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11 月

伴隨 – 在回家之後重新開始

真是不知道有多久才看到這麼一部這麼純愛的同志漫畫了,而且不揪心沒有太多的自我否定和粗淺的自怨自艾。就會如所有的所謂正常的男男女女愛情般,在點滴相知和相伴之後,慢慢心靈得到了互通。

作為這麼一部純愛的漫畫,人物當然要繪畫精美呀,筆線簡潔,場景也精緻,而且人物塑造上一個悶騷且傲嬌一個則外表熱情下掩藏自卑,不能不說這彼此性格互補,完全就是最佳的CP配置呀。於是整部漫畫就在相互交疊述說兩人性格因由與過去,而因為這種彼此掩藏在內心不為外人道卻被彼此察覺的祕密,讓“城市人”光臣打破了內心的隔膜,透露自己的軟弱,也溫暖作為養子的大和,也讓他有得一個可以釋放內心樂觀外表下的憂傷。

因為在企業裡被裁員而回到家鄉,想繼承父親的家族事業,但因為當年拒絕父親的想法而一意孤行向外獨闖如今回到家裡,那面遭到父親的為難,但任性傲嬌的外表下,其實內裡有著溫柔的想法,這就被大和的熱情所發現到。當然啦,這種“發現”也是因為光臣因為對大和有妒忌而透露出自己的小心意(過來人見解)。而看著熱情陽光的大和,其實一直因為自己是作為養子的身分,而不敢流露出作為孩子的任性,更多是以一種服從和報恩般的陪伴在爺爺奶奶家裡,但其實村里的大家都是對他有不一樣的眼神。這些都因為作為村里的“外來人”所打破,一眼就看穿了大和外表下的軟弱。所以說,當外表被察覺之後真相,就會把心防所有都摧毀。(過來人的又見解)

而看聞漫畫其實是有真人劇場版翻拍,但,選角就很有問題的,大和的演員不見得多麼陽光爽朗,光臣同樣不見傲嬌。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啦,還是看漫畫更好呀!

獵人 – MONSTER HUNTER RISE

遊戲算是斷斷續續地給通關了本篇,說不上是在過程中操作技巧有玩得多麼成熟了,但起碼是比當年在舊同事的PSP上和在那台遺失的3DS上玩得成熟了(怎說也是有通關了本篇故事嘛!),掌握到了這次新作裡的翔蟲技的使用。

所以,在玩了這個遊戲的可能20個小時裡面,最大的樂趣就是選用了斬擊斧,並恰逢時機的轉換武器型態及使出翔蟲技,盡可能地造成大傷害(起碼在玩家的水平而言的大傷害啦~)其實本來遊戲未發售時有出過試玩版,當時是用了雙刀,以為輕量級地武器是適合自己,卻不知就因為試玩版的時候並不熟悉的操作,而大大地勸退了興致。若不是因為後來依然不死心在發售後仍然堅持購入遊戲完整版,選擇使用了重量級的武器,或者也不會發現其實玩家自己是能夠享受這部經典IP動作遊戲的。

玩家幾乎是作為新手來開始遊戲,進入村莊之後跟隨著新手教程的指引開始冒險,接下了從一星到四星的獵殺怪物任務。現在遊戲都必然有的捏臉,在對自己的審美有著莫名自信的時候,以為自己是捏出了一個遊戲的英雄,帶領一隻可以騎乘又可以參與獵殺怪物的犬和一隻能夠輔助的貓,穿過雨林涉足荒原攀過火山走過神社,作為一個對A級大作涉獵甚少的玩家而言,這作的場景畫面也並不是那些外界核心玩家所言那般呀,玩家自己是覺得相當驚豔的,更別說因為翔蟲的原因可以跳得更高看得更遠。

而說到怪物的數量及遊戲長度,拜託,像玩家這種輕度玩家,這遊戲的體量實在不能更適合了。而且以Switch這樣的機能也可以有順暢的聯機體驗和網上的陌生獵人一起獵殺怪物農素材呀。玩家也不是有多熱衷製造裝備呀,而因為有這聯機的功能得以可以相對輕鬆的採集素材。雖然,偶爾回頭,確實是覺得自己沒有完全感受到遊戲的價值,起碼裝備的BUFF試煉效果也沒有怎麼多嘗試。更別說HR至今都還只是2級而已了,也可能是考慮自己這樣的遊戲狀態,所以當初就是購入數字版,以為自己會在閒時也打開遊戲來偶爾嘗試了。

怪物獵人,對於玩家而言,會覺得像可以輕鬆拿出來遊玩的,就像自己也並沒有多花時間遊玩的splatoon2和ARMS,是覺得自己也沒有多會玩和多花時間玩,但是就覺得既然這平台有發售新作了,就必須要擁有且能玩明白遊戲的一二。畢竟你會知道,這遊戲是必然好玩的,只是現在的你已未必有耐性遊玩主線之外的海量內容了。

兄弟 – upstream

這部電影徹底是滿足觀眾的兩個願望,既可以看到Sergi Lopez又可以看到Oliver Gourmet的,一個風流不羈的男人,一個是悶騷沈穩,但在這電影卻一反他們的固有形象,整一副選角對調般。Sergi是冷靜而細膩,Oliver則浮躁且暴力。讓觀眾顛覆了對兩人過往印象。

電影故事開始於這對同父異母的兄弟,因為得知父親在山裡意外身亡,於是兩人相約前往尋找父親的遺體。但一路逆流而上,攀山涉水,讓這兩個中年男人受盡苦頭,終於是在一陌生男人的領路下來到山裡的一教堂,在別人的話語裡知道兄弟二人所不曾知道的父親。想想,這戲裡戲外也都是“顛覆固有印象”的話題。

要說電影的主題,觀眾又怎麼會在乎呢!觀眾只要能夠看到兩個喜歡的男演員通常就已經花痴迷醉了,更別說裡面兩人在峽谷河流上行船時各種赤身化險的情節了,看著都喜樂。雖然要想這兩直男再共演同性情人實在癡心妄想,而且也能夠想像成品所可能的糟心,所以能夠合演一對兄弟也是很美好的事情了。

東湖

已經想不起是多久之前才再來東湖這一邊了,可能也該是疫情之前的了,但當時也已經因為網購之下,原來的集散地都已經衰落凋零了,更別說今日是經歷了兩年疫情,外商大幅減少了。

終於是從疲勞且心累的工作解脫出來之後,又隨心的乘上104來到東湖,花了兩個小時參觀了一趟美術館後,就回到東湖附近了。(雖則來回費時費力踩了好長一趟的單車)

好幾年前擁有了DS和3DS之後,每到有新作發售,都會來海印電器城一帶來找遊戲,雖則正版是貴有時也不捨得買,但逛逛看看也覺得滿足。更別說當時因為3DS有擦肩功能,幻想每次行一趟都可以擦肩到“好友”。曾經擁有的3台3DS也都是在海印電器城和星之光電器城裡的遊戲舖收的。但到今時今日,Switch都已經大膽在網上花3千多元在網上買了。看到電器城今日的蕭條,其實自己又何不是踩上一腳多扔一塊石的人呢。

偶時都會想收一台二手的左軸膠卷相機,今日順路也去了趟以前不知什麼時候去過一次的盛賢。當年的二手相機像地攤貨般放在籮裡任君淘貨,如今是僅見二手手機擺滿貨架,就別說什麼低價二手相機了,就算有相機也都已經都是單反了。更別說這些商鋪都開得零零星星,二三樓的舖頭更別說多麼的簡陋蕭條了。哪怕是電器城旁邊開通了地鐵口,今日對商戶的幫助也都所見甚微了。

想想,互聯網是方便了消費購物,但也讓往日那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蒼白單調。作為一個不擅溝通交流的消費者,其實是不喜歡逛商場和那些店員打交道,但是如果真沒有了這樣的環境可以休閒消費,也是叫人感覺可惜不捨。行業的興旺,能夠親眼目睹和身處,才能有切身體驗的。

家庭 – 秘密訪客

想想,這還是第一次看陳正道的電影,雖則有所聞他的類型風格,但當實際觀看過后,則是更延續了對他的印象(和八卦)。

電影的故事從一起交通事故而起,特效拍得很是“特效”,就是要告訴觀衆這車禍很嚴重,車上的孩子必然傷亡不輕的。又果然的是,車上的小學生都幾乎不能幸免地在這車禍中身亡,除了一個遭受同學欺凌的小孩。而後負責要接載這群學生的司機,就因爲這事故,遭到家長們的追討。而為了逃避這些家長的追究,這個司機決定隱藏到一個善心商人的地下室內⋯⋯

其實如果解釋這個司機為什麼會甘心失去自由躲藏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室內的手段有那些,是頗有意思的,為了要將這個男人甘心被剝奪自由又做了些什麼。但當之後解釋附富商一家費盡心機做出了這些事背後的因由,及這些人彼此之間有著如何的關係時,就見得太狗血了。一個拼湊的家庭,原來都是和那場車禍有關係的,家庭之所以開始,是因為這陌生富商要為了自己的兒子而懲罰這個司機,用自己的手段來讓這個司機失去自由,承擔起他認為這個司機需要承擔的罪責。而富商之所以大費周章“報仇”,都是因為情人所留下來的兒子因為這場車禍而離世,而這個情人的身分,就與開篇提到導演的八卦有關了。

香港女兒 -梅艷芳

經過了多時的宣傳及期待之後,終於是看到這電影真容了,怎麽說呢,觀衆是不捨得對這部電影有太過的苛責。在觀看的過程中,會更多覺得是將這電影當作是一個串聯起對梅艷芳的追憶的機會,而女主角則更覺得是一個指路人、一個容器,將觀衆的情緒作慢慢的醖釀回味。

觀衆不否定在觀看電影之前,是對之有著百分百的肯定期待,期待這電影是能夠給予到不一樣的滿足感動。雖則事實事與願違,但起碼能夠通過這電影看到早前不停回味重看的舊錄像以及未見過的記錄,也算是不錯的事情呀……在之前,觀衆很反感看到評論説演員與真人的差距,就覺得本來就不是要完全重現,不過是將曾經耳熟能詳的事情及故事通過他人演繹來敘説一次而已。但實際看過電影成品之後,就覺得演出是有讓觀衆失望的,那種失望是看到演員刻意模仿,尤其是説話方式。這種模仿演出的痕跡明顯加之夾雜的影像記錄,就會覺得這個人物情緒是零碎,更影響了觀衆對演員演出的一致性印象。其實是理解這種手法的意圖,但就是覺得實際手法觀感粗暴。尤其是張國榮送別的影像記錄和拍攝重現的交曡,情緒是跳的,真情實感與演出相當明顯被劃分。另外就是對白,聽著看著就是讓觀衆有懷疑。

整部電影下來,觀衆并不是為這電影作爲故事而感動,而是為了逝去的人的回憶而感動。每當看到那些影像記錄裡的梅艷芳,結尾字幕滾動時與身邊人的舊影合照的梅艷芳,就覺得感動。所以這部電影,裡面的演員,觀衆並不是將他們看作是人物重現,而是覺得他們是作爲故事串講人,是將一些場面重現的演出。

當看到開場時80年代初那個曾經璀璨斑斕的香港,霓虹燈點綴整條馬路,卻在幾十年過去之後,昔日的輝煌,竟然也如一代巨星般落下,那一聲豪邁的“BYE BYE!”今日看到,不自覺也聯想到今日的香港。20年前SARS讓市民人心惶惶?又可曾料想今日全球被疫情肆虐,她所珍惜的小島在這過程前後又經歷著數之不盡的動蕩。這樣想想,其實觀衆未必只是緬懷一代巨星,更是追憶那個人人向往的東方之珠。

我奔勞的“工作日”

隨著交接時間的繼續,單位的内部流程梳理(折磨),每一日都那麽難熬。而又終於幸得一日時間請假,用之於去面試新工作。其實有時檢討,都37嵗人,還要去參加那些公司單位面試,需要由那些小妹妹來提出他們對我的質疑和挑戰,多少都有種不是味兒(卑微的自尊心作祟)。但如果是由那些上級老男人老婦女來提出我的各種不足和見解,我又真能夠接受嗎?有時是會想起當年每天連續面試3、4人時候的境況,當時真有面試過一個40上下的男人,當時他那種態度又確實是讓我這種小薯仔難以勝任的,於是當下身份調轉之後,就會想那些年輕人心裡是不是也會有一種不確定的想法?會遲疑之後是否能夠駕馭得了面前這個30幾歲的家夥?

於是花了30分鐘的地鐵通勤,再加上15分鐘的步行通勤,才終於來到了那面試單位。説來是巧合,這單位竟然是當年在別家單位工作時就曾多次拜訪前往過的,這感覺竟然是這般的熟悉又奇妙。想來,其實今日仍工作地點,也是以前工作單位所曾來拜訪過的。這些年的工作,不是對工作上有多大體會,卻是對過程中的這些無關大小的巧合有莫名的驚異。説説今日面試的檢討吧,忽然想起可能8年前吧,去面試21CN的感覺,自以爲能匹配到用人單位,其實對方有著他們的考量,結果都是不聲不響了。但8年之後的今日,已經有所不同了,對於這漫長的通勤時間,實在叫人一再卻步,仍然在職的狀態,竟然會以爲是一種可以繼續選擇的情況。


其實花了這麽長篇幅說面試,不過更加想說自己因爲這面試機會而去了趟天河又重新去了久違的太古匯。之前都有抽空前往過的了,但忘記當時是中了什麽邪,就只一心想去進口超市買些其實并不必須的零食和茶包,完全不想到要進方所裡面看書。但今日再進入這良久未見的書店,已然與印象中有所差別了,整體大圈的書架分佈是差不多的,但中心位置已經有調整了,過去的生活藝術品區域已經縮小了,反之文具區域倒是往前挪了,可能心裡作用吧,也較之過去在圍欄上展示,如今的欄位是更加集中且豐富了。而其他的文化周邊就取代在了圍欄位置展示了,連同其他周邊玩具……其實呀,我想這樣的書店空間,小孩子能夠輕鬆在這裡翻書閲讀嗎?好吧,自小不愛翻書的我是不能理解在書店“打書釘”的想法。

而一如過去逛方所的必然:買雜志+買貴價臺版書。於是就兩本書《剛剛好的半獨居生活》+《小日子113》,花了我161元。當時在付款的時候,被告訴要161的時候,心裡瞬間空了一陣。《剛剛好的半獨居生活》不是該只有幾十元的嗎?!要是121的話,早知道就買另外一本《無印良品的收納魔法》了,是足足便宜一半價錢呀。好了,又是爲了面子而硬花下來的高消費……


而其實今日除了逛完太古匯方所之外,還去了信和陪母親下午茶, 然後又再又再去了無印良品,終於狠下心來把那個PP軟膠收納箱給收下來了,想是專門用來收納那臺其實都不太常用的吸塵蟎機。結論,可能又是花高價買非必要物的行爲。或者,我需要學習一下斷捨離,翻翻《斷捨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