎,本來是只想平平淡淡度日,哪怕巡邏期間各種忍氣吞聲,以假笑來掩飾失意。而此時世界發生的突變,周遭出現的變異青蛙會寄生到人的體内,會將這些人内心的欲望顯露出來,令到所寄生的人發生異變,成爲喪失理性徒剩欲望的壞人。這些壞人會肆無忌憚地發泄内心的欲望,幹儘各種奸淫擄掠的壞事,身體獲得的超强力量也使得他們嗜血殺戮。蛇崎也受到寄生,只是他并沒有完全變成壞人,還保留有人性的理智,並能從壞人的姿態回復過來。但最後悲劇還是發生在蛇崎身上,一直陪在他身旁的女友其實有要和蛇崎成家的欲望,但卻遲遲得不到回應滿足,最後成爲了壞人,也因此而死在了蛇崎的手上。

而隨著周遭被變異青蛙寄生的人愈多,社會發生的罪案愈加增多。蛇崎被拉入到壞人戰士組織,作爲社會上爭取半壞人權利和處理壞人事件的英雄組織背後成員。但隨著組織壯大,成員内心純粹的使命感也轉換成了無法滿足的欲望,最終將這些壞人英雄墮落成徹底的壞人。蛇崎最終要與自己的同伴成爲敵人,短兵相向。

哪怕信念發生動搖,但蛇崎身旁還伴有昔日的同僚同時是如今的限期女友,也就不至於會崩塌墮落成壞人。此時受到半壞人警官三日土的邀請加入到S.K.A.T部隊,負責處理新出現的半壞人案件。但隨著所處理的半壞人案件愈多,蛇崎對人性和世界的疑惑就愈加矛盾,到底被欲望操控的人,是否就不再是人呢?而沒有墮落成壞人保有人性但做盡壞事的人,又是否就是人呢?最終,對人性和自我價值矛盾的人成爲了世界毀滅的危機,蛇崎的欲望所演化的能力成了拯救世界的關鍵。

-畫風-
其實漫畫早期的畫風是略顯稚嫩,對蛇崎的刻畫也是同樣稚嫩。讀者看漫畫除了看到蛇崎的人格日漸成熟成型外,也看到他的容貌也是同樣在成長的,從連載開始時候的稚嫩青澀變得穩重深沉。西城對人物的畫工也是見得成熟穩定的了。當然,他對女性胴體和各種性愛場景的描繪就真是功力深厚了,透過畫面就能夠感受到作畫時的興奮和興致高漲。尤其當中出場的一個角色愛理,本來是一個男人,後來得到能夠變身成所吞噬的人的身體的能力,但性別的轉變,也令得她好奇女人的身體,以及作爲旁人對待這個身體的隨便。讀者每看到愛理的情節,都會覺得作者是對女性身體有著何其嚴重的執念和癡迷,恨不得親自來感受這種奇妙的感覺。

不過除了色情場面外,西城對奇幻場景和特效的描繪真是絕頂高超,是繪畫得相當細膩的程度。有時也是好奇,能夠畫出如此壯闊場景的作家,是不是都喜歡對色情橋段的描繪,比如畫《烙印騎士》的三浦健太郎?讀者每次看到類似能夠讓人驚呼的畫面時,都會想起到前輩。同時也會有種可能很幼稚的想法,爲什麽畫出這麽厲害元素的漫畫,還要填充上這麽大量的色情場景,雖然某程度上有對角色羈絆刻畫和性格形成過程有起到作用的,但,對女性興趣寥寥的讀者,并沒有看到多喜歡。加之,怎麽做愛場景就沒有把男性的陰莖給畫出來了呢?

讀者會喜歡漫畫中對人性欲望的起源及演變描繪,對立面各種矛盾的構建和打鬥刻畫深表欽佩,但大量的色情場景元素就真會覺得審美疲勞咯。

神 – 真·女神轉生V

自從好幾年前在3DS平臺上玩過的《真·女神轉生IV》後,就對此系列的遊戲系統和美術設計頗爲鍾情,喜歡它略高於其他RPG游戲的難度,喜歡它各種宗教傳説元素的涉及,處處散發一種邪典的魅力,以及末世蕭條的氛圍。

-系統-
1、融合:要說“真女神轉身”系列特點,必然是可以將説服成隊友的仲魔,將其中兩者或多者融合召喚出更强大的上級仲魔,既能夠令到這上級仲魔習得素材仲魔的技能,也能獲得升級經驗的加成。玩家控制的主角,在魔界一路探險並和不同的惡魔戰鬥,並通過滿足這些惡魔各種貪婪要求從而使得他們成為隊友,繼而收集補完惡魔全書。這種收集元素滿滿的系統,完全是對上玩家的收集癖興趣。

2、立繪:更別説在這作裏製作組通過虛幻引擎實現了將所有的仲魔都3D立體化的工程,游玩過程中觀察他們當然是更爲生動的了。而且部分惡魔因爲能夠游走在世界裏成爲玩家路上的“明雷”,他們在末世的東京裏游蕩的各種動作設計,也是能夠滿足玩家對這些惡魔“生態”的好奇了。較之前作《真·女神轉生IV》中同樣作爲戰鬥明雷但只是模糊3D形體影像,本作的各種豐富又形象生動的明雷設計著實是玩家在游玩過程中的視覺享受。

3、難度:”真女神轉生”系列難度硬核是頗爲聞名的,玩家在前作已經有所體驗的了,印象中有過好幾次是初期跑攻略想各種”翹課“結果是被路上的惡魔多次攔阻,中間因爲懶得存檔而反復在一條路上死亡了好幾次要重來。如今在最新作,如此情況在前期也同樣有發生的,只是因爲已經有所預期了,哪怕存檔點也是如前作般稀缺,也沒有因爲多次失敗而泄氣。或者是因爲場景設計實在是能夠令玩家得到視覺上的娛樂,之餘是各種仲魔收集也令玩家對游戲上癮欲罷不能。不過在游戲進度推到萬古神殿時,因爲玩家自信過度而沒有細究戰鬥隊伍的屬性配置所以還是發生被路上的惡魔多次滅團的情況。

4、弱點:每一場戰鬥,會因爲隊伍配置的成員而獲得對應的行動點,如攻擊到敵人弱點或者發生暴擊,就能獲得多一次的行動點數。所以對戰鬥隊伍的技能配置就會顯得相當重要了,而通過對惡魔發動debuff技能也能夠從而獲得進攻的優勢了。同樣的戰鬥優劣勢也會發生在惡魔隊伍中,也就會令玩家除了考慮攻擊技能如何配置能夠覆蓋敵人的弱點之餘,也要考慮配置防禦屬性能夠抵抗敵人攻擊的,甚至能夠令得惡魔攻擊無效化的buff技能防禦配置。而一些惡魔還擁有他們專有的技能,是不能被融合繼承的,但這些技能也會出現有專門的演出動畫,就又回到吸引玩家要不斷收集惡魔的慾望了,從而能夠觀看到這些專有技能的特別演出。

-惡魔-

“真女神轉生”系列,從來惡魔就是主題元素,猶如是遍佈游戲世界各地的寶可夢之於“寶可夢:系列,所以會有種説法是”真女神轉生“就是暗黑成人版的”寶可夢“。惡魔的設計取材自世界各地的神怪傳説和宗教故事,將當中出現的神魔改編成在系列出現的”惡魔“。而在本作中的惡魔,原是被坐上了王座的法之神剝奪了”智慧“的衆神,他們的智慧被受到蛇引誘的人類而吃下。當這些惡魔重新得到自己的”智慧“,就能恢復成”創毘“的狀態,獲得能夠爭奪坐上王座的資格。

而自從當年金子一馬奠下了各種惡魔的設定之後,玩家在游戲中看到的惡魔(神)都是異於過往認知的形象,都是極爲大膽陰暗的,玩家從這些形象設定中是不會認爲他們曾經是傳説中的衆神,就完完全全只是惡魔而已。接觸過“真女神轉生”,必然會注意到當中的一隻惡魔“魔羅”,形象是一根坐在四輪車上的張口嘶吼的陰莖,頗爲邪魅陰暗。當年在《真·女神轉生IV》第一次看到這惡魔時,就驚詫竟然能夠存在這樣的設定而沒有被審核修改。如今在续作中,這惡魔在3D建模下顯得更加邪惡。

另外玩家很厭惡游戲中,有頗多是引用了蛇元素的惡魔設計,甚至是有很多個蛇頭的形象,就很惡心不適。

在本作中的惡魔是被剝奪了“智慧”的神,所以是有別於過去所認知對“惡魔”的定義,它其實會包括看似正義善良的神,也會有邪惡混沌的魔。但游戲還是會給大衆認知的神與魔進行陣營的劃分,會將依然遵循法之神旨意來執行行動惡魔的名爲“天使”,而不願遵循旨意妄圖爭奪王位的惡魔則仍是“惡魔”,他們在受胎的東京(達識)之中無止境的戰爭。

-多結局-
“真女神轉生”這一系列特色就是多結局劇情路綫,玩家在故事過程中會遇見不同的夥伴與惡魔,他們會表達自己不同的取向,玩家就需要對他們的想法進行表態,這會對最終結局的發展造成影響。另外游戲還有豐富的支綫任務,玩家完成這些任務會給玩家多種的獎勵。而在這些支綫任務中,會出現委托惡魔請求去討伐敵對陣營的内容,但其實這些任務内容往往是表現出不同立場之下的矛盾,玩家是要堅定執行初衷還是瞭解敵人境況後就倒戈呢?玩家對這些支綫任務的取向就更加對最終結局的發展造成影響,你是堅持守序抑或偏向混沌?更或是破壞二元對立局面打造第三種可能?繼而再發展出第四種“真結局”可能呢?

話説游戲在角色等級成長上,前期都是設計得頗平衡的,只要玩家能夠注意各BOSS的發動技能攻擊思路,就能以低於BOSS五級的差距來攻略成功。但到了後期,如果要追求第四個結局(真結局),就要將沿路的支綫任務都要完成,而後期一個要討伐濕婆的支綫人物,其等級是高達96級的,因爲玩家一路沒有注意善用各種升級道具,導致這個任務卡了玩家頗長一段時間。但其實後期,玩家如果想通過與沿路的惡魔戰鬥來積攢經驗升級是幾乎不可能的,每場戰鬥所能獲得的經驗都微乎其微。也就逼得玩家只能通過尋找之前路上刷新的御魂來獲得升級道具,而可恨的是這些升級御魂刷新極爲之慢,刷新機制也無法捉摸。於是玩家在各種嘗試又覺得浪費時間之後,還是花了25元港幣來買了個增加練級御魂刷新幾率的DLC,從而輕鬆地練級到99,也可以輕鬆地達到了第四種結局。雖然説是輕鬆,但其實還是要思考利用弱點攻擊,尤其是在對抗最終BOSS路西法時,玩家沒有注意他的技能效果,險些就要GAME OVER重來了。

但在成功攻略完這作第四個結局後,玩家竟然又體驗到當年在游玩完《真·女神轉生IV》時候的空虛感,難道是因爲使用升級DLC的後果?但又不過,玩家在游玩這作的時候,對世界上各種神萌生了些微的興趣,會希望瞭解他們更多的故事和來由,這很大程度是因爲在這作中對每一個惡魔的介紹UI設計得頗爲好用,是能夠很方便就閲讀到他們的起源簡介。

仇恨 – PLUTO

《PLUTO》動畫版的這次上綫,真有種不幸的意外巧合,關於仇恨,關於戰爭。13年前看漫畫的記憶早已經被清空了,無論主題或人物情節,直到觀衆看到阿童木犧牲後才記起漫畫裏唯一的劇情轉折位。

原來浦沢直樹成熟精美的畫風已經是賞心悅目的事情,而如今動畫的演出則更是營造出一種上世紀8、90年代偵探電影的觀感,節奏推進緩慢,配樂在其中的影響作用尤見關鍵。但動作打鬥場景在動畫則未見有很突出的表現,基本上七大機器人的打鬥場面都是通過光影特效來讓觀衆意會當時的激烈狀況,明白這樣處理會是爲了讓觀衆更專注在人物性格發展及故事矛盾鋪墊上的取捨,但就會覺得這樣的從形象到形意的處理轉變會有出戲的突兀感覺。另外不確定是否載體原因,開始第1、2集有些場景會有失幀的感覺,另外有個蓋吉特行走的場景3D處理效果也有種突兀的情況,猜想又可能是監督想在這進行不一樣的嘗試操作,以此來表現蓋吉特當時不穩定的被清空記憶後的“心理”狀態。

而此番動畫帶給觀衆更多的思考,是關於戰爭、仇恨和AI人工智能。

觀衆不確定原著漫畫的原著漫畫是否帶有政治立場的,但從如今觀感而言,觀衆解讀到是對美國“正義”的聲討。波斯王國國王本是想依靠實驗機器人來創造一個能夠讓中亞沙漠變成綠葉如茵的土地,但卻被造謠成違反國際條約欺壓機器人的獨裁國家,也因此而被推翻政權,但同時也令到參與鎮壓的七大機器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而造成波斯王國慘劇的幕後主腦,正是特拉克亞合衆國,正是影射美國。而恰逢此時,世界正發生俄烏戰爭和巴以戰爭,歐美國家在戰爭中都有充當某程度的角色作用。要不是因爲動畫的上綫安排早於巴以戰爭爆發,觀衆真是會認爲NETFLIX絕對是爲了話題流量而進行這樣的上綫安排。

較之當時看漫畫,感覺這次看動畫對機器人仇恨的共感是更强烈,尤其是人類那種傲慢所做出的各種對機器人的殘忍暴戾行爲,就更覺得自己設身處地也會如蓋吉特那樣做出報復殺人的舉動。也能明白遭受到陷害的人民,家人被殺害無一幸免的悲痛,要對所有人類進行報復也是情有可原的,(哪怕這選擇還抱持有以爲人類滅亡後仇恨也會消除的一廂情願)。

觀衆以爲故事這樣安排是折衷的選擇,甚而覺得故事并不是對人類未來抱有希望的……前段時間的AI話題頗爲熱鬧,當AI技術開始被廣汎應用在很多行業時,各人爲了當下的利益而進行捍衛排斥技術的干涉,而此時觀衆觀看完這動畫,只是覺得可笑又諷刺。人類當初從動物演化而來,侵占破壞了地球各種資源;如今AI人工智能從人類發明,也開始進入人類社會的諸方方面面,但這時候,人類也開始恐懼了,恐懼自己未來會被取代。但想想當初大自然因爲人類發展而受到破壞,動植物原來的環境又何不被你們侵占,本來自己在自然平衡發揮的作用又何不是被占據了呢。人類的誕生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那麽人工智能的發明或也是人類進化發展的結果而已。這一次的波拉被攔截了,但只要人類的原罪沒有停止,還是會有下一個波拉的出現,人類的危機還是會再次出現。

人性可能是人體化學元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那麽機器人的人性則是不同數字公式不斷演算出來的結果,都是以不同形式的作用演算結果而已。

惡魔 – 數字惡魔無語:女神転生

因爲近期終於開始玩系列最新作的《真·女神轉生V》,而這些天因爲看了一些系列介紹的影片,忽發其想找來這部遊戲當年原作小説改編的OVA作品一看。1987年的出品,也真是很符合觀衆對80年代、90年代初OVA作品的印象了……

動畫的故事是講敘電腦天才學生中島因爲遭到校園霸凌而通過電腦召喚了隱身在黑暗世界的惡魔洛基,並向他借取力量來報復自己所曾受到的傷害。但獲得這力量的代價,就是不斷將自己的同學和老師作爲祭品獻給洛基,來最終將他召喚到現世。此時,班裡來了一個轉學生白鷺,她對校園裡人人都對這中島唯命是從而大感疑惑,直到某天耐不住好奇而跟蹤中島和老師的會面,才發現這學校裡藏有的秘密。中島收到洛基的指令而要將白鷺作爲祭品獻祭,但自從第一次見面後中島就對白鷺是耿耿於懷,總覺得對她有所印象。在洛基吞噬了同學準備要將白鷺也一同殺害的時候,白鷺也醒覺了自己是伊邪那美的轉生,傳説被丈夫伊邪那岐所殺害的天神。但白鷺爲了救自己的丈夫(伊邪那岐)的轉生,中島而命喪在洛基手上。中島也在埋葬白鷺在伊邪那美墳前的路上而醒覺了自己的前生記憶。在洛基的一路追殺下,中島重新獲得了伊邪那岐的力量,並在自己的電子召喚獸克爾貝洛斯的幫助下將洛基消滅。

OVA是將原著小説的關鍵情節給改編出來,但有些因果關係未能花筆墨進行描寫,多少會領到觀衆看的時候有點難理解,更尤其是對日本傳統神話未有接觸的話就更是有不解人物之間的關係了。

開篇説到這動畫有著明顯的時代印記,是在於對成人情節的渲染了。當中一段講述中島要將小原老師獻祭給洛基的時候,被洗腦操控了的小原坐在椅子上的時候被洛基的魔爪染指的時候,爲什麽會發出陣陣的呻吟,呻吟的狀態完全就是女性高潮的狀態此起彼伏。觀衆看的時候是真疑惑被獻祭會造成這樣的狀態模樣嗎?也就令觀衆想起昨天看到的一部成人動畫,有著類似的畫面和聲音元素。當查看關於小説對這段獻祭情節的描述時,才確認到小原老師就真的是在性高潮呻吟。

觀罷這部系列遊戲的起源小説改編的OVA,其實還未感到和系列設定有很强烈的關聯,除了有出場日本神話傳説人物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以及北歐神話人物洛基,是在遊戲中能夠被玩家召喚的惡魔。而且在當年的OVA人社中,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與後來的遊戲立繪有著頗爲天差地遠的差別。

偵探 – 不死少女的謀殺鬧劇

這一部動畫是觀衆認爲7月新番裡面唯一最精彩的作品了,甚至覺得是近年新番裡能夠排得進前三作品了,整部從頭到尾都可見資金成本的到位和製作用心。數近年的作品,不是故事有看點但畫面質素不到位,就是老套又千篇一律唯一可看的就是精緻畫面和人設。也就怪不得當時看首播的時候,會看到觀衆評論這部作品是“體感五分鐘”了。

故事開篇是講述一位女僕提著一個鳥籠在日本找到一個半人半鬼的劇團藝人,原來鳥籠裡放著一顆不死且一直停留在14歲容顔的少女頭顱,因爲輕浮藝人和不死少女人頭可能有著相同的目的,於是“三人”一同踏上尋找他們共同目標人物的歐洲之旅。而因爲少女擁有上千年的知識和超强的邏輯,他們一行人也以偵探團的名號在各個有疑案的地方出沒,先是被邀在有吸血鬼的森林裡偵察吸血鬼媽媽被殺事件,然後得到情報是關於兩人被奪取身體和變成鬼的幕後黑手,更在多方守護傳説鑽石被怪盜偷走的事件中見識到此人真容,及他所作這些人體實驗的目的。之後三人循著鑽石的指引前往到有人狼傳説的村落,查探村中發生的連環殺人事件,更發現各方一直追尋的金色人狼。

之所以覺得這番精彩,一是因爲作畫精良,無論是動作打鬥場面的流暢抑或是人設的獨具風格,都令得觀衆賞心悅目。不過有作弊的是很多時候都場景設計在低光黑夜環境。第二就是每個篇章的懸疑查案設計,但作爲日本懸疑小説的受害者,很多時候都對最後答案揭曉時有種懷疑作者自説自話的感覺,只是還會期待前期的謎題鋪墊和最後得到答案回收的釋懷觀感就是了。最後就是多方人物複雜關係網的設計,以及對各種傳説虛構人物的引用,這是觀衆對這動畫最喜歡之處。無論是對西方和日本的傳説怪物(吸血鬼、人狼、科學怪人、鬼、不死人等)代入,抑或是引用全球最知名的偵探小説人物福爾摩斯、華生及天敵莫里亞蒂,又或是80天環游世界小説主人公,歌劇魅影、開膛手傑克等真實和虛構的傳説人物,都使得這部懸疑作品有著强大的人物陣容。觀衆甚至覺得這些知名人物陣容如何被串聯在一宗宗彼此關聯的案件裡,才是此番最具看點之處。

家有一老 – 執到寶

因爲電臺節目多次提及甘國亮當年監製過的電視劇,而今年終於得到機會看到這些作品全貌,會有感覺甘國亮的編劇作品的獨特指出,臺詞對白的真實貼地。但同時也是再次令觀衆覺得其作品的情感斷裂,從故事節奏而言的斷斷續續,尤其是常常的情節留白都是令得觀衆看著覺得奇妙。

本事消防員的余可退休後就離開了消防署宿舍,租了座舊唐樓,卻不料原來裏面栖息有四隻鬼魂,他們更會不時上身到可伯的子女媳婦身上,不斷鬧出各種怪事。有時會添油加醋鬧出大頭佛,有時又會群起對抗小賊,有時又或安撫小夫妻之間的吵鬧感情,但最終都是幫助將本來家無寧日的小家庭重歸舊好,使得子女感恩年邁老父的無私付出。

其實這個劇集作爲誕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確實無論從拍攝手法和和劇情編排都頗具時代特點:比如借用替身演員來演出滑溜冰鞋的,就會先用全身鏡來拍攝演員,當有高難度的滑地和旋轉翻身的特技就切換成特寫鏡頭,以鏡頭切換來讓觀衆信服角色的技巧。以現在觀衆的眼光來回看,就覺得很土炮的技法,但如果理解到電視劇當年所播出的電視機顯示效果,就會明白這手法也可理解的。而説到畫面顯示效果,有一場四個鬼各自上身到可伯子女身上後在老屋各個角落看著可伯在家裏走動,認爲是整部劇裡面最爲嚇人的一場,尤其是甘國亮飾演的小兒子在角落上的俯首窺望,尤為驚恐。

關於驚恐,觀衆覺得這部劇集的音效、矛盾、場景調度是更帶有驚嚇氛圍的。尤其是劇集前半,在表現角色半夜被上身後的音效和音樂,都烘托出不安的氛圍。再加之當年攝影的技術限制,顆粒感重且低飽和度的畫面都使得劇集氛圍在忐忑中進行,哪怕故事是想詮釋家庭溫情的。其實演員都有一半後來多是喜劇演出居多,但在這劇集中的爭吵不斷,動則就是彼此冷言冷語,真是使得這溫情都有一股暗流在其中湧動的觀感。其實觀衆很喜歡黃韻詩過往那種尖酸刻薄演出,但不知爲何,在這部劇集中她角色的各種無理取鬧和野蠻都令得觀衆對之生厭,更別説家人爲了什麽和樂融融而采取各種忍讓都令得觀衆在觀看過程中覺得難受,對她角色的各種惡言沒有得到懲戒而覺得沒有得到釋放的壓抑感。追看到後期,觀衆覺得劇集更能帶出不安氛圍的其實要説這間老屋的場景設計,進門見廳,左側是房間和厨衛,右側是陽臺和另一個房間,而其實厠所旁邊還有一間空房放置四隻鬼魂所屬的神主牌。房屋的格局看是方正,但又狹小多阻隔,要使用厠所又要走幾級樓梯,大廳又立有一頂梁柱。與鄰居一班自梳女伸手可及,但也只是點頭之交。觀衆設身想象就覺得房屋使用的不便,雖然隔音頗佳,隔著一堵打開的門板也聽不到門後説話。更別説這種唐樓沒有自來水,每次用水都要下樓一桶一桶地提取。這種生活的窮迫和家人關係的緊張,就更是積攢著劇集的不安情緒。

劇集幾乎前12集都是敘述這個六口之家如何的不安又爭吵不斷,各種彼此之間的不理解和不滿。直到最後了,大家都遇上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年輕一輩理解父輩所做的犧牲是如何無私,才開始反思過去自己所做的,才知道要實際地孝敬老父。其實抹去劇中的鬼怪橋段,劇情真是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家庭劇情,各種起承轉合都能在以往經典找到先例,只是現在矛盾轉折點關鍵因素是落在了爲人驚恐的鬼怪身上。

觀衆看到可伯德演出時,都盡可能想劉克宣德演出是如何真實,是能夠演到那些60幾歲人都還要為兒為女長憂九十九的欣慰與無奈,但,當年演電視劇的節奏和方法,其實是會令得觀衆出戲的,常常人物之間的對話都是會停一拍才開始,這種鏡頭切換時候的撕裂感也破壞了演出的可信性。其實懷疑這是甘國亮監製作品的風格吧,上次的《山水有相逢》都出現有同樣的觀感,但友臺的《八仙過海》則沒有如此强烈的感覺。所以到大結局時,可伯開始慶幸這個小家庭得到鬼魂的不經意作怪幫助下變得和樂融融,子女也領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真理時,就顯得刻意又説教意味强了。

家人 – MOVING

觀衆偶然都會隨熱潮來追話題電視劇的,就比如說這部《MOVING(異能)》。與其説觀衆喜歡這個漫畫改編的故事,觀衆更認爲是喜歡這部電視劇講故事的節奏,對於伏筆和每個人物的前情倒敘反更讓觀衆看得有樂趣,會像是拼拼圖那樣將缺失的空格給補上的滿足感,也就是將之前埋下的伏筆給補充上的滿足感,就會覺得是被編劇給操弄著但還樂在其中。

在第1-7集,都在講述三位高中生他們的高中生活日常,但其實他們身上都隱藏各自的秘密,而秘密的緣由都出自他們的父母;之後的8-13集則講述他們父母的過去,及他們身上的超能力所帶來的各種無可奈何,比如要給政府進行各種秘密任務,但這些秘密同時也爲他們帶來各種殺身之禍,甚而會禍及妻兒;所以14-20集就講述父母一輩和孩子們如何在這些危機中掙扎生存下來。

其實到後段,已經不是國家機構和這些秘密成員之間的關係揭秘,更是將國家之間各種見不得人的手段揭露。當權者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不惜對人民進行各種精神脅迫和强制服從,從而達到自身的統治目的。就很喜歡在劇集後半部,對立立場人物之間的爭辯對白:人民是無辜的,强迫犧牲的人才是有罪的。觀衆俯首看現在所在的土地,身邊周遭公共媒體無不歌頌各種犧牲,贊揚對當權者的各種統治政策,當聽罷此對白的時候,是真有種强烈共鳴的感受。是真會幻想,要是哪天作爲黎民百姓是真有可能會成爲統治權力的墊脚石而已,而家人就是之所以會成爲墊脚石的軟肋。

電視劇是很精彩,各種打鬥場面也見刺激能夠喚起觀衆期待及拉扯觀衆的耐性,但下來回想整部劇集,是真有種相當公式化的套路,就未必是精彩到能夠讓觀衆久久難忘的程度。雖然有些打鬥畫面會暴力又血腥,有些鏡頭也見設計大氣。

英雄 – Lv1魔王與獨居廢勇者

其實同樣是魔王與勇者的糾結情緣,反類型題材,觀衆是覺得前輩《打工吧!魔王大人》要有意思得多,而且人設也覺得美型太多。這部《Lv1魔王與獨居廢勇者》給觀衆感受是純粹的肉番咯,而且是純粹的女體肉番咯,那種迎合男性觀衆的豐腴畫面實在多得讓觀衆深感飽脹。又不過,較之前輩,《Lv1》可能會偏向男性熱血取向更多,相應打鬥場面也會更見拳拳到肉且精彩,雖然幾乎僅存在第一集和最後兩集裡

就話説當年勇者和另外三位夥伴合力打倒魔王過去10年後,人類社會在和平之下發展成爲了極具現代化的世界。而與此同時,給世界帶來和平的勇者麥克斯卻已經被遺忘,更因爲和平之下的各種欲加之罪的醜聞給纏身,導致寧願選擇在家裡廢也不再走出家門。哪怕10年後的魔王重生蘇醒找上門來,也都懶得理會對抗。不過只有Lv1且小女孩體型的魔王也確實不足爲懼就是,雖則他身邊伴有一個身材姣好的秘書官。而觀衆開始提到這番之所以是肉番,完全就是因爲這秘書官的存在。她那極具挑逗意味的緊身連衣制服和眼鏡,不就完全滿足男性的喜好嗎!更別説她與麥克斯孽緣開始的那一場,醉酒裸奔。而除了這秘書官潔妮亞之外呢,擁有基本變身能力的魔王,爲了方便出外采購日常用品,也會變身成一穿不合身制服的高中女生,但因爲她身材實在豐腴,本來小孩子尺寸的制服穿在變身後的身體上就會變得極具誘惑,各種極限露出更是滿足某部分男性的JK服癖好。

不過,畢竟此番都有濃烈的熱血味道,賣肉之外,人物之間的羈絆及矛盾還是建立得算有看點的。勇者和昔日的夥伴因爲彼此的立場不同而兵刃相見:為王國政治權力機構關鍵人物的弗雷德,昔日小隊中的僧侶;雷奧,因爲是共和國的首領而與昔日王國勢力劍拔弩張,昔日是小隊中的戰士(肉盾)。兩個本來昔日合作無間的夥伴,如今爲了各自勢力立場而拳脚相見。而這一季(如果還會有下一季的話),最精彩的打鬥也最熱血的場面就是這一場的了,之後麥克斯爲了拯救這兩位昔日夥伴而加入到戰局,形成三軍對立的勢力,也讓觀衆見識到昔日勇者之所以能夠集結夥伴對抗魔王的力量。在之前動畫都還是用各種情節來將麥克斯塑造成力量不復當年的衰敗形象,而如今在夥伴面臨大難的時候卻是勇於一己之力對抗兩國的頂級人物,且絲毫不見落於下風的氣勢。

但其實,觀衆還是開場提到的印象吧,少了點因爲人物反差感而帶來的觀看樂趣,中期太多的乏味文戲和曖昧橋段,看得是略感拖沓的。當然,可以説這是爲了塑造麥克斯這位昔日勇者因爲被時代抛棄而導致的性格孤僻與自我隔絕的做法,但真看得觀衆沉悶咯,觀衆也對魔王性轉與勇者搞曖昧的橋段沒有太多興趣。

下一頁 »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