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份批判的專題中的觀點無不是老生常談的事情,皆是明知其不足卻無力為之改進的。所為何?到底,就是制度的問題。如今的電影制度完全就是限制着導演編劇的創作,此題材不宜,此內容不適,此內容敏感,此內容意識形態不當,此內容影響不好,此內容兒童不宜……一個廣電總局就將所有想法打擊殆盡,莫倫孰優孰劣,但求不過地稍微予以民眾娛樂同時可刺激經濟收入,則可。
“不故事”,請看如今的故事皆為何,時尚白領的奢侈,瞎掰亂想的武俠,虛假無力的英雄。請問30、40年代曾一時創作旺盛的中國電影是何?無不是反映民生疾苦底層人民引起觀眾共鳴的故事。如今的中國電影,大讓本人想起20年代30年代初期所盛行的神怪電影,空洞虛泛,只求引起觀眾好奇。
“不人物”,就說一部《色|戒》,就說其顛覆革命女英雄的正面形象而抹殺其人性的一面。從來中國英雄就是無性的,然底下的觀眾呢,被壓抑憋悶得下流低劣而致性扭曲。這是確確實實的當今社會人性,但有人敢拍嗎?可笑的是,要給錢觀看的電影不讓拍,而免費觀看的電視媒熱衷如此話題人物,越是變態扭曲就越是拍得過癮看得過癮。其實這是完全扭曲的病態製作心理,要不一無所有,要不豐收富有。
“不技術”,這就說到人才培養,就說如今欲加入電影的學子發展方向皆為何?導演,演員,無不是直奔要出名的位置。其實到底就是為了出名,電影,狗屁!其實就是為了個一夜成名,人盡皆知的浮躁心態。人都往這些位置走了,那誰來研究技術呢?甚至,有誰來拉鋼絲呢!哦,現在有綠幕技術,但糟糕的是本地掌握綠幕技術的人少之又少。
“不細節”,如果創作者皆沉湎在虛幻的故事當中,在自己所不清楚了解的大背景中講故事,又如何要求當中的細節。創作者都關注在了如何在大場面引起觀眾的注意,吸引他們的眼球,細節之處皆以為不被只求在戲院談戀愛的觀眾所忽略。
“不商業”,電影在中國長久以來就被作為思想控制工具,文革之後才將此功能性淡化,但也只是成為創作者的思想情緒創達工具,商業考量從來就不在其列。更不要提及主旋律電影,完全就是團體票的虛假票房,又談何商業。
“不進取”,這個山寨貨充斥的國度,講進取,可笑!稍微有一樣新事物冒起,就會引起之後者的紛紛效仿,企圖從中分得一杯羹,然後讓此新事物在熱鬧中夭折。就一部《臥虎藏龍》就讓創作者們紛紛追隨一股武俠熱潮,若不是中國社會落後的觀念,《Brokeback Moutain》的成功定必也引起眼紅者的跟風。
“不更替”,一個急功近利的電影市場,只求票房號召,又怎麼會放膽在大片中啟用新人,新人沒有得到培養發展的機會,又如何可以接棒前人。說到底,這個市場有著極其強烈狹隘的審美標準,要不沉浮守舊,要不新潮個性,從來沒有一個共同的契合點可以雅俗共賞。審美的單一化,模式化,致使從人從事都沒能夠得到培養發揮的機會,更替就談何容易呢!
“不完備”,如上段所言,審美狹隘。院線上映的皆為保險的大片明星片,小眾獨立創作完全沒有途徑可以發布與觀眾見面。其實完全是因為制度、市場、個體的限制而使得翻版市場的熱鬧。因為地下活動,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可以豐富多樣不受約束,可以有各種品味滿足觀眾所求。
“不協調”,從來就不認為中國電影市場有何協調可言。本身就沒有一個文化內涵的培養又談何協調,完全就是跟風看浪的被動排片計劃。還是那句,市場的混亂,院線的混亂單一,制度的限制約束。
“不遠見”,其實又豈止不遠見,連近視也沒有,完全是瞎摸亂打的套路。連本土市場都不在意,本國龐大的票房潛力都漠視而期盼國外市場,可笑之極的思維。當紛紛批評外國人對中國人落後的看法時,中國人又何不是對外國人有落後的誤解,還以為他們對功夫片有著如何的強大好奇。創作者可以拍出一部地方色彩引起地方觀眾共鳴的電影就已經可以擁有龐大地方市場的票房了。不遠見,其實不腳踏實地吧!
“無法制”,在前文已稍有提及,不再熬敘。在一個市場混亂制度不全之下談翻版控制,完全就是空談。
“不迷影”,在這個浮躁不堪的社會節奏下,如何有談迷影呢?在一個票價過高一般小百姓都無力支付的現狀下,如何談迷影?在一個完全沒有途徑甚至是可供迷影的事物的現狀下,如何談迷影?
大批判,完全就是如潑婦罵街般,罵了又如何?可以改變什麼嗎?不可以。根本之處完全無力改變,一切都不過是無力的控訴。將缺陷指出來,就不過是滿足了筆者語言暴力之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