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 – 執到寶

因爲電臺節目多次提及甘國亮當年監製過的電視劇,而今年終於得到機會看到這些作品全貌,會有感覺甘國亮的編劇作品的獨特指出,臺詞對白的真實貼地。但同時也是再次令觀衆覺得其作品的情感斷裂,從故事節奏而言的斷斷續續,尤其是常常的情節留白都是令得觀衆看著覺得奇妙。

本事消防員的余可退休後就離開了消防署宿舍,租了座舊唐樓,卻不料原來裏面栖息有四隻鬼魂,他們更會不時上身到可伯的子女媳婦身上,不斷鬧出各種怪事。有時會添油加醋鬧出大頭佛,有時又會群起對抗小賊,有時又或安撫小夫妻之間的吵鬧感情,但最終都是幫助將本來家無寧日的小家庭重歸舊好,使得子女感恩年邁老父的無私付出。

其實這個劇集作爲誕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確實無論從拍攝手法和和劇情編排都頗具時代特點:比如借用替身演員來演出滑溜冰鞋的,就會先用全身鏡來拍攝演員,當有高難度的滑地和旋轉翻身的特技就切換成特寫鏡頭,以鏡頭切換來讓觀衆信服角色的技巧。以現在觀衆的眼光來回看,就覺得很土炮的技法,但如果理解到電視劇當年所播出的電視機顯示效果,就會明白這手法也可理解的。而説到畫面顯示效果,有一場四個鬼各自上身到可伯子女身上後在老屋各個角落看著可伯在家裏走動,認爲是整部劇裡面最爲嚇人的一場,尤其是甘國亮飾演的小兒子在角落上的俯首窺望,尤為驚恐。

關於驚恐,觀衆覺得這部劇集的音效、矛盾、場景調度是更帶有驚嚇氛圍的。尤其是劇集前半,在表現角色半夜被上身後的音效和音樂,都烘托出不安的氛圍。再加之當年攝影的技術限制,顆粒感重且低飽和度的畫面都使得劇集氛圍在忐忑中進行,哪怕故事是想詮釋家庭溫情的。其實演員都有一半後來多是喜劇演出居多,但在這劇集中的爭吵不斷,動則就是彼此冷言冷語,真是使得這溫情都有一股暗流在其中湧動的觀感。其實觀衆很喜歡黃韻詩過往那種尖酸刻薄演出,但不知爲何,在這部劇集中她角色的各種無理取鬧和野蠻都令得觀衆對之生厭,更別説家人爲了什麽和樂融融而采取各種忍讓都令得觀衆在觀看過程中覺得難受,對她角色的各種惡言沒有得到懲戒而覺得沒有得到釋放的壓抑感。追看到後期,觀衆覺得劇集更能帶出不安氛圍的其實要説這間老屋的場景設計,進門見廳,左側是房間和厨衛,右側是陽臺和另一個房間,而其實厠所旁邊還有一間空房放置四隻鬼魂所屬的神主牌。房屋的格局看是方正,但又狹小多阻隔,要使用厠所又要走幾級樓梯,大廳又立有一頂梁柱。與鄰居一班自梳女伸手可及,但也只是點頭之交。觀衆設身想象就覺得房屋使用的不便,雖然隔音頗佳,隔著一堵打開的門板也聽不到門後説話。更別説這種唐樓沒有自來水,每次用水都要下樓一桶一桶地提取。這種生活的窮迫和家人關係的緊張,就更是積攢著劇集的不安情緒。

劇集幾乎前12集都是敘述這個六口之家如何的不安又爭吵不斷,各種彼此之間的不理解和不滿。直到最後了,大家都遇上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年輕一輩理解父輩所做的犧牲是如何無私,才開始反思過去自己所做的,才知道要實際地孝敬老父。其實抹去劇中的鬼怪橋段,劇情真是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家庭劇情,各種起承轉合都能在以往經典找到先例,只是現在矛盾轉折點關鍵因素是落在了爲人驚恐的鬼怪身上。

觀衆看到可伯德演出時,都盡可能想劉克宣德演出是如何真實,是能夠演到那些60幾歲人都還要為兒為女長憂九十九的欣慰與無奈,但,當年演電視劇的節奏和方法,其實是會令得觀衆出戲的,常常人物之間的對話都是會停一拍才開始,這種鏡頭切換時候的撕裂感也破壞了演出的可信性。其實懷疑這是甘國亮監製作品的風格吧,上次的《山水有相逢》都出現有同樣的觀感,但友臺的《八仙過海》則沒有如此强烈的感覺。所以到大結局時,可伯開始慶幸這個小家庭得到鬼魂的不經意作怪幫助下變得和樂融融,子女也領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真理時,就顯得刻意又説教意味强了。

阿四 – 九龍皇后

Queen-of-Kowloon

正如愛蓮問四姐說的:“你為什麼會跟我爸?”一個在香港無依無靠的女人,因為一個男人對他稍微的好就死心塌地地為了這男人付出一切,忍受一切,包括正室太太對自己如傭人般的看待,丈夫女兒對自己的矛盾怨恨。而忍受之後,是承擔,這種承擔是相當無來由的約束。因為那是自己的“丈夫”,那是自己“丈夫”的正室妻子,那是自己“丈夫”的女兒,所以要為了“丈夫”守喪,為了“丈夫”甘受白眼,然而倒頭來的是“丈夫”對自己的懷疑,對自己的埋怨與冤枉。

一個所謂偉大的女人,就是要遭受這種種不應該的對待,且甘心於此。葉德嫻再次演繹這種甘於忍受一切不公及苦難而為他人付出的女人,而這種形象在她之後參演的電視劇中亦屢見不鮮地繼續重複演繹着。同樣的樂觀,同樣的平淡,同樣的洗盡鉛華。

但依然會被她演出的角色遭遇所牽動情緒,而莫論成片出來其實並無明顯讓人加之讚賞之處。