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12 年 6 月

發展 – 二十四城記

所看到影片呈現的,是一個國家為了發展所作出的犧牲,是犧牲這個國家的一眾人民的利益,是他們的青春,他們的家庭,他們的兒女,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未來。然後,這些所有的犧牲,都會成為一堆堆碎瓦,被拆除,被捨棄,被遺忘,被掩埋。然後,再有其他的人,成為這個國家發展的犧牲品。

觀看影片過程中,不斷在腦中醒起一個關鍵詞:制度。這該是上映當時賈樟柯所提到的電影主題,印象中是這樣。於是,不斷去探索影片所要努力表現的這一個主題,是如何一個制度。但隨著影片的進行,發覺更多的是關於人,一個國有企業下面的工人的故事,為了一個企業和生活的種種無奈酸楚故事。遠離親人,丟失妻兒,地方矛盾,失落愛情……而後,才作反問:是什麼造就這些酸楚故事?是一個時代,是一個制度,是一個發展。

竟在冰冷的機工場景中,想起兒時依稀的景象,那是久遠得不應該會被記起而會懷疑是虛假的兒時記憶,那個集體包產時代,那個樸素封閉時代,那個工人至上時代。記憶中是大型機器,可能是船工廠,可能是印刷廠,裡面的,都是工人,而不是現在的城市人,那個時代,就是人與機器呼嘯奔騰的時代,那個時代,生活都是在一個企業所保護著的時代,無論是醫療抑或就學……但這些的景象記憶,真的太久遠了,而漸漸地被今日的經濟高速發展所取代,工人都會被推到社會,曾經可以脫離本身所在城市的單位地域會被開發成新型商業住宅區,曾經的人來人往都只會成為當事人的記憶,與遺憾。

星期六的夜

這是又一個星期六凌晨的夜晚,聽著收音機,百無聊賴地守在電腦前,不願意屈服於疲勞爬上床鋪,雖然現在是一咳嗽的病人。但不捨在開始工作前的休息的每一秒,每一個清醒,所以貪婪地將清醒的每一樣事物都收藏記憶中,包括雙手所做的每一件提醒自己還清醒而毫無意義的事情,雙眼所注視的每一樣物品,雙耳所聽到的每一點聲音,鼻子所感到的每一陣不適,喉嚨所吞下的每一口唾沫……

終於結束了又一個停歇階段,開始又一段未知的進程,從畏懼忐忑到強裝再到故作淡定,事情都如此重複地進行着。那一本在停歇期開始記錄過往工作經歷的小黃本已經有一週多的時間沒有翻開了,當然並沒有打算花費這寶貴的星期六的夜在其身上……說來諷刺,一分鐘後的此時此刻卻將分秒花費在研究這篇日誌的顏色代碼上。

妳在聽著什麼電台節目?《午夜留聲機》,今晚是一期關於畢業的主題,雖然與我並無關係,畢業於我而言除了某天的集體合照外,就完全於無,哦,不,還有一句“我們一起去喝汽水吧!”竟然還記得。

在結束這一次停歇期的最後一天,看了一部電影,然後就這樣了。而在當年高考的第一天,買了一本電影雜誌,然後就那樣了。

這是在進行偽記錄的日誌嗎?下個月要將這網站的另一筆費用給結了,互聯網的玩具依舊有效。會熬到節目結束後才爬上床嗎?嘴唇上的裂口還在隱隱犯痛,我會因為肝熱而死嗎?

E63沒電了,W55沒電了,3DS也沒電了,於是不能為這“偽記錄”附上一張說明圖。其實我並沒有將節目內容聽入,主持人的聲音只是作為這星期六的夜的背景音樂。

法官 – God Bless America

原來這個世界都在瘋狂地腐化,人們已經失去了對美好最起碼的追求,沉溺在快速的享樂當中且為其高歌。於是,那些思憶過往曾經美好的人開始反感當下,開始為當下所導致自己生活的種種不如意而憤怒。

這是導演對現實種種不順眼的一次意淫般的發洩,既能夠滿足對當下潮流文化的代表予槍殺處決,也能讓自己高傲的少女情結得到釋放。如此發洩對社會的憤懣,類似的公路題材實在太多前輩了,導演在其中也自我戲謔了一番其實是演著《雌雄大盜》。對於當今社會的種種醜陋,導演已經不是第一次予以反擊,其上一部《世上最偉大的父親》已經有所體現,他依舊在高歌着內心的誠實美好,雖然都是用著重口味的手法。

垃圾真人秀節目高歌宣揚着各種的拜金主義,少女的思想已經失去了對人的尊重,只會享受在富裕、崇拜與物質當中,她在鏡頭中無所顧忌地宣洩對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物質需要的不滿讓人可恨,而其父母縱容女兒的這種刁蠻無禮更是可恨,但其實,電視台在以此為噱頭大家鼓吹更是可恨。

主持人以各種嘲諷以及自我吹噓來引起大眾輿論,並藉著對各種政治見解以及種族立場來高歌言論自由,有人為之喝彩,有人為之憤怒,於是也有人為其這放肆無禮而忍無可忍。是的,他們這種放肆,又豈止僅是在電視上的採訪表現呢,本身的人格就已經發生問題了。

歌唱比賽已經不是為了選出真正會唱歌的聲音而舉辦,而是為了在這個世界找到可供大眾娛樂的百姓而進行,大眾享受在各種嘲笑辱罵當中,評委也享受在作為裁判者的高位虛榮中,參與者更是已經失去了自我的羞恥而享樂在喧囂的嘲笑中,起碼在電視看到自己的出現擁有讓自我快感的虛榮。

觀眾看著一個備受偏頭痛困擾並被告知患腦癌然後是搞錯了的中年男人如何去懲罰這個病態的社會,如一個法官,用一把手槍,然後是兩把,然後是一支AK47掃射歌唱比賽總決賽,然後,劇終。

而讓觀眾感到諷刺的是,這個一直充當法官般的角色的男人,身邊卻被一個同樣病態的少女所纏繞。

地動驚天愛撚過 – 春嬌與志明

不知道如何闡述對此片的觀感。在知道劇情梗要之後觀看電影之前,甚反感這一腳踏兩船的濫橋段,而在觀看之後,這種舊愛還是最好而新歡不過嘗試的戀愛關係態度是還可以被接受的。不過劈腿就是劈腿,仆街就是仆街。

如果因為前集《志明與春嬌》而對此續集有所期待,是否有所失望,起碼那種反感的粗口小清新已經不再,更多是放在了那都市男女愛情中,倒是好奇,這跟那些國產時尚愛情片又有何區別,不都是上等階層的你儂我儂嗎!

而導演續集想要使用的,已不是那後街煙聚,而是港人北漂,混跡內地賺大把人民幣享受在香港所不曾感受過的豪奢生活。於是,粗口少了,因為要說普通話裝高端,於是曖昧的情愛關係少了,更多是直來直去的“我們上床吧”,這是文字遊戲,不過是時髦的爛俗。又於是沒有了“有些事情不用一晚做完”的純愛,而是“但這一晚不做以後就可能不會做的了”的現實。

好看嗎,可以,但不至於讓觀眾欣喜歡愉,這並非因為一個女演員的參演而影響到的觀感。這個續集,與其說是為了滿足觀眾對愛情故事後續的期待而產的作品,倒不如說是為了滿足導演的趣味喜好而混合出來的續作,起碼那些客串演員們是讓觀眾有此感的。

尋人 – LONDON RIVER

那是倫敦2005年7月7日爆炸案,在倫敦的地鐵和巴士上發生連環爆炸,造成52人死亡700多人受傷。而在死者其中的一對男女,他們的父母因為看到新聞擔心而來到倫敦尋找他們的孩子。於是一個早年喪夫的婦女和一個與兒子不見多年的男人因為一尋人啟事而認識,並開始他們一起短暫的尋人經歷。

鏡頭基本上採用中景為多,以旁觀的角度來觀察故事,平實而並不具強烈衝突,但充滿戲劇性。作為觀眾,並不欣賞這戲劇性,故意為了讓觀眾感受到情感衝突所作的情節安排,這其中的煽情目的不言而喻。但其又是否要讓觀眾從這情緒波動中有所領悟?

一次巨變,所改變的是一生,尤其是當所有希望的失去。農地活成為了宣洩,森林的保護讓自己愧疚——連自己的兒子都沒能保護,又如何保護森林!

家具 – 酷家具 中國造

這確實是因為曾經半年的家具行業工作經歷共鳴所導致的雜誌消費,或者該這樣說,感受過家具行業的工作經歷。對於那半年度日仿如年的工作,其實也無所謂多言,但其確實讓讀者從中積累了沉重的工作經驗,是的,是沉重。對於專題所提到中國製造家具所帶來的新希望,或者說新氣象,作為曾經的旁觀者,是如此以為的:

專題所提到的電子商務,確實是讓這一行業在這個國家有了新的希望,雖然它仍然要面臨的是困難的運輸難題,畢竟家具在運輸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耗損是在所難免的,而且家具在不同地域所可能出現的不同變化也是讓消費者始料不及的,木材、油漆、皮藝、布藝在不同氣候環境下所出現的熱脹冷縮和各種反應都會讓一件家具徹底的毀滅。

電子商務可能打破了中國家具所一直依賴的賣場習慣,消費者無需再跑去家具賣場在茫茫的展示品中挑選固定的樣式,而是可以通過互聯網根據展示圖片來選購心頭好,當然實際使用感這就是無法與賣場消費比較的了,但起碼是節省了選購過程的時間與精力。

要知道,跑家具賣場足可以讓人報銷一雙鞋。就從廣東順德的樂从家具城來說,就順聯家具城就已經分了南北大館,裡面再分佈數以百計的商舖。而這就只是樂从家具城其中一個集中賣場而已,再往後就有更高檔次價位的羅浮宮家具城,再往後是零散商家的聚集賣場。你無法想像每天在這家具城的停車場裡一天要進行多少輪的裝貨卸貨過程,而全世界又有多少人會來這地方進行採購,你確實可以在其中擦身而過不同國籍的採購商。

中國創意家居,其實最大的敵人,是山寨複製品。你無法想像在大賣場裡能夠看到多少世界大設計師的家具設計產品出現其中,而他們就如此理所當然的散佈在其他只有功能性不具設計性的家具當中,因為在此時,這些大師設計複製品就已經只是具有大師標籤的功能性家具,而已。

家具山寨廠有著他們成熟的複製技術,可能僅僅依靠一張相片就能夠在AutoCAD上將比例、材質、作工進行複製,同時他們還會考慮到利潤來進行材質的替換和工序的節省,以實現最大的利潤價值。中國家具所欠缺的並非是技術,而是創意以及新的審美理念。而這又是一種破壞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現象。

所以很多時候,每年的廣州國際家具展的參展商們都很反感觀眾的拍攝,畏懼是同行通過拍攝記錄來進行創意剽竊。

牛 – BULLHEAD

正義不張而自私的成人世界,會讓孩童遭受如何沉重的心裡陰影,不經意聽到父母的憂慮,又會讓兒童承受多大的心理負擔,然而一切的悲劇,確實這個遭受傷害的兒童所經歷。

無來由的暴力,導致作為男孩的身體遭受永遠的傷害。父親想要討回公道,卻遭受種種的阻撓與無力,兒子就如此看着父親被攔下,那個乖張的少年就如此逍遙法外,施暴少年的父母也完全因為所謂的“意外”而心安理得地繼續他們的日子。但對於男孩的家庭,確實永遠被蒙上悲劇的陰霾。男孩之後要定期注射荷爾蒙來維持正常男子的身體代謝分泌,也要讓自己的身體以及聲音來掩飾自己不完全的男性身體缺陷,雖然他長大後看上去是如此的壯健,但那場悲劇經已毀滅了他的一生,他不敢戀愛,他無法像正常男人那樣去尋歡,連一個瘸子都可以實現的基本慾望都無法滿足。當他遭受意外後,母親擔心地問醫生:“那麼他會變成同性戀嗎?”

然而諷刺的是,那個目睹一切悲劇卻沒有站出來做證人的孩子,日後長大了,他卻成了一個同性戀,鬼鬼祟祟地過著他不法日子。

電影沒有進行讓觀眾振奮的報復,而選擇以徹底的悲劇來結束一個悲劇的受害者人生:密閉的電梯空間中,注射了大量激素的男孩彷如一隻發瘋的狂牛,用頭撞擊企圖傷害束縛自己的所有人,但再堅韌的牛皮也無法抵抗子彈的衝擊……

聯繫 – AMAYA

要說觀眾是否能夠在影片中讀到導演的意圖,不能!三種語言的對話,各自的思想經歷碰撞,似乎在相互影響,也似乎在頑固自衛。六個人物,相互之間交織了一個複雜的關係網,彼此都有着千絲萬縷的羈絆,正如Amaya丈夫在修單車時說的:“很多事情其實都是有聯繫的。”

外國人Paul剛來到香港,他看到按摩廣告就找到了Amaya被派上門服務,後來他參加了Amaya所在的按摩中心學習足部按摩。阿蘭是個汕尾女孩,來到香港剛被英國老闆革職,來到Amaya所在的按摩中心報名學按摩,卻因為Paul打來的電話而陰差陽錯地在按摩中心繼續翻譯的工作。後來Amaya的兒子去了汕尾打工,阿蘭的家鄉。Paul在咖啡店認識了一個女孩,他們開始了戀愛,但原來女孩已有了男友,而那男友正是阿蘭的英國老闆。Amaya去了汕尾探望兒子,Paul也去了汕尾找Amaya,而阿蘭的父母看到了Paul和Amaya一起,於是在給阿蘭的電話中提到,阿蘭回去了汕尾想找Paul,嘗試開始她那剛萌生的好感……

整部影片就通過六個人物充滿戲劇性的遭遇而呈現出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奇妙聯繫。在阿蘭第一次上門找Paul時兩人一起念了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其實這首詩也帶出了萬物的關聯,因果的循環。

鏡頭更多地集中在一個從日本飄洋過海來到香港的中年女人的表情上,生活的呆滯似乎讓她失去了激情,重複着每日的工作,她總是不苟言笑,每天吃著一樣的外賣麵條。

死亡 – Pictures of the Old World

較之死亡,電影可能更關注的是,衰老。但黑白的畫面,一張張孤獨無助的衰老面容,不得不然觀眾想到的是迎接死亡。人,難免會一死,只是在怎麼去死而有所差別,可能有人風光地在簇擁中逝去,可能有人悲哀地在淒冷中孤獨離開,而電影中那一個個的衰老面容,都在掙扎餘生中等待死亡的到來,雖然他們是如此堅強的面對當下的破敗不堪。

鏡頭對著那些貧窮山地的孤獨老人,在那個時世的捷克,不允許有貧窮與悲苦,雖然這些老人無不是悲苦。他們都有著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悲慘的成長歲月,被妻兒趕出家門的男人,失去雙腿只能靠雙手雙膝爬行的男人呢,帶著孩子守在木工房的男人……那一幅幅的景象是悲慘的,但他們不是依舊在生存在嗎,以他們所以為應該的方式生存着,而且並不為之感到痛苦,起碼那個失去雙腿的男人是如此自豪可以僅靠一己之力建成一座房子。

電影不斷讓老人們談論自己對生命的理解,是勞動,是健康,是活著……這猶如一首謳歌衰老生命的詩篇,以最頹廢的詞藻吟誦最美麗的生命,雖然最終留下給觀眾的,是蕭條頹敗的邊郊景象。

邊境 – 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tork

這是在希臘的邊境,有一個小鎮,那裡收留了一批又一批的越境難民,他們無家可返,只能夠滯留在車廂與廢墟當中,徬徨地等待,度日。鏡頭以一個電視導演的角度,進入到這個邊境小鎮,感受其中的無力,徬徨,與絕望。

長鏡頭、軌道運鏡,帶領觀眾觀察一張張絕望的面孔與那片冰冷邊境,平靜地將這些看入眼中,卻無力進入做出改變,邊境廢墟與破舊條路的蕭條徒讓人觀眾感到的是絕望。影片結尾的鏡頭從美學上甚是華麗,從側拍緩慢的轉為正拍,攝像機就立在隔開兩國的小河之上(這其中甚是意味深長),將男主角定位在鏡頭中心,穿著黃色連身服的工人整齊地爬上電線桿拉直電線,然後就此停在半空,整個長鏡頭的畫面以一種苛刻的工整來營造死寂的美感。

跨越國境之河的婚禮,如此的荒誕而悲傷,一對本應同在的男女,在一河兩岸舉行了一場隔空的婚禮,神父如常地進行所有的儀式,為其祝福。但一聲槍響,卻將這婚禮結束,所有四處逃竄,直到最後男女爬出來隔岸相望舉起手後,婚禮方結束。觀眾不可回望男女的愛情,也不可預見他們的婚姻,畢竟他們被一條生死邊境線所分隔。或者他們在各自的岸上,有著各自另外的情慾糾纏,只是他們都有一段荒誕的婚姻聯繫着。

電影譯名是“鸛鳥的踟躕”,但在影片中不曾看見鳥的出現,會一直疑惑片名的來由。直到被告知,那是邊境軍官站在邊境線上的姿勢:單腳立地,另一直腳準備邁地彎起,姿勢猶如鸛鳥,他在踟躕是否要邁出這一步跨越那條邊境線,那條生死的界線,因為只要邁出那一步,對面的國家邊防兵就會因其私自闖入國境而對其進行槍殺。

電影在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帶出其中的疏離,他們都被種種事由而隔開,無力突破,甚至為之負上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