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2 年 7 月 8 日

作家 – Being Flynn

多少感動縈繞心頭?無!多少勵志鼓舞勇氣?無!電影真不過是平白的文學電影,對白很美,哪怕當中夾雜粗言穢語,但其確實有詩般的語言美……因為兒子真的是在寫詩,而他的父親也確實有作文,雖然是潦倒不堪的作家,哪怕他如何吹噓自己的成就和影響。他畢竟是可悲的,雖然他還是一個父親,不過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

對父子題材的電影從來很少能夠引發起內心的動容,個人因由。雖然影片在表現父子關係中帶有對文學創作的執迷與錯失,但還是過去無法磨滅的單親經歷讓父子關係難以修補。因為思念父親最後自殺的母親,雖然她身邊經常流連不同的男人,原來她還是如此愛着那個離去的男人。這是兒子心中的痛,無法釋懷的痛。

電影通過一點一點地閃回曾經母子的相處場景來對比今日父子關係的緊張。影片在場景調度上有着其動人之處,其一是過去母親不同的男友與兒子玩接發球的長鏡頭,藉此表現母親無法安定的情感;其二是兒子無法揮去內心對母親的思念以及今日對父親的責任,於是已經死去的母親站在了鏡頭和場景的中央,鏡頭正反打的表現母親是父子倆的羈絆也是內心的障礙。

但其實,父子關係的表現往往就是如此矛盾的,是他捨棄了自己,也是他賜予了自己優越的文學天賦。

我在這裡建了一間小黑屋

自從以為自己將柒捌捌〇偽裝成一個很刻板正經的記錄網站之後,就很樂哉地在以前悶騷發洩情緒作規則性記錄的分類項目中放肆話癆,以為不會有人察覺這麼一個小分類。

於是,這個星期六的深夜星期日的凌晨,我又要說:我又在聽著電台敲著鍵盤毫無意義地說事……原來,習慣在星期六這個時段聽到的電台主持人要暫別節目組了,如此,凌晨習慣聽到的聲音都要改變了。

很多事情曾經以往,都告訴,總有些事情是要被離開,總有些事情是要不再,是要改變,是無法抓握在手……除了自己。

無可否認,我經常會期盼重逢的這事情,然後就如陳奕迅那首《不如不見》唱到的歌詞那樣上演劇情,是瀟灑抑或嫉妒,抑或是對已經流走的曾經的不捨?而其實,這問題的答案並沒有實際意義,最終都是隨之流走,因為原來經已不再

但,真的嗎?在還不是小黑屋之前,它的曾經會留在各種RSS訂閱記錄中,當它被搜索蜘蛛爬行過之後,它還是會留下不可抹去的記錄,哪怕將之隱藏刪除。

5小時前因為看到一個活動標題《走之前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而靈感觸發,再作了一帖,如下。

他:“走之前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你:“答案会让你留下吗?”
他:“不知道……”
你:“有过。”
……
然后,他留下了。

你:“走之前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他:“答案会让你留下吗?”
你:“不会……”
他:“……”

我:“既然答案不能有任何改变意义的话,你问来干什么呢?”
你:“可能是期望自己会因为这答案而留下吧。”
我:“但你还是说‘不会’了。”
你:“是呀,并不是每一个‘曾经’都能够改变‘未来’。起码问题回到我自己身上,是不能够。”
我:“但你还是问了这个问题。”
你:“或者,是想要让自己的‘曾经’可以得到些许的安慰和价值吧。”
我:“而这其中的价值就只是让回忆曾经的时候可以得到释怀吗?”
你:“可能是吧。”

有誰會看到這一帖嗎?又有誰能讀到當中藏在小黑屋的話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